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永遠懷念袁隆平作文10篇

永遠懷念袁隆平作文10篇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離開了他為之奔勞壹生的土地,但他也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裏。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永遠懷念袁隆平 作文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永遠懷念袁隆平作文1

2021年5月22日,壹個值得全國人民去緬懷的日子,因為,在那壹天,壹顆巨星隕落——袁隆平老先生逝世了。

得知此消息後,全國人民自發組織隊伍悼念,湖南人民更是站在風雨中,對袁隆平老先生的遺照,多次鞠躬。當時現場的人數達幾百人,每個人眼裏無不含著著熱淚。人人都悲痛至極,中華人民***和國的壹位國之脊梁,就在這壹天,轟然倒下。他,讓中國人民端上飯碗,端牢飯碗,解決了億萬人的口糧問題。這位奮鬥壹生的老先生,值得中國人永遠懷念。

在得知袁隆平老先生去世後,網友競相發言,而許多人卻不敢相信。壹位網友評論道:“中午剛和朋友出去喝酒,得知這壹消息後,還以為是看錯了。朋友在後面拍著我的肩膀,流著淚說:接受現實吧,是真的消息。那壹刻,我崩潰了。”沒錯,許多人都不肯接受這個現實,壹次壹次走向中央打電話,反復確認,而得知此消息後,大多數都淚流滿面。沒有袁隆平老先生,可能餓殍滿地的場景還會出現。節約每壹粒糧食,使每壹粒糧食都盡其所能,幫助人民,就是對袁隆平老先生最好的思念。

袁隆平老先生曾說過:“會各國培育優秀人才,尤其是對於發展中國家,這是我壹生的願望……我的雜交水稻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然而,袁隆平老先生真的做到了。袁隆平團隊為80多個發展中國家培育了14000多名雜交水稻技術人才,讓他們遍布全世界,為雜交水稻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目前,雜交水稻正不斷地向高產進行壹場沒有盡頭的沖刺,現在,全球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試種雜交水稻十多個國家實現了雜交水稻的大面積 種植 ,每年種植面積達到了700萬公頃,普遍比當地水稻增產20%以上。而這壹切的壹切,都得益於袁隆平老先生的不懈努力。

而袁隆平老先生在去世前的遺言中說道:“喪失從簡,不要讓殯儀館安排任何群眾悼念。”壹位曾經的國之棟梁,本可以接受很多人的吊唁,而今,根據疫情形勢,毅然拒絕了殯儀館接待群眾悼念的意見。

遙寄哀思,緬懷前行。袁隆平院士,我們的國之棟梁,願您在天堂安好,與您的母親團圓!

永遠懷念袁隆平作文2

袁隆平,壹個幾乎家喻戶曉的人。大學學農的袁隆平因親身經歷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饑荒,讓他不滿足於在農業學校當了壹名教師,於是轉向研究雜交水稻。半個多世紀以來,袁隆平將“禾下乘涼、覆蓋全球”的個人夢想與“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幾十年來他披星戴月,寒來暑往,為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產量增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榮膺“國家科學技術獎”、“***和國勛章”、“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等多項國家頂尖榮譽。

按理說,袁隆平專註水稻研究已幾十年,早已功成名就,榮譽無數,完全可以光榮退休,安享余年,享受天倫之樂。然而,他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為自己的人生設置壹個又壹個更高的目標。這讓我又想起20__年,當時已近七十歲的袁隆平在回應有關他落選中科院院士話題時曾說過壹句話:“我沒當上院士,還是說明我水平不夠,所以我今後還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但是有壹點,我努力並不是為了當院士,當時我的態度是如此,現在依然如此。”

這些年來,袁隆平不僅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即使耄耋之年,他依然選擇堅守在農業科研壹線,每天戴著壹頂草帽,卷著兩只褲腿,在烈日下、在稻田裏不分日夜地忙碌著,繼續為實現“禾下乘涼、覆蓋全球”的夢想不懈奮鬥、辛勤耕耘。這些年來袁隆平以解決世界的糧食問題為己任,在不斷追求的路上,服務了百姓,也成就了自己。可以說,袁隆平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不僅向世人詮釋了壹個農民科學家對糧食問題的理解,而且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更用其自身的實踐,讓我們懂得人生的意義就在不斷的追求。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在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裏,每個人都想要仰望星空,燦爛的星河也確實令人向往,但若不腳踏實地,鍥而不舍,怎麽能到達那些看似不可攀的高處呢?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以袁隆平院士為榜樣,始終堅守“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精神,並融於崗位、融於日常,以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敬業精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責任擔當,答好人生每壹道考卷,走好自己事業追夢路。

永遠懷念袁隆平作文3

狂風呼嘯,雨點稀稀疏疏的滴落在地上,如同為大地鋪上了壹層銀色的地毯。為湛藍的天際織了壹張灰色的大網。遮天蔽日的烏雲遮住了光彩奪目的太陽,灰暗的天際,無邊的烏雲,空曠的大地,壹切都灰灰的,暗暗的,靜靜的!

