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 過大於功 資料
這就是秦始皇。毫無疑問,人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肯定或否定的理由:贊嘆者著眼於他的統壹偉業,譴責者抓住他的暴政。然而,問題在於,歷史上的帝王們的功與過常常是聯系在壹起的,並不那麽容易壹截為二。秦始皇就是極為典型的壹例。如為了完成統壹大業,秦國征戰十年,在這壹過程中有數十萬甚至是成百萬的生命在戰爭中同歸於盡,但統壹戰爭確實推動了歷史的前進;又如焚書坑儒,後人大多予以嚴厲譴責;但平心而論,秦始皇在主觀上恐怕也有維護中央權威和國家統壹的願望。
顯然,要正確評價歷史人物,較好的辦法不是簡單地對他所做的某壹件事作出是“功”還是“過”的道德判斷,不是只著眼於他幹了些什麽,而是要把這些事、這個人物放在具體的歷史環境中去考察,看看這個人物的歷史活動是否有利於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再作出具體的判斷。由此觀之,秦始皇就不失為是壹個雖有不少可以指責、可以批評之處,但確實對中國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的“千古壹帝”。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壹,是因為在他的統制時期,我國正式形成了壹個疆域遼闊,民族眾多統壹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大國。那是兩千多年前世界上疆域最大、文化最高的統壹大國。
封建時代的史家,大多把統壹中國歸功於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因為統壹帝國的形成,歸根結蒂,是戰國以來生產力發展的結果。由於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發明並廣泛使用了鐵只生產工具,才使生產力有了巨大發展。隨 著鐵制具的廣泛使用,更多的水利工程興修起來了,農業、手工業發展,商業也繁榮起來了。經濟的日益發展,就必須要求打破政治上分裂割據的局面,要求統壹。因為只
有政治上的統壹,才能有較安定的環境,才能有統壹的水利。正是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才是統壹成為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
秦始皇的歷史功績,就在於他順應了這個歷史潮流。他上臺後,憑借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日益增長的經濟、軍事實力,抓住有利時機,施展遠交近攻、分化離間、各個擊破的測略,通過兼並戰爭,在十年之內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在公元前二二壹年完成了統壹大業。為了鞏固國家的統壹秦王政采取了重大措施,他更名號為皇帝,自稱秦始皇,創立了最高皇權制度。
秦始皇還制定了較完整的封建法典{{秦律}},在全國確認封建土地所有制;並把戰國時各國不同的文字、貨幣、度量衡統壹起來;創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制度;同時對鞏固國家的統壹,促進各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也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
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地主階級政治家,對我國的歷史發展有重大貢獻。只是在統壹的環境裏,中華民族的社會經濟文化才有可能得到進壹步發展,國家的獨立才有可能確保。秦以後我國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裏,雖然某個時期也出現過分裂割據,但統壹始終是主流。中國封建經濟文化在很長壹段時間裏迅速發展,並居於世界的前列,這與秦的統壹有不可分割的聯系。
在我看來,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統治階級中的壹個傑出的人物。我說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統治階級中的壹個傑出的人物,不是因為他是壹個王朝的創立者,而是因為他不自覺地順應了中國歷史發展的傾向,充當了中國新興地主階級開辟道路的先鋒,在中國歷史上,消滅了封建領主制,開創了壹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的新的歷史時代。
封建專制主義和封建領主制,在本質上同是封建主義。但從封建領主制走向封建專制主義,則是封建社會向前發展中最大壹步的前進。這壹步前進的歷史實質,是農奴制的被廢除。
