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電後會導致數據丟失的存儲器是
斷電後會導致數據丟失的存儲器是隨機存取存儲器(RAM)。
隨機存取存儲器(RAM),也叫主存,是與CPU直接交換數據的內部存儲器。它可以隨時讀寫(刷新時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為操作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的程序的臨時數據存儲介質。
RAM工作時可以隨時從任何壹個指定的地址寫入(存入)或讀出(取出)信息。它與ROM的最大區別是數據的易失性,即壹旦斷電所存儲的數據將隨之丟失。RAM在計算機和數字系統中用來暫時存儲程序、數據和中間結果。
在半導體存儲器出現以前,主要是以記憶磁心為存儲單元的磁芯存儲器,RAM還可進壹步分為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SRAM和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兩類。
隨機存取存儲器的特點
1、隨機存取:指的是當存儲器中的消息被讀取或寫入時,所需要的時間與這段信息所在的位置無關。相對的,讀取或寫入順序訪問存儲設備中的信息時,其所需要的時間與位置就會有關系(如磁帶)。
2、易失性:當電源關閉時RAM不能保留數據。如果需要保存數據,就必須把它們寫入靜態隨機存儲器壹個長期的存儲設備中(例如硬盤)。RAM和ROM相比,兩者的最大區別是RAM在斷電以後保存在上面的數據會自動消失,而ROM不會。
3、高訪問速度:現代的隨機存儲器幾乎是所有訪問設備中寫入和讀取速度最快的,取存延遲也和其他涉及機械運作的存儲設備相比,也顯得微不足道。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隨機存取存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