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父--甘地的骨灰盒為何不翼而飛呢?
據印度新德裏電臺(NDTV)10月4日消息,原本存於中央邦雷瓦的Laxman Bag博物館中的甘地的骨灰盒,竟然在10月2日不翼而飛。當時國會領導人在這處博物館為甘地肖像裝點花環時,發現了這壹離奇事件。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竊賊在甘地的照片下方用綠色顏料寫下了明確帶有?誹謗?味道的文字。
事件發生後,當地警方立即介入了調查,並開始對近期出入博物館的人員進行排查。印度國會高級領導人、前中央邦首席部長迪吉賈亞?辛格更是直言不違:稱這種行為必須馬上制止,警方須立刻查看監控,以期早日將?暴徒?繩之以法。問題來了,竊賊為何要盜取甘地的骨灰盒,並留下侮辱性的文字呢?
按照雷瓦當地警司阿比德?汗說,竊賊的行為或已經觸犯了印度刑法第153B條(有損國家壹體化的指控)、504條(故意侮辱,意圖挑起破壞和平的行為)和505條(對公眾有害言論)。換句話說,竊賊的舉動具有明顯的針對性,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離間印度的執政聯盟,從而向莫迪領導的國大黨施壓。
自莫迪今年5月份連任以來,其領導的執政聯盟就飽受各方非議。究其原因,莫迪未能兌現其上任之初關於經濟改革、打擊貪汙腐敗等諸多政治承諾。反而再度延續了其上壹任期的執政思路,將國防和軍事建設擺在了優先發展的位置。
這種執政理念看似加強了印度對邊境的管控,並有效的提升了領土防禦水平。但其過於龐大的軍費開支,也讓印度的經濟發展承受重壓。有數據顯示,印度2018財年的GDP為2.7萬億美元左右,其中國防開支就達到了665億美元。而這裏面還不包括臨時購買戰機、增列軍艦等額外開支。也就是說,印度重軍事、輕民生的執政風格,或已將本已疲弱不堪的經濟再度?拖後腿?。
由於印度是個典型的農業國家,其失業人口的統計很難做出準確的數據。但印度內部時不時爆發出的?示威遊行?運動,則將這壹硬傷徹底的暴露。今年的1月份印度就爆發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活動,約2億民眾自發的走上街頭,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施壓。期望當局能夠聽取民意,在改善就業條件、為工人創造更多崗位方面提供幫助。
雖然這壹事件隨後得到平息,但印度民眾對於莫迪領導的政府的失望之情也溢於言表。毫不誇張的是,印度階層的撕裂、各黨派的互相攻訐導致了民粹勢力的擡頭,並隱隱有沖擊社會穩定的跡象。此次爆出的甘地骨灰盒被偷案,或正是這壹趨勢的外部體現。即越來越多的民眾對莫迪領導的國大黨不滿,越來越多的印度人對於當局的?無作為?表示失望。
這背後的意思是,此次?聖雄?甘地被侮辱事件,或只是莫迪政府麻煩的開始。如果當局再不采取諸多改善民生、挽回民意之舉,可能類似的事情將很難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