當然,封建專制主義的創立,不應完全歸功於秦始皇個人的雄才大略。它是春秋戰國以來社會生產力長期發展以及由此而導致的封建領主經濟走向崩潰的結果,主要地是中國土地所有權從封建貴族世襲所有制向新興地主階級私人所有制的轉化在政治上的表現形式。土地所有關系的這壹改變,改變了農民和土地所有者的生產關系,它使農奴式、半衣奴式的農民變成了小塊土地的所有者;它挖空了封建領主政治的經濟基礎,剝奪了封建領主借以剝削農民的物質條件;問時也替封建專制主義國家準備了建築的基地。可以這樣說,秦國的統壹,不是由於別的什麽原因,而是歷史的進程使封建專制主義的原則在當時的中國占了優勢。但是這裏所說的優勢,是指的歷史的傾向性,而要使這種歷史的傾向性變成現實的歷史,還要經過人的努力。秦始皇正是這樣壹個人,他把這種歷史傾向性變成了現實的歷史。因此,我們不能說,秦始皇在這壹歷史的變革中,沒有起過任何作用。
提起秦始皇,就會在我們面前出現壹個專制皇帝的陰影。的確,秦始皇是壹個典型的專制皇帝,他毫不隱諱要把壹切的權力集中到自己的手中,要把自己變成人間的上帝。但是正象我們不能把封建專制主義的創立,完全說成是他個人的功勞壹樣,也不能把專制獨裁完全說成是他個人的個性。應該說秦始皇的專制獨裁,實際上是以他為首的新興地主階級的階級專政的表現形式。
任何階級,當他要奪取政權的時候,都要集中權力。新興的地主階級也不例外。史實證明,在戰國末葉,以六國國王為首的舊貴族,雖然已經臨於末日,但他們還在用壹切的力量,政治的、軍事的乃至卑劣的暗殺活動,來作最後的掙紮,企圖抵抗歷史的新傾向,保護他們垂危的腐朽的統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新興地主階級不集中權力,組織並指揮自己的武裝去粉碎封建貴族的反抗,舊貴族是不會自動走下歷史舞臺的。秦始皇執行了這個歷史使命。他以秦國為據點,向六國舊貴族進行了毀滅性的討伐,在秦國軍隊的面前,六國國王的王冠壹齊滾到地下。在覆滅六國以後,秦始皇又下令,“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把舊貴族借以鞏固封建割據的物質條件加以徹底的摧毀。他就象壹個清道夫,把暴力當作壹把掃
帚,在黃河南北的大平原中進行了壹次歷史性的大掃除,使封建領主制留下來的殘余壹掃而光,然後在六國的廢墟上建立起新興地主階級專政的封建專制主義國家。
建立封建專制主義國家這件事,是歷史向秦始皇提出的新問題,因為在當時,不但中國不曾有過,全世界也不曾有過封建專制主義制度。秦始皇是在沒有任何範本可以借鑒的情況下,首創這壹制度的。 要建立壹個封建專制主義國家,必須有壹套全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制度。當然最重要的是經濟制度,特別是土地制度。秦始皇首先下令“使黔首自實田”,用命令把土地私人所有制從秦國推廣到以前在六國統治下的地區,這就替新興地主階級的全國規模的階級統治奠定了基礎。在政治體制方面,他宣布了廢封建為郡縣,建立了以皇帝為首的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的政治制度。此外,又統壹度量衡,統壹車軌,統壹文字。所有這些,都是開創性的歷史活動。
僅僅次於消滅封建領主制,秦始皇又第壹次在中國土地上建立了壹個大壹統的國家。據史籍所載,秦始皇的國家,西至臨洮、羌 中,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東南到了中國大陸的盡頭。此外,秦始皇又開五尺道以通滇黔,鑿靈渠,分湘江之源以通嶺南。這樣就打通了從中原通達西南和嶺南等邊遠地區的道路,突破了這些地區諸民族的原始閉塞性,使得當時的許多落後地區有機會接觸中原的文化,並且逐漸加入了封建主義的經濟和文化體系之中。這對中國歷史的全面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為了統治這樣壹個從來沒有的大國,特別是為了保衛黃河流域的城市和農村免於匈奴人的蹂躪,秦始皇在他的國家的北邊連接並延長舊有的燕、趙、秦長城,成為屏障北方的壹條圍墻,又沿著這條長城建築了很亭障。也是為了這個目的,他又塹山堙谷,修築了壹條從鹹陽附近通達九原的直道。同時又在全國範圍內修築馳道,東窮燕齊,南極吳楚,把重要軍事據點貫通起來。對於秦始皇所作的這些工作,我以為是不應該受到譴責的。
應該受到譴責的是秦始皇大修宮殿和墳墓。據說秦始皇所修的宮殿,關中三百,關外四百余,其中最有名的是阿房宮。又用刑徒七十二萬人穿驪山作陵。在宮殿中都有鐘鼓美人。但是從秦始皇歷年的巡遊看來,他並沒有躺在他的宮殿裏去享受鐘鼓美人。他在統壹中國以後的十二年中,(公元前二二壹年——前二壹○年)前後出巡五次,幾乎走遍了他的國土。看來,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旅途中度過的。
