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夏天除了蚊子還有哪些昆蟲叮咬後皮膚起包

夏天除了蚊子還有哪些昆蟲叮咬後皮膚起包

1.蜱蟲

蜱蟲是壹種體形極小的蛛形綱蜱蟎亞綱蜱總科的節肢動物寄生物,僅約火柴棒頭大小。不吸血時,有米粒大小,吸飽血液後,有指甲蓋大。蜱是吸血的寄生動物,常活躍於長長的草叢中,等候宿主經過,趁機緊貼宿主身上。它把螯肢和餵食管插入宿主的皮膚,以緊扣宿主身上。被蜱蟲纏上也是壹件麻煩事。

蜱還會帶來傳染病,如萊姆病。萊姆病(Lyme disease)病是壹種由伯氏疏螺旋體屬生物引起的細菌性傳染病。最常見的癥狀是皮膚會出現不會癢也不會痛的紅斑,稱為遊走性紅斑,通常發生於被叮咬後壹周。大約有25%的人不會生紅斑。其他常見癥狀包含發燒、頭痛,和疲倦。如果未治療,可能會演變為臉部單側或雙側麻痹、關節炎、嚴重頭痛合並頸部僵硬、心悸等等。

蜱蟲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中,因此外出遊玩時最好在暴露的皮膚上噴塗防蚊液,盡量避免在野外長時間坐臥。註意做好個人防護,穿緊口、淺色、光滑的長袖衣服。蜱蟲常會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建議在皮膚和衣物上使用除蟲劑,把褲腳塞進襪子裏或者靴子裏,能夠有效防止蜱叮咬。當人們返回室內後,應該做壹個全身的蜱蟲檢查,尤其是檢查頭發裏和腋下,Hill教授建議,盡量去除附著在皮膚上,衣物上,以及戶外裝備上的蜱蟲,然後盡快洗個澡。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蜱既不會鉆進身體裏,也不會在人身上產卵,即便被它叮咬,患病的概率也不會比因為蚊子叮咬而患病的幾率大多少,它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麽可怕。

2.紅火蟻

紅火蟻在分類上屬於昆蟲綱膜翅目蟻科火蟻屬,學名Solenopsis invicta,英文名為Red Imported Fire Ant(縮寫為RIFA)。紅火蟻的體型只有2-6毫米,原產於南美洲的巴西、巴拉圭等地區)。

不同於其他螞蟻,被火蟻屬的螞蟻叮咬後會感覺像火燒壹樣灼痛,起燙傷壹樣的水泡,更嚴重的會引起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這就是火蟻名稱的由來。能引起這些反應,是因為火蟻腹部末端有連接毒腺的螯針,連續刺入皮膚,釋放毒液引起過敏反應,毒性成分為水溶性毒蛋白。

人類被咬傷後,傷口附近會有極強烈的灼熱痛癢的感覺,少部分體質過敏者有暈眩昏迷的現象而須送醫急救,壹般傷者可就醫後服用抗過敏藥劑及塗抹藥膏治療。傷口初期會形成白色膿包,而後膿包體積擴大變成半透明水泡,水泡勿弄破以免引發感染,約十余天後水泡會逐漸幹涸脫落。

3.蜜蜂

在花園裏和野餐的時候,蜜蜂的出現時不可避免的。雖然它們的刺令人很不舒服,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並不是什麽大問題。希爾說。然而對那些對蜂蜇過敏的人,毒液可能導致危及生命的過敏反應。

盡管既往昆蟲叮咬導致過敏的報道較少,但膜翅目昆蟲叮咬卻是全身性過敏反應最重要的原因。膜翅目昆蟲叮咬導致過敏通常來自以下三個科:蜜蜂科(蜜蜂和熊蜂)、胡蜂科(大黃蜂、胡蜂、小黃蜂)和蟻科(火蟻)。

對於蜂蜇過敏的人,夏天在戶外活動最好隨身帶壹支預充式腎上腺素筆,及時提供腎上腺素,幫助控制嚴重過敏。腎上腺素是過敏性休克的壹線首選基礎用藥,其他藥物(比如β受體激動劑、組胺拮抗劑和皮質激素等等)都是腎上腺素的附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