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的生平事跡?
韓信 ,秦漢之際名將。淮陰人,出身在貧苦人家,沒有被人稱頌的德行,不能靠推選得到壹官半職,經商做買賣也不會。
早年,他身無長計,又不會謀生,常常吃別人家的閑飯,大多數人都厭惡他。當時,淮陰縣有些以殺豬為生的屠戶,其中有個青年很鄙視他,接著還得寸進尺,當眾羞辱他,市井之人都嘲笑他,認為他太過懦弱。
後來,項梁起義,渡過淮河北上。韓信去投奔他,留在項梁部下,卻壹直沒能有所作為。韓信為了能得到重用,多次向項羽獻計獻策,項羽都棄之不用。漢王劉邦進入蜀中,韓信見在楚軍中不能施展抱負,便逃離楚軍歸順了劉邦,做了個小官,依舊默默無聞。
大將軍的授職儀式結束後,劉邦就座,韓信將自己心中的韜略娓娓道來。劉邦大喜過望,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於是馬上就行動起來,按照韓信的計策,給眾將領分派任務。之後,韓信取得壹系列勝利,為劉邦奪得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為了鞏固新興的西漢政權,便開始了逐壹剪滅異姓王的鬥爭。韓信逐漸被排擠,最後被降為只有虛名的淮陰侯。誰知,韓信手下的人上書告發,說韓信是同謀。漢高祖皇後呂雉壹聽事關重大,便急忙秘密召見丞相蕭何,商量對策,後將韓信誘殺於宮內,並滅其三族。
韓信、蕭何、張良被稱為“漢初三傑”,漢朝的建立離不開他們的功勛。劉邦曾說: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擴展資料:
軍事成就
韓信熟諳兵法,自言用兵“多多益善”,作為戰術家韓信為後世留下了大量的戰術典故: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臨晉設疑、夏陽偷渡、木罌渡軍、背水為營、拔幟易幟、傳檄而定、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等。
其用兵之道,為歷代兵家所推崇。作為軍事家,韓信是繼孫武、白起之後,最為卓越的將領,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靈活用兵,是中國戰爭史上最善於靈活用兵的將領,其指揮的井陘之戰、濰水之戰都是戰爭史上的傑作;作為戰略家,他在拜將時的言論,成為楚漢戰爭勝利的根本方略;
《鹹豐·清河縣誌》第十三卷“藝文”中記載:“韓信三篇”其小註雲:“漢成帝令任宏論次兵書,為四種,其權謀中有韓信三篇。前後漢書藝文誌皆載之。
且雲漢興,張良、韓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壹家,刪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諸呂用事而盜取之。蓋淮陰人著書之最古者。”由此得知,韓信曾有三篇軍事著作,這是淮陰人著書立說的最早記載。
韓信在被軟禁的時間裏與張良壹起整理了先秦以來的兵書,***得壹百八十二家,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次大規模兵書整理,為中國軍事學術研究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同時還收集、補訂了軍中律法。著有兵法三篇。
百度百科——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