秦始皇把中國的歷史從封建領主制推到封建專制主義,應該說有他的功勞。因此封建社會的這壹發展,意味著農民對封建土地所有者的人身隸屬關系在壹定程度上的放松,或者說是農奴制的廢除。但是從封建領主制到封建專制主義的道路,是用農民自己的屍骨鋪平的。在覆滅六國的殘酷的戰爭中,以及在後來無止境的土木徭役中,死亡的農民是不計其數的。農民用自己的鮮血刷紅了阿房宮。但他們得到的報酬是壹付新的枷鎖,新的剝削制度,新興地主階級的賦稅與徭役。因此,在農民看來,這不過是以暴易暴而己。
郭沫若先生在《替曹操翻案》壹文(見1959年3月23日《人民日報》)中提出:“我們今天要從新的觀點來追求歷史的真實性,替曹操翻案;而且還須得替壹切受了委曲的歷史人物,如殷紂王,如秦始皇,翻案。”
歷史上的帝王將相,當作壞人典型在民間流傳最廣的,恐怕莫過於殷紂王、秦始皇和曹操三位了了。《封神演義》和《三國演義》是民間流傳比較廣的兩部書,殷紂王和曹操就是由於這兩部書而壞名流傳。至於秦始皇,好像並沒有什麽書,有關秦始皇的戲也不多,但民間知道秦始皇的卻是很多。民間流傳著“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其次還有焚書坑儒,就是這兩個故事使秦始皇成為暴君的典型化身,壓的秦始皇二千多年來翻不得身。
解放後,在學校的歷史教學中,無論中小學或高等學校,對秦始皇的評價和過去已大有不同,秦始皇已經在翻身。但有的替他翻得多,有的替他翻得少。究竟應該怎樣翻,怎樣評價秦始皇,還沒有壹個比較明確的認識。郭老提出要“替壹切受了委曲的歷史人物翻案”,我們應該響應這壹倡議,把壹些受了委曲的歷史人物提出來討論討論。通過對壹些歷史人物的討論和評價,也可以提高我們應用馬列主人普遍真理來分析中國歷史具體情況的水平。
郭老說的對,“我們評價壹位歷史人物,應該從全面來看問題,應該從他的大節上來權其輕重,特別要看他對於當時的人民有無貢獻,對於我們整個民族的發展、文化的發展有無貢獻”。從大節方面來看,無論就對當時的人民說,還是對整個民族的發展說,秦始皇都是有很大貢獻的。
秦的統壹,是符合當時歷史客觀發展的要求的。
秦統壹帝國的出現,是中國歷史上壹件大事。在這以前,在中國的領土上只有散在各地的部落和諸侯國家,沒有統壹的國家組織。所謂夏、商、周三代,夏是在傳說中,商的統治區域不算大,周天子雖為各地諸侯國的***主,但從政治組織上看,也根本談不上是統壹國家。中國歷史上真正統壹的大帝國,應該從秦帝國算起。
春秋後期以來,由於鐵制工具的使用,生產力有了很大的發展。勞動人民使用著進步的生產工具,把大面積的土地墾殖起來。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手工業、商業、城市經濟也跟著發展起來。
發達的衣業和城市經濟,使各個地區的經濟、文化關系日益密切。《荀子?王制篇》說:“北海則有走馬吠犬焉,然而中國得而畜使之;南海則有羽翮、齒革、曾青、丹千焉,然而中國得而財之;東海則有紫紶、魚、盬焉,然而中國得而衣食之;西海則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國得而用之。故澤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魚,農夫不斵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賈不耕田而足菽粟。”
這種各地區日益密切的經濟關系,構成政治上統壹要求的物質基礎。從戰國中期,政治統壹的要求就已被提出了。《孟子》“天下烏乎定”,“定於壹”,和《荀子》“通流財物,粟米無所滯留”,“四海之內若壹家”,都是統壹要求的表現。秦始皇的統壹,實現了這種要求,它是符合當時歷史發展的要求的。
在公元前三世紀,秦帝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統壹的國家。大約“東至海,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響戶,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都是秦帝國的領土。瑯邪石刻辭中誇耀秦帝國領土的廣大說:“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史記?秦始皇本記》)管理這樣壹個領土遼闊的大帝國是不容易的。戰國以來,各國的王權提高。適應王權提高的壹套官僚制度和郡縣制度逐漸形成,代替過時的卿大夫世襲貴族制度和封邑制度。秦統壹後,繼承這些制度又加以發展,建立了壹套管理大帝國的政治制度。為了鞏固統壹,秦始皇統壹全國的文字,統壹全國的貨幣,統壹全國的度量衡制,使全國人民生活在壹個政權下,使用同壹文字、同壹大小的度量衡、同壹種錢幣。為了統壹,鎮壓各地反對統壹的殘余勢力。在他由統壹到死的11年中(公元前220—210年),他曾五次出巡全國各地,他個人是辛勤地工作著,國家大事小事都要由他自己作出決定。“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史記?秦始皇本記》)。秦臣在泰山石刻辭中頌揚他:“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興夜寐,設建長利”。