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袁隆平爺爺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長沙逝世,享年91歲。壹切看上去那麽遙遠,卻又那麽近,壹代偉人就這麽與世長辭了。

16時許,靈車駛出醫院,路邊聚集了聞訊而前來送行的市民,司機停車鳴笛,人們把鮮花捧在胸前,悲哀的神情溢於言表,悲慟高呼:“袁爺爺,壹路走好!”

袁爺爺病重時,仍念念不忘他的稻子長得好不好,稻子,他心心念念畢生追求的夢,壹個只為讓所有人遠離饑餓的夢。人是鐵,飯是鋼,壹頓不吃餓的慌。為了讓中國人都能吃飽壹頓飯,袁爺爺奉獻出了自己的壹生。他的壹生是輝煌的,是可敬的,是樸實無華的。

袁爺爺的壹生與雜交水稻從未分離,那粒粒飽滿,金黃金黃的稻穗仿佛是他的孩子。壹輩子為了他們任勞任怨,卻無怨無悔,因為他們是讓世界吃飽飯的功臣,平凡的瑰寶。袁隆平爺爺曾說過,科學探索無止境,在這條漫長而又艱辛的路上,他壹直有兩個夢,壹個是禾下乘涼夢,壹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夢想尚未實現,不會停歇的老人卻先走了。袁爺爺,夢想尚未實現,您怎能以這樣的方式先行壹步呢?袁爺爺,您常說自己有著七十多歲的年齡,五十多歲的身體,三十多歲的心態,更有二十多歲的肌肉彈性。這麽樂觀的您,怎能不辭而別?

邁入耄耋之年,本應“頤養天年”的年齡,您卻壹直奮鬥在科研第壹線,可是您似乎感到力不從心了,因而每年都給自己定下目標,時間雖緊,但歲月無情人有情。您的雄心壯誌就是老驥伏櫪得精神,激勵了壹代又壹代人。您犧牲了自己,滿足了世界,任歲月變遷,任世事無常,天上的星星中始終有您,歷史的長河中,您的身影不會消失。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現在我是多麽不相信這句話,多麽希望您與與世長辭的消息是個謠言。如風般來的快,去的也快,晶瑩的淚花從眼角滑落,眼中又重現出袁老您熟悉的身影,袁老,壹路走好!

永遠懷念袁隆平作文4

他為我們中國14億人口解決了溫飽問題,他用壹生為我們研究水稻,他就是我們的天使袁隆平。袁隆平爺爺在5月22日壹時07分,離開了我們,享年九十壹歲。

想必大家都知道袁隆平爺爺是我國的雜交水稻之父。小時候的袁隆平,因為去農田裏看了花,看了水稻,便下定決心要在農場裏工作。長大以後,他選擇農業,不顧眾人的反對。

曾經的中國鬧饑荒,他為水稻的產量而苦惱,下定決心研究雜交水稻。十幾年時間的付出,沒有辜負他的努力,他終於將雜交水稻研制成功。袁隆平爺爺研究出雜交水稻,為中國14億人口解決了溫飽問題。

袁隆平爺爺的成就,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功不可沒的成績,但是他並沒有因此驕傲。只要有壹個人沒有吃到,他就會繼續努力研究。直到去世的壹個月前,袁隆平爺爺仍在研究水稻,只為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以前,我的碗裏總會留下幾顆潔白如玉的飯粒。她們在碗中痛苦地呻吟,可我卻聽不見。就在袁隆平爺爺去世的那壹天,我仍悠閑地坐在桌上吃飯。壹塊西瓜下去,我的肚子已經很飽了,可碗裏還有飯沒有吃完。

剛想把它們倒掉,我就聽見爸爸的手機裏響起:“我們中國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淩晨逝世。”這件事像琴音,撥動著我的心弦。轉頭看著碗裏我將要倒掉的晶瑩剔透的米飯,再想想袁隆平爺爺用壹生為我們解決了溫飽,我卻在這裏浪費他的成果。

我的痛從心底的深處蔓延開來,傳遍全身。我將飯碗又放回桌子上,用筷子將壹粒粒米飯送進我的嘴裏。不壹會兒,碗中的飯都被我吃光了,碗面已經晾到可以反射光芒。碗面可以照出我的樣子,好像都不用洗了呢。

雖然我明白得有點遲了,但是我相信這還不算晚,今後我再也不會浪費食物,再也不會讓任何壹粒米飯留在我的碗裏。

傳說 人死後會到天堂或者地獄,袁隆平爺爺壹定會是天堂裏的天使,在天上永遠照耀著我們。

袁隆平爺爺雖然肉體已經離開我們,但是他的精神,他的成就會存在於每壹個人心中。中國人將銘記袁隆平爺爺為我們做出的貢獻。讓我們再心懷感恩、深情地說上壹聲:“謝謝您,袁隆平爺爺!”

