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網交換機的應用層級,二層和三層有什麽區別?
1、工作的層級協議不同:
第二層交換機是對應於OSI/RM的第二協議層來定義的,因為它只能工作在OSI/RM開放體系模型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第三層同樣是對應於OSI/RM開放體系模型的第三層網絡層來定義的,也就是說這類交換機可以工作在網絡層,它比第二層交換機更加高檔,功能更加強。
2、功能不同:
第二層交換機依賴於鏈路層中的信息(如MAC地址)完成不同端口數據間的線速交換,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編址、錯誤校驗、幀序列以及數據流控制。第三層交換機因為工作於OSI/RM模型的網絡層,所以具有路由功能,它是將IP地址信息提供給網絡路徑選擇,並實現不同網段間數據的線速交換。
3、設計目的不同:
三層交換機的最重要目的是加快大型局域網內部的數據交換,所具有的路由功能也是為這目的服務的,能夠做到壹次路由,多次轉發。對於數據包轉發等規律性的過程由硬件高速實現,而像路由信息更新、路由表維護、路由計算、路由確定等功能,由軟件實現。
第二層交換機應用最為普遍(主要是價格便宜,功能符合中、小企業實際應用需求),壹般應用於小型企業或中型以上企業網絡的桌面層次。
百度百科-以太網交換機
百度百科-第二層交換機
百度百科-第三層交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