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內容簡介
壹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侵華日軍的鐵蹄踐踏著北平城,中華民族壹百年來蒙受的屈辱達到頂點。淪陷了的小羊圈胡同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了,大家壹夜之間被迫進入壹個夢魘般的世界。
身為四世之尊的祁老太爺是壹個倔強、正直、令人尊重的長者,八國聯軍打進北京的閱歷,使他想當然地以為戰爭不出三月必停。老爺子壹心守望四世之家,向來將“國將不國”放在其次,把他的大壽倒是看得更重要壹些。
可是由三孫瑞全“寧在國旗下吃糠,也不在太陽旗底下吃肉!”壹腔熱血地率先沖出家門投身革命,到次孫瑞豐兩口子在私欲驅使下,從家中分裂開來,投奔他們賣身漢奸的“新生活”,四世之家第壹次出現“生離”;而後“死別”也找上門來:與事無爭的兒子祁天佑上敬父母下佑子小,是壹個正派的生意人,結果反受日本人敲詐勒索,遊街示眾,受辱到極點,被逼投河自盡;全家的寶貝兒,祁老人的曾孫小妞子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活活餓死。同時,貪圖安逸享受的瑞豐“自做孽不可活”,也壹命嗚乎,四世同堂之家終於瓦解。
祁家老爺子永遠也過不上風光的大壽了。
茍活下來的人同樣痛苦:長孫祁瑞宣,是壹位中學英文教師,長時間在“盡孝”與“盡忠”之間因不能兩全而徘徊,深陷在“偷生”的恥辱之中,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也不為日寇做事,同賢妻韻梅維持著壹家老小生計。
而對政治“高度近視”的韻梅也是直到北平淪陷,生活的貧困和折磨,讓這個純粹的家庭婦女才走出了家庭,她的心裏才開始不再只有小家,還有國家。
和平的時代過去了,就連壹向閉門飲酒養花的落拓詩人錢默吟也要站在鬥爭場上,轉變為敢於在敵人鼻子底下拼命的勇士。
小羊圈胡同的小崔、小文、李四大爺和孫七,也都是在臨死才驚覺:“國破,家必亡”的鐵理……
當然也有人欣喜若狂地趁機當起了漢奸,撈上了官職與油水,大赤包夫婦就是這其中活得精彩滋潤的壹對。聽說了錢默吟小兒子錢仲石拉著日本鬼子開車赴崖的殉國之舉,大赤包夫婦邁出了當漢奸的第壹步,出賣錢默吟,致錢默吟被捕入獄。災難接踵而至,錢家老大被日本人打死,絕望的錢老太太在兒子墳前觸棺身亡,小羊圈第壹次大發喪。
大赤包卻因告發有功當上了妓女所所長,成為胡同裏的西太後,漢奸裏的模
範漢奸,風風火火,好不風光,惟壹的憾事是巴結日本人沒找對主兒,本給日本司令官準備的漂亮女兒招弟被個小小的特高科科長李空山給糟蹋了,而家中的眼中釘姨太太尤桐芳也壹直未從自己眼皮子底下消失。
壹心想沾日本人的光謀個壹官半職的冠曉荷卻沒有太太大赤包幸運,以致為了壹個小小的官職不惜賣了姨太太尤桐芳。
而最鐵桿的漢奸還要數漢奸組織“新民會”宣傳幹事藍東陽,由於其對日本天皇的絕對效忠,甚至被當成標本運往日本研究其基因機理。
漢奸們曾“義結金蘭”,卻也脫不過狗咬狗的命運,瑞豐就成為被咬的葬品。
戰爭激怒了人,也改變了人,將招弟從壹個純潔的姑娘變成了日偽特務,也將矛盾的高第轉變為了壹個革命者,與瑞全並肩站在壹起,並讓尤桐芳憤而掏出了炸藥扔向了日軍……
小羊圈胡同的其他人或抗爭,或隱忍,或茍且,或偷生,有人認賊作父,有人偷偷罵娘,更多的還是暗暗的反抗……
只有在戰爭面前,人性之花才綻放得如此肆意與濃烈!
本劇深入挖掘中華民族生死存亡之際的文化心理,是壹部淪陷區平民心靈史。胡同裏形形色色的正邪生存狀態,表現出民族存亡之際,真善美與假惡醜的鬥爭,崇高的民族氣節與茍且偷生、助紂為虐、賣國求榮的鮮明對照。也充分說明了壹個民族的落後,將會遭到怎樣的結局。
忍辱負重的八年,覺醒抵抗的八年,終使胡同裏的人們徹底懂得國之尊嚴、民族之尊嚴、人之尊嚴。
本劇正是通過這些普通中國人在抗戰中的惶惑、偷生、茍安的社會心態與覺醒抗爭的精神風貌的描述,在正反兩種文化人格類型的比照中尋求著復興民族、富強國家的理想人格,借以強化民族的生命力。
人性百態,盡在《四世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