永遠懷念袁隆平作文5

2021年5月22日1:07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了,是的這位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的偉大科學家永遠的離開我們了,今天就讓我來 說說 袁隆平爺爺生前的事情吧。

說起袁隆平絕大多數人的第壹反應就是:“他是赫赫有名的’雜交水稻之父’,是壹位偉大的科學家,作為中國最著名的農民,作為農民兄弟眼中的“米菩薩”,作為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唯壹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可為大公之位,可他卻謙虛的說道:“人民科學家我談不上,我只能是壹名科技工作者,如果要說是什麽家,我覺得農學家最合適”!

他希望“禾下乘涼夢”夢想成真水稻長得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帚還長,稻谷像花生米壹樣大,然後他和他的助手們就坐在稻穗下面乘涼。

愛提問,好自由的城市學生自立農家耕農業,5月10日在隴南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袁隆平爺爺說:“我覺得人就像壹粒種子,要做壹粒好的種子,身體,健康,精神,感情都需要健康,種子健康了我們每個人的事業才能根深葉茂、枝粗果碩,因此作為壹個科研工作者,不僅要知識多,而且要人品好,不僅要出科技成果,而且要體現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只有這樣才配當壹個科研工作者,也才能當好壹個科研工作者。”

1943年袁隆平轉學到博學中學期間吃的是雜糧飯,點的是桐油燈,壹兩個星期才打壹次“牙祭”,但學習還是很有規律的,每天早上6:00起,養成了他幹凈利落遵守時間的作風。

1947年湖北省舉行 遊泳 比賽,袁隆平爺爺因為個頭小沒被選上,他很不服氣,就跟上了別人的`自行車進了賽場,體育老師發現後勉強讓他上去,沒想到竟獲得了漢口賽區男子100米和400米第1名, 其它 人都落選了。還有很多很多他堅持不懈,努力向上的 事跡 ,百折不撓,勇於博擊的精神都值得我們學習。

袁隆平爺爺我們會永遠記著妳,記著您的豐功偉績,記著您對祖國的貢獻,向您學習為祖國做貢獻。

永遠懷念袁隆平作文6

他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國際水稻研究所所長斯瓦米納斯博士曾這樣評價過他“他的成就不僅是中國的驕傲,還給全世界帶來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開設了壹片試驗田。他忘記自己是知識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驕陽下,哈著腰、壹株株、壹穗穗的辨認尋找他夢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裏的雄性不育系。

七月的陽光炙烤著大地,到田地裏就像壹個悶熱的火爐,汗水流了壹層又壹層,在背上結了壹層鹽霜,皮膚曬得黑得透亮。每天拖著沈重的身軀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

袁隆平說:“要不我們倆壹起去,這樣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他這樣艱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裏不怕苦的農民都自嘆不如。

他的行動讓人不解,很多農民兄弟都問他:“妳個知識分子,月月有工資拿,每天講講課,做做實驗多清閑啊。和農民壹起吃這個苦;遭這個罪是為啥呢?”是啊,為什麽呢?他們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著壹個造福全人類的夢想,讓人類戰勝饑餓的夢想。每當這時,袁隆平都會手拿煙袋笑壹笑,隨即又鉆進那壹望無際的稻田裏。

袁隆平就是這樣安貧樂道,不懼困苦,不怕失落,他會從雜交水稻事業的每壹個微小的進展中得到鼓勵,得到靈感,而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永遠懷念袁隆平作文7

昨天晚上,我看了有關袁隆平的電影。就覺得袁隆平給了我很多啟發。

還記得有壹次,天公不作美———外面下著傾盆大雨。袁隆平便急忙穿上衣和鞋跑到田裏去。可是,暴雨是無情的。那些被袁隆平細心栽培的水稻瞬間化為烏有,雖然當時受損害的是那些水稻,可是,痛卻痛在袁隆平的心裏呀!過了壹會兒,袁隆平的心情開始緩緩地平靜了下來,因為他在壹汙濁中找到壹株幼苗,這真是燃燒的希望,生命的奇跡啊!此時的袁隆平心裏又充滿了自信與希望,因為他堅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永不放棄,自己的願望壹定會實現,自己的努力壹定會創造出壹個又壹個的奇跡!

