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字的家風家訓家規詩句
關於家規家訓家風的詩句 1.有關家風家訓古詩詞有哪些
1、《冬夜讀書示子聿》——宋·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古人做學問是不遺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
2、《示兒》——宋代: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譯文: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後,人間的壹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但唯壹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壹。因此,當大宋軍隊收復了中原失地的那壹天到來之時,妳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我!
3、壹粥壹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明末清初朱伯廬《朱子家訓》
釋義:對於壹碗粥或壹頓飯,應當想著來之不易;對於衣服的半根絲或半條線,我們也要常念著這些物資的產生是很艱難的。
4、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慈孝不接,狎則怠慢生焉。——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
釋義:父子之間要嚴肅,而不可以輕忽;骨肉之間要有愛,但不可以簡慢。簡慢了就慈孝都做不好,輕忽了怠慢就會產生。
5、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清代曾國藩《曾國藩誡子書》
釋義:修身養性做人做學問的道路,最難的就是養心,養心中最難的,就是做到在壹個人獨處時思想、言語、行為謹慎。
2.關於家風家訓家規的28字古詩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人遺子孫以財,我遺子孫以清白。--《梁書·周舍徐勉傳》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元·無名氏《漁樵記》
兒童是創造產業的人,不是繼承遺產的人。--陶行知《怎樣選書》
凡是不愛已的人,實在欠缺做父親的資格。--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有財無義,惟家之殃。--《古今圖書集成·家範典》
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分之事,休專公***之利。--《古今圖書集成·家範典》
為子孫作富貴計者,十敗其九。--宋·林逋《省心錄》
3.有關家風家訓的詩句
孟子:養身莫善於寡欲。
劉備: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德惟賢,能服於人。
李世民:奉先思孝,處下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
顏之推:兄弟者,分形連氣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親左提右挈,前襟後裾,食則同案,衣則傳服,學則連業,遊則***方,雖有悖亂之人,不能不相愛也。及其壯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雖有篤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
範仲淹: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邊境。勤讀聖賢書,尊師如尊親;禮儀勿疏狂,遜讓敦慕鄰。敬長輿懷幼,憐恤孤寡貧;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字紙莫亂廢,須保五轂恩;做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處世行八德,修身奉主神;兒孫堅心守,成家種善根。
蘇洵:入則孝順父母,出則和睦鄉鄰。長上有問必答,在座定要擡身。不可虛言戲謔,不可斜側驕矜。莫呼長上表號,開口就要尊稱。飲食先讓長者,行路當隨後行。
紀曉嵐:壹戒是(晚)起;二戒懶惰;三戒奢華;四戒驕傲。既守四戒,又須規以四宜:壹宜勤讀;二宜敬師;三宜愛眾;四宜慎食。
林則徐:不孝父母,敬神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存心不正,風水無益;行止不端,讀書無益;心高氣傲,博學無益;做事乖張,聰明無益;時運不濟,妄救無益;妄取人財,布施無益;不惜元氣,服藥無益;淫惡肆意,陰陟無益。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麽?賢而多財則損其誌;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麽?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4.家風家訓家規名言名句
家風家訓家規名言名句:
1、做老實人、做誠信人、做善良人。?
2、待人貴真誠,為人須謙和,孝道當竭力,親情互相助。?
3、學會放棄,懂得珍惜。?
4、有德才有福,有愛才有家。?
5、孝敬老人,嚴教子孫,尊老愛幼,親穆存心。?
6、遵從父母教導,孝順雙方父母,感恩對方付出,珍惜幸福生活。?
7、贍養父母,教育子女,創業致富,勤儉持家。?
8、家庭以愛為根,生活以和為貴。?
9、待人以真誠,求學有始終,持恒修心,葆真求善。?
10、家庭和氣福運開,家中吵鬧災禍生。?
擴展資料:
家風家規是指: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和規矩。是壹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關於家風家訓家規的古文名句有:
1、有德者,年雖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於我,我必遠之。
出處:宋代朱熹《朱子家訓》釋義:對品德高尚的人,雖然年紀比我小,我也應當尊敬他;對那些素行不端者,雖年紀比我大,我們也該離他 遠點。
2、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出處:清代朱柏廬《朱子家訓》釋義:居家過日子,禁止爭鬥訴訟,壹旦爭鬥訴訟,無論勝敗,結果都不吉祥。處世不可多說話,言多必失。
5.關於家訓家風家規的古詩句或者對聯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呂公著
人遺子孫以財,我遺子孫以清白。--《梁書·周舍徐勉傳》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元·無名氏《漁樵記》
兒童是創造產業的人,不是繼承遺產的人。--陶行知《怎樣選書》
凡是不愛已的人,實在欠缺做父親的資格。--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有財無義,惟家之殃。--《古今圖書集成·家範典》
休存猜忌之心,休聽離間之語,休作生分之事,休專公***之利。--《古今圖書集成·家範典》
為子孫作富貴計者,十敗其九。--宋·林逋《省心錄》
6.有哪些關於家風家訓家規名言名句
家風家訓家規的名言名句,有以下52條:1.把老人當孩子珍重,把孩子當朋友尊重。
2.公生明,偏生暗。3.主敬:整齊嚴肅,無時不慎。
無事時心在腔子裏;應事時,專壹不雜,如日之升。4.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5.好事須相讓,惡事莫相推。6.執法如山,守身如玉。
7.靜坐思,心正氣順,必須到“天地位,萬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須常有滿腔生機。雜念憧憧,將何以極力掃卻?勉之!8.歲寒三友松梅竹,治家三寶勤儉和。
9.讀史:丙申購二十三史,每日讀十葉,雖有事不間斷。10.勉學立家,明德養家,文明治家,孝悌傳家,勤儉持家,賭毒敗家。
11.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12.君子以儉德辟難。
13.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14.灑向人間都是愛,春暖花開家安泰。
