老年人中醫保健常識
家庭保健是指家庭人員如何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自我保健,即配合醫生進行防病治病。
中醫藥主要用天然藥物或非藥物的自然療法進行防病治病,適應性廣,毒副作用小,有些還簡單易行,花錢少,療效好,深受群眾歡迎,所以中醫藥在家庭保健中意義重大。其具體作用如下:了解中醫藥知識,在家庭中進行自我防病“預防為主”是我國衛生作方針之壹,中醫預防疾病的主張由來已久,其方法也是多方面的,掌握這些知識,就能自行預防疾病的發生。
了解中醫藥知識,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俗語說:“二分治療,七分護理”,說明醫生治病固然重要,但進行護理更至關重要。醫生進行辨證論治,處方用藥,往往有些中藥要先煎、後下、沖服、烊化等,則要家庭自我處理,否則會影響療效。
有些疾病要病人自我保健,才能配合治療,提高療效,預防復發,如關節炎的病人要保暖防濕,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要註意飲食調養,壹般應少吃多餐,不吃剌激性食物,不酗酒,盡量不吃生冷食物,如此等等,都要靠病人家庭自我保健。 有些疾病精神調養很重要,家庭成員要愛護關心病人,病人因病而語言失常,好發脾氣,則要理解病人,體諒病人,安慰病人,只有這樣,才能有利祛除疾病恢復健康。
掌握中醫藥有關知識,進行適當自我治療中醫藥對疾病的治療方法極為豐富,除方藥、針灸外,還有推拿、氣功、刮痧、敷貼、火罐、熨法、水療、浴療、熏蒸、捏脊、割治等許多有效的方法。 有些方法簡便易行,家庭成員可以掌握施行。
目前臨床分處方用藥和非處方用藥,除處方用藥要醫生開處方才能購買外,有些安全可靠,療效確切的藥品,特別是中成藥,按規定的壹些非處方用藥,可以自行購買,自我治療,既省時間,又經濟實惠,何樂而不為?特別是大家熟悉的壹些常見病,慢性病,醫生已診斷明確,在醫生的指導下,就可用非處方用藥進行治療,治療中若有病情變化,再至醫院就診,所謂“久病成醫”。
2.老年人保健知識有哪些呢
發要常梳:古人稱櫛發浴頭,能明目祛風,可使落發重生,變硬變黑。
面要常擦:古人稱浴面拭擦神庭,能祛除外感之邪氣,使諸陽上升,血氣不衰,人老而面紅潤,皺紋減少。 目要常運:古稱運睛,能去內障外翳,糾正近視、遠視、老年花眼等。
耳要常彈:古人稱鳴天鼓、掩耳彈枕等。 能增強聽覺神經功能,防治耳聾、耳鳴。
口要常漱:古稱唾液為胎食,又稱金漿玉液,是人身體內不可缺少之寶。唾液是消化液的壹部分,有抗癌作用,要隨時咽下,以提神被氣養心,開胃健脾。
齒要常叩:民間諺語雲:“清晨叩齒三十多,到老牙齒不會脫”。 濁要常呵:古人稱為鼓呵,能消積,去胸膈滿塞,排除濁氣,吸收清氣,加大肺活量。
胸要常擴:古人稱擴氣,認為經常擴氣能保護心肺,使氣機通暢。 腹要常揉:古人稱揉臍腹,能增加胃腸運動、消積、順氣。
腰要常活:古人認為活腰能強腰固腎。 谷道常提:古人認為提肛能提升陽氣,排除濁氣。
肢節常搖:古人雲:“常搖肢節百骸,關節日趨靈活”。 腿膝常壓:俗語說:“人老先老腿”,經常壓腿按揉膝蓋,常點足三裏,是中醫防老延壽之法。
肌膚常摩: *** ,古人稱為幹沐浴,認為這種方法適用於全身各部肌膚,能使氣血流暢,肌膚光滑、榮潤。 足心常搓:古人認為,湧泉為人之海底,常搓湧泉,能固腎暖腰,使諸陽上升,濁氣下降,提神健腦。
二便常禁言:古人認為便中應閉目禁言,守神入舍,氣不能散。
3.老人保健有什麽方法呢
養成好習慣 1、戒煙酒:煙酒是引發“三高”的重大誘因之壹,其中吸煙會加重動脈硬化、引起血管痙攣等,喝酒會導致血壓升高等到,因此預防“三高”就必須要戒煙戒酒。
2、控體重:如果體重超標就會導致“三高”發病率升高,所以如果妳的體重超過正常標準,要實施減肥計劃,少吃多運動,防範“三高”入侵妳的身體。 3、選食物:要以清淡、低脂低糖、低蛋白的食物為主,盡量要減少甜食或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4、多運動:運動是增強體質比較簡單方法,運動能增強心腦血管的功能、改善供血,可以起到預防高血壓、高血脂的作用。如走路、慢跑、打太極拳等運動都很適合。
