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裸婚》結局

《裸婚》結局

裸婚》語錄 《裸婚》的意義在出版商看來,是表達出太多當下婚姻狀態中存在的問題,並將人的內心思索與社會大背景下婚姻生活扭曲的真實記錄。這裏面有什麽內容能讓前夫暴跳如雷?介末表示,寫作中片面是難免的,但誰寫這樣的東西又能不片面呢? 1.六年之後,當我們接吻如刷牙,做愛如亂倫的時候,夫妻也就成了親人。 2. 婚禮上女兒總是由父親小心翼翼地交給老公,冠冕堂皇地表示照顧女人的義務在兩個男人之間交接了———真是蒙人!完全掩蓋了恐怖的現實。我壹直覺得,不妨改造壹把,在神聖的禮樂聲中,由媽牽著兒子出來,然後交給兒媳婦———示意她從此開始負責該男人的飲食起居,不得推諉。真相就是如此令人發指。 3.有人曾經寫文章問:“男人何時才能長大?”我譏笑作者:壹看就沒結過婚,太沒經驗。男人永遠不會長大,他們只會發胖。 4.所有的婚姻都是個悖論:當情感上密不可分,肉體上也就麻木不仁了;所有的婚姻都是個矛盾的西瓜,當心理上成熟時,生理上也就枯萎了。 5.男人就是比女人單純。女人有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男人只有性思維。 6.在男人的世界裏,食品和性,猶如煤和石油,是推動他們前進的兩大原動力。 7.舉世公認:壹個離婚女人的首要任務是在衰老之前盡快找到下壹任丈夫,好比食品要在保質期到來之前以倒計時的力度促銷完畢,不求賣得貴,但求賣得出。 8.不管妳最初想找個什麽樣的男人,最後都會發現,妳其實找了個碩大的兒子。 剝皮、腰斬、車裂、淩遲、插針、鋸割、抽腸……滔天仇恨才能讓人創造出這些酷刑,如果有人公然在網上展示並操作,妳會看麽?太惡心不想看?慢著,這裏面還有很多關鍵詞:結婚、小三、離婚、房子、剩女。 事情與壹段失敗的婚姻有關,曾在北京媒體圈打拼的女孩介末有過壹段6年的婚姻,她在自己博客上對自己甜蜜的婚姻生活娓娓道來,就在介末剛跟丈夫過完甜蜜的結婚6年紀念日不久,她離婚了,因為丈夫外遇。介末離婚後把和前夫的壹切記錄下來,推出小說文體《裸婚》並於本月推出,而前夫幾月前想問她借錢給現任的妻子買大房子並找個保姆被拒絕後,買來壹本介末的書,采用花哨的“酷刑”折磨《裸婚》。 介末將前夫在博客上的留言拿出來冷嘲熱諷,前夫也在網上對介末的新書大施“毒手”,這件荒誕的事情就這麽發生了,有人質疑這是壹場炒作,有人認為這是無性婚姻釀成的悲劇,真相又是如何呢? 離婚 “曬幸福”的書最後竟成“杯具” 介末真名叫秦儉,而介末最早的網名是“芥末”,在離婚之後,秦儉去掉了“芥”的草字頭,以警醒自己不可草率魯莽。據介末透露,這本講述自己婚姻體驗的書早在 2006年就要推出,當時介末在博客上連載她6年的婚姻生活,甜蜜的生活引來無數圍觀者。飆升的點擊率也吸引了出版社編輯的註意,當時,出版社的編輯邀請介末把博文集結出書,其主題自然是“曬幸福”。 不過計劃沒有變化快,介末跟丈夫過完結婚6年紀念日不久,她發現丈夫有了“小三”,在七年之癢到來前,這段婚姻由此終結。介末說,接下來的3年時間,自己關掉博客,反省生活。又談了壹次熱情的戀愛結了壹次婚,而那本原應裝滿各種喜劇的書變成了壹個“杯具”,裏面裝滿了介末以小見大,對婚姻的各種理解。 《裸婚》出版後,正趕上社會上流行著無車、無房、無婚宴的“裸婚”的風潮,不過介末認為,自己不是在跟風,她只不過想極盡調侃之詞,寫壹段赤裸裸的婚姻真相。“婚姻不是人生的最終目標,愛情也不是,它們只是工具,幫我們領悟自己和生命本身。” 