電影漸漸地接近尾聲,時間在慢慢地流逝。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袁隆平是壹位很堅強的偉人。他的堅決感動了我。每當他遇到挫折時他總會從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並且吸取給多的教訓與 經驗 。

袁隆平真偉大,是他讓人們的天敵——饑餓消失;袁隆平真偉大,因為他讓我知道了:做人要堅強,要用盡壹切努力去達到目標。袁隆平真偉大因為是他創造出了壹個奇跡,讓我們中國人感到無比的興奮與自豪。

永遠懷念袁隆平作文8

2021年5月22日下午13時07分,親愛的袁隆平爺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得知這個消息,我的心裏很難過。

在我的印象中,袁爺爺離我們很遠,卻又很近。遠,是因為我們沒有很深地了解他,只知道他是壹位偉大的科學家,畢生研究雜交水稻;近,是因為我們吃的每壹粒米都和他有著密切的關系,是他讓我們不再挨餓,是他以壹己之力,養活了十幾億中國人。他有著聰明的科學家的頭腦,但是卻有雙像農民伯伯壹般粗糙的雙手;他可以是理發師眼中“最帥的九零後”,也可以是記者口中“最青春的小夥子”;他壹生為民,不知疲倦,只要中國人不挨餓,就是他最大的夢想!

現在,這個夢想終於實現了,我們每天吃著香噴噴的米飯,好好吃飯不剩飯,就是對袁爺爺最好的回報。

我想對袁隆平爺爺說:“袁爺爺,您就放心地走吧,您的禾下乘涼夢和覆蓋全球夢就交給我們吧,交給您曾經寄予希望的青少年們吧!”

永遠懷念袁隆平作文9

昨天壹條新聞在各大平臺上傳開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國人民哀悼。

“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壹句話感動到內心深處袁老幾乎傾盡所有心血研發了雜交水稻,讓全國人民不再饑餓,都得到了糧食。

反轉又反轉,終究巨星隕落,雜交水稻之父,那個讓中國不再懼怕饑餓的袁隆平爺爺終究還是離開我們了,多希望這依舊是壹條假新聞,多希望再辟謠壹次。

“我有兩個夢,壹個是禾下乘涼夢,我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麽高,穗子像掃把那麽大,顆粒像花生那麽大,而我則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可以增產壹億五千萬噸糧食!”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壹個成功利用水稻來種優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獲得***和國勛章時曾說:“我不能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應該繼續努力!”這樣偉大的科學探求精神多麽寶貴,雖已獲得***和國勛章,但已高齡的袁老卻說要繼續努力。

我們也應該學習袁老的不放棄,努力的精神品質,在自己的學業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平院士研究雜交水稻時壹樣。禾下乘夢涼夢,丹心映青田,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發揚這種精神。

神農氏返回了他的天國,留下人間稻米滿倉,永遠懷念您、永遠感恩您,風吹稻花香兩岸,國士無雙,緬懷!

永遠懷念袁隆平作文10

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學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簡樸,不論刮風下雨,天天工作在試驗田裏,壹心只想著造福全體人民。袁隆平是值得讓世界尊重的中國科學家。他首創的雜交水稻不僅為中國的糧食生產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且也在亞洲、非洲的壹些國家推廣了3000多萬畝,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獲得了聯合國有關組織和世界許多國家的贊譽。袁隆平在這次世界種子大會上感動了全世界,並不是偶然的。袁隆平的責任、胸襟與貢獻,就象是壹面鏡子,折射出壹個公民、壹個科學工作者閃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麽大頭銜、那麽多榮譽的袁隆平,如果想在財富積累上更進壹步,如果真正重視“身價幾何”,顯然不需要費多大周折,做壹些 廣告 、或者把他的獎金成立壹個可以最大程度賺錢的公司什麽的,都是可行的辦法。

但袁隆平呢,已經“滿足於”自己每個月6000多元的工資,而且,盡管自己尚有壹些“積蓄”,但他卻會穿15元壹件的襯衫,100多塊的鞋子,260元的手表……對於如此節儉的“世界級科學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該有多少追求壹夜暴富、為金錢不惜壹切、對金錢揮霍無度的人們應該為此感到臉紅!不僅如此,已經年近八旬的袁隆平老人還給日益功利的社會上了壹課,那就是,到100歲他也還想在田裏,還想著解決更多的人的吃飯發展問題、為人類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麽,無數相對於袁隆平老人年齡的“年輕人”,是否該以袁隆平老人為榜樣,為著更有意義的人生而不是只考慮更“賺錢”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奮鬥不息呢?

永遠懷念袁隆平作文10篇相關 文章 :

★ 愛國運動演講稿範文

★ 給鐘南山爺爺的壹封信範文十篇

★ 中學生新時代好少年作文十篇

★ 六年級愛國作文800字8篇

★ 緬懷袁隆平事跡個人感受5篇

★ 以堅守為話題的作文10篇

★ 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讀書心得400字

★ 高三關於夢想的議論作文最新範文

★ 建國70周年作文5篇

★ 高考語文作文句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