5、控飲食:養成規律的飲食習慣,每日三餐定時定量,可適當的節制,減輕胰島負擔,切忌不能暴飲暴食。 6、心態好:學會調節心態,控制情緒,釋放精神壓力。
如果長期神經高度緊張及情緒激動,很有可能會引發高血壓或其他心腦血管疾病。 定期做體檢 中老年人防“三高”,最科學的方法就是定期做健康體檢。
通過體檢不僅能準確的檢查出是否有患“三高”的跡象,還能對身體其他疾病進行篩查,壹經發現就能及時治療,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對降低疾病治療的風險意義重大。 定期體檢可以起到預防三高的作用,那麽已經年到中年或者年過中年的朋友就要趕緊行動了。
除此以外,還要對現在的生活做壹個規劃,盡力改善生活質量,讓“三高”不再是噩夢。 服用深海魚油 深海魚油從無汙染的深海三文魚提取,含有豐富的DHA、EPA等不飽和脂肪酸。
經實驗證明,具有調節血脂、改善記憶、活化大腦的保健功能,同時可促進視網膜發育,提高視力,更能有效調節“三高”。
4.老人養生有哪些禁忌
1、忌說話快速 老年人說話莫要高聲大嗓、頻率過快。
應保持穩定的情緒,否則易使血壓升高,也會加重心臟負擔。 2、忌吃飯過快 有些老年人仍保持年輕時狼吞虎咽的進食習慣,不要忘記食物需細嚼才能有助消化,飯吃得急,還易噎著。
3、忌站著穿褲 老人站著穿褲,這很危險。 因老人骨質已疏松,壹旦站不穩摔倒了,後果很糟。
4、忌用力排便 老人常有便秘癥,應按時排便,排便不順時,應借助藥物,不能硬排便。因人在排便時血壓易升高,過分用力,會暈倒休克以至腦溢血,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5、忌過分仰脖 老人往往樂意坐在沙發上看電視、與人交談,時間壹長易壓迫頸部動脈使血流不暢,易感到頭暈、惡心,甚至會得半身不遂。 6、忌猛然回頭 老人走在街上,常遇熟人呼叫或聽到異常聲響,極易猛然回頭。
但因老人多有頸部骨質增生,頸骨急扭很易壓迫血管,造成頭部供血不足,出現眼黑摔倒。 7、忌伸頭進冰箱除霜 據有關調查發現,有些老人在為冰箱除霜時會發生頭痛、暈眩、惡心嘔吐、肢體麻木等現象。
專家們斷定這是由於寒冷造成血壓驟升所致。如果除霜者再將頭部伸入箱體內,只需3~5分鐘,便會引起視網膜小動脈強烈收縮,由此發生視力模糊,甚至失明、高血壓危象。
8、忌久看電視 老年人全身各系統的生理功能明顯減弱,其耐受力及應激力也相應下降。 如看情節波動大、驚險的片子,會使交感神經高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從而導致血壓上升和血液黏稠度增高,有的還可能發生意外。
因此,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等疾病者,不宜過久地觀看電視節目。
5.老年人養生有什麽竅門呢
竅門壹:常運動大步走。
很多老年人總是為家務瑣事糾纏,覺得自己沒有時間運動,其實運動就在我們舉手投足之間,比如在去菜市場的路上或者去接孩子的過程中,堅持有氧健康大步走,長期堅持就可以使自己手腳靈活,保持活力! 竅門二:枸杞參茶當水喝。在茶裏加少許西洋參和枸杞,可以利用西洋參味甘辛涼的性質,調整茶味,而且西洋參補陰虛效果很好,而枸杞子泡茶,有滋補抗衰的作用。
竅門三:冷水洗臉要堅持。通過冷水洗澡和洗臉,可以鍛煉和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堅持下去,身體的抵抗力會逐步增強,有益於抗病防病。
竅門四:再忙也要睡午覺。不管時間長短,不管睡著與否,好好躺著閉目養神對於體力和精力的恢復都是非常有益的。
對於壹些可自愈、癥狀較輕的疾病,能不吃藥就不要吃藥。比如感冒,可以通過多喝開水、適當運動等方式來排解,那麽就不要通過吃藥來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