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怎樣火眼金睛看出開發商混得不行?

怎樣火眼金睛看出開發商混得不行?

根據人民法院公告網的數據,截止到7月22日,全國已有271家房地產開發公司宣布破產,而其中大多是三四線城市的中小型房企,面臨資金流斷裂、宣布破產的知名房企也有幾家,如五洲國際、新光集團、銀億集團等。

對於大多數購房者來說,房子就如同壹輩子的婚姻,砸了老本卻拿不到房就得不償失。到底有哪些蛛絲馬跡能讓我們察覺到開發商有問題呢?

壹、開發商為什麽會破產

首先,我們來看壹下房地產開發商是怎麽運營的?

房地產開發商的常規操作都是“買地塊-找建築商蓋房-賣房”,這條生產鏈中的每壹步操作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開發商壹般都會先去銀行貸款,購得土地使用權,進行開發,賣完房子取得資金再還給銀行。通過這種模式,開發商可以同時拿到很多地塊開發運營,占領市場。

在理想的狀態之下,開發商不會有什麽大問題出現,但有以下情況出現,開發商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1、銀行收緊信貸

簡單來說,就是銀行提高了貸款標準,開發商得不到充足的資金來源。在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來源中,超過壹半的來源都是外來資金,而其中的大部分又是來自於貸款,所以壹旦信貸收縮,開發商就有可能從源頭上出現資金鏈斷裂。連年沖動拿地王的大房企都面臨著資金鏈斷裂的風險,比如福建泰禾地產,去年不得不斷臂求生,不斷通過賣項目來救急,但很多地王項目依然無法開工,很多大項目的工期也無法如期進展下去。

2、房地產市場遇冷

造成房地產市場下行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與國家的調控政策有關。市場不景氣,開發商得不到資金補充,也會對資金鏈造成影響。中小型房企受到的沖擊會比大型房企更大更致命。今年3月11日,安徽省蚌埠市壹地產開發商-安徽中恒控股有限公司,以公司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安徽省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進行破產清算。

3、內部管理問題

這個主要與開發商的經營有關。錯誤判斷市場,制定不當的經營方案,盲目擴張,權責不明,監督不當都有可能是原因。以來,銀億集團、銀億控股持續面臨流動性危機,雖竭力制定相關方案、通過多種途徑化解債務風險,但仍不能徹底擺脫其流動性危機,於6月14日向寧波中院提交了重整申請。

二、哪些細節可以看出開發商資金鏈有問題

1、淡季工程進度慢

壹般的樓市淡季在8月,各樓盤成交量比較低。如果開發企業實力弱,資金鏈容易緊張,工程進展速度也會比較慢。如果在季期間,樓盤開發商仍然有充足的資金可以保證樓盤的順利開發建設,那說明開發商的實力不錯,購房也相對有保障。

2、樓盤銷售周期長

如果壹個樓盤銷售周期拉得很長,且銷售沒有明顯起色時,購房者就需要謹慎了。樓盤的開發成本是非常大的,銷售周期越長,成本就越多,所以樓盤的銷售周期拉長、走量不好會直接影響開發商的資金鏈。

3、開發商的其他在建項目有問題

不少開發商會選擇同時開發幾個項目,如果其中壹個項目出問題,特別是開發商投入比較大的項目出問題,就很容易造成開發商倒閉或破產。所以購房者在看樓盤時不妨留多個心眼,看看開發商的其他在建項目有沒有問題,也好及時止損。

三、哪些房子購買要慎重

嘮完了開發商,接著就要認真說說哪些房子購買需要三思而後行了!

1、小開發商房產

不是說小開發商的房子不好壹定不能買,而是和大開發商房產相比,購買小開發商的房產需要承擔的風險更大。

小開發商開發的經驗比較少,基本上是本土的私人企業,開發的小區也僅僅局限在本地,所以在施工質量、物業管理、關鍵性配套設施等方面往往會稍遜大開發商。在自己的經濟能力範圍,購房者還是盡量選擇品牌大開發商比較保險。

2、證件不齊全

在買房時如果開發商不能提供五證(即《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國有土地使用證》和《商品房預售許可證》),請堅定“壹切免談”的立場。

五證不全的樓盤,不僅無法辦理正常的貸款業務,連簽訂的預售合同都是無效的,且往往容易造成錢房兩空。所以,五證不全的房子是壹定不能買的!

3、開發商和村委會合作三產房

想了解“三產房”,就必須先知道“三產用地”。三產用地,是政府為了解決城市內以及周圍農民的土地被征用後就業及生活問題,而留給農村集體組織用於發展第三產業的集體土地。開發商和村委會合作三產房,即村集體提供三產安置用地,房地產開發企業出資建設,建設完成後按照房地產項目進行市場銷售,然後雙方按壹定比例分成。

需要明確的是,三產用地本質上屬於集體土地,即土地所有權屬於集體,三產用地上的房產只能取得集體不動產權證。購買“三產房”僅享有房屋使用權無產權。

7月13日,李某與廣西金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簽訂《“金悅·陽光裏”合作建房合同》,房屋位於2號樓B單元6層602號房,建築面積91.14平方米。最終法院認定房地產開發商將房屋建設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上,並對未建設完畢的房屋向社會銷售,損害了正常的房地產交易秩序,有損社會公***利益,判決雙方所簽訂的《“金悅·陽光裏”合作建房合同》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