恩怨 離婚後,他還來找她借錢 介末是在去年重新開博的,她隨後接到了前夫的電話。原因是前夫過的不如自己,想問她借錢給現任的妻子買大房子並找個保姆。當這個要求在電話中被介末拒絕後,前夫不死心又來到了介末的博客裏留言,於是網上的壹番口誅筆伐開始了。 在介末的博客中,還可以看到前夫寫來的信,信的大意是,離婚時自己將北京三環邊的大房子大度讓給妻子,而對父母謊稱買房子的幾十萬元前妻已經退了,如今前夫兩口子還住在北京四環外父母的經濟適用房中。基於這樣的原因,前夫希望介末借錢給他。文中還充滿對將婚姻隱私寫成書曝光的憤怒。 介末隨後通過文字反駁,稱有婚外戀的是對方,提出離婚的是對方,離婚協議和財產分割也是對方起草的並且她沒有討價還價。“妳說離婚時我扒皮抽筋地壓榨了妳,我不知道這有什麽法律依據。照妳的說法,妳另覓新歡,我凈身出戶,應該是最理想的結局,對麽?妳現在的控訴,與其出於‘孝順’,不如承認自己對當時的財產劃分感到‘虧了’,反倒更誠實壹些。” 荒誕 他對前妻的書施以酷刑 就在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壹個名叫 “芥末纖夫”的人在網上開貼發言,這個名為《BT裸婚。壹個離男的杯具(附照片)》的帖子上,從其發言的言語來看,應該就是博客中給介末留言的那位前夫。 “就算跟妳離婚了又怎麽了,我有不承認我是陳世美嗎?我陳世美妳還潘金蓮呢!就算妳是秦香蓮也“六根不凈”,自己的私房事兒拿到臺面上來講,我都替妳覺得害臊。” “芥末纖夫”在帖子中將他壹步壹步通過針紮、刀割將壹本書徹底毀壞的過程以圖片形式“直播”,為了達到血淋淋的效果,他還用了不少番茄醬塗在書上。這本書是白色封面,紅色的字體,雖然圖片關鍵地方都被掩蓋,但能看此書為《裸婚》,為了不顯露自己的形象,此人還用面具遮擋住臉部。 這個荒誕的行為藝術很快引來網友的關註,大家認為此人行為太過變態,見不得前妻過得比自己好,居然做出這樣的舉動,認為其“無聊又混賬,找了小三還賣乖”。不過“芥末纖夫”卻稱,自己結婚後過的是無性婚姻,才導致了出軌,“這些本來應該是屬於我跟她之間,雙方父母、朋友亦能發表意見的事情,現在卻演變成大眾的話題”,“我還就喜歡虐她這書……做為男人就沒有權力發泄了嗎?!” “爺是虐書的,不是炒書的” 幾乎所有人的第壹感覺都是兩人在聯手炒作這本書,記者昨日給“芥末纖夫”留言,但未收到回應,不過此前他對網友質疑他炒作《裸婚》,此人回貼稱,“我從未想過要為她的書做宣傳,我就算是當陳世美或者是柳下惠,也不能當得這麽傻!我沒這麽大量……(虐書)只為娛樂自己而已,順便捎帶著泄下怨氣……爺是虐書的,不是炒書的。” 而記者昨日電話聯系到介末時,她表示自己已經看過前夫發的帖子,“網上的是非,無論是誰幹的,都太鬧劇了。人不會因為是非去買書吧?”。對於寫書把舊時傷疤翻出來曝曬壹番,是不是挺殘忍,介末表示,既然目前選擇了“賣文為生”,就要承擔它帶來的所有“正負電極”。介末表示,如果前夫覺得影響了他的名譽,可以到法院告她,在網上搞這些很沒意思,“以前他在博客留言我還回應,現在不想去回應了,因為這都變成鬧劇了。” 對於前壹段失敗的婚姻,介末經過3年的時間有了不同的理解,她對“前夫”的定義是,“消極地說:案底。八卦地說:談資。功利地說:素材。客觀地說:老師。” 介末表示,她和前夫在離婚後繼續做朋友的可能性為零,“能做朋友還離婚幹什麽?可以做到彼此無敵意無恨意,就已經可以給雙方人格打九十分。”(記者 蔣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