15.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裝。16.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17.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18.治家做好"四則運算":加勤儉節約,減奢靡浪費,乘孝老愛幼,除好逸惡勞。
19.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20.臨睡檢查門和窗,防盜防雨是良方。
床前備壹滅火器,隨時防火去隱患。防災知識人人學,全家受益築平安。
21.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念慕富貴,枉道速禍。
22.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23.凡壹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幾分,未有不興。
若全無壹分,未有不敗。和字能守幾分,未有不興,不和未有不敗者。
諸弟試在鄉間將此三字於族戚人家歷歷驗之,必以吾言為不謬也。24.父母活著的每壹天,都是我莫大的幸福,自當百倍珍惜。
25.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
26.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27.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
28.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恒為主。29.為上能自愛,群屬必畏鉗。
30.壹身正氣廉政,兩袖清風持家。三生相伴無悔,四季和睦相隨。
31.鴛鴦自是多情甚,雨雨風風壹處棲。32.道是腳下路,德乃身後名。
33.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34.重視兄弟間和睦與家族間團結的傳統。
35.家和萬事興,鄰睦百年福。36.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
修心壹聽命,天地自相保。37.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38.德惠人生,品立天下。
39.壹入貪途難入睡,兩袖清風飯菜香。40.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41.不追求金錢,追求良好的人際關系。42.廉潔始於壹言壹行,文明在於壹點壹滴。
43.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44.做人不能忘本,做事不可丟責。
45.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46.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計厚奩。
47.家有老,萬事好,孝為道,需行早。48.心手相連***享美好生活,風雨同舟***創平安之家。
49.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
50.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51.正氣在胸人坦蕩,清風盈門家安康。
52.人有喜慶,不可生嫉妒心。
7.有關家風家訓的詩句
1.
《小宅》 -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 小宅裏閭接,疏籬雞犬通
2.
《過南城縣麻姑山》 - 作者:崔櫓 朝代:唐 - 似前如卻玉堆堆
3.
《百寶妝》 - 作者:長筌子 朝代:元 - 榴蕊濃芳,簾幕半卷,
4.
《永遇樂》 - 作者:葛長庚 朝代:宋 - 懶散家風,清虛活計,
5.
《呂氏子夔郎求詩》 - 作者:陸遊 朝代:南宋 - 乃祖身兼將相
6.
《家風》 - 作者:陸遊 朝代:南宋 - 春耕秋釣舊家風,門巷荒
7.
《送張惟儉秀才入舉》 - 作者:李嘉祐 朝代:唐 - 清秀過終童
8.
《聲聲慢》 - 作者:李曾伯 朝代:宋 - 紅綃剪就,絳蠟熔成,
9.
《贈送張叔和》 - 作者:黃庭堅 朝代:北宋 - 張侯溫如鄒子律
10、《酬烏程楊明府華雨後小亭對月見呈》
8.家風家訓家規名言名句
1、今日能做的事決不要推至明日。
托馬斯?傑弗遜(美)托馬斯·傑斐遜(英語:Thomas Jefferson,1743年4月13日-1826年7月4日),美利堅合眾國第三任總統(1801年─1809年),同時也是《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美國開國元勛之壹,與華盛頓、本傑明·富蘭克林並稱為美利堅開國三傑。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惟德惟賢,能服於人。《三國誌·蜀書·先主傳》,是劉備臨終前對兒子劉禪說的。
3、池田大作(日):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如自己的事情盡可能自己做,不要給人添麻煩,和別人和睦相處,正確的事情就要幹到底,等等決不能強調孩子小就掉以輕心,當然,沒必要對孩子歇斯底裏地發脾氣,也沒必要嘮叨個不停。
擴展資料:
家風、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即壹個家庭當中的風氣。家風是給家中後人樹立的價值準則。
家風,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家風,是壹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對家族的傳承,民族的發展都起到重要影響。
9.家風家訓的古詩兩首
1、宋·範仲淹《範文正公家訓百字銘》
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過境。
勤讀聖賢書,尊師如重親;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
敬長與懷幼,憐恤孤寡貧;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
字紙莫亂廢,須報五谷恩;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
處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兒孫堅心守,成家種善根。
譯文:盡孝道當竭盡全力,忠誠勇敢懷有赤誠之心;兄弟姐妹互相幫助,要知慈悲是沒有度量,沒有盡頭。勤奮學習研讀聖賢書,像敬重父母壹樣尊敬師長;懂禮儀知謙讓,切勿疏忽輕狂,謙遜忍讓、態度寬厚和善,鄰裏方和睦。尊敬長輩關懷幼小,體恤鰥寡孤獨與弱勢群體;
謙恭廉明,戒驕戒躁,才能樹立威信,為人信服。要知勤儉節約過生活,常懷感恩心;能夠順應天理、慈悲為懷,才能廣種資糧,普利群蔭。處世“八德”是準則,後世應當謹遵前人教誨;以家訓為戒,才能發揚祖業,有所作為。
2、魏晉·潘嶽《家風詩》
綰發綰發,發亦鬢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專靡有,受之父母。
鳴鶴匪和,析薪弗荷。隱憂孔疚,我堂靡構。義方既訓,家道穎穎。
豈敢荒寧,壹日三省。
潘嶽(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安,西晉著名文學家。字安仁,漢族,河南滎陽中牟(今河南鄭州中牟大潘莊)人,出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鄭州鞏義)。潘安之名始於杜甫《花底》詩“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後世遂以潘安稱焉。
擴展資料:
家訓是指家庭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訓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人的教養、原則都有著重要的約束作用。
家訓在中國形成已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壹部分,對個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有良好的作用。
參考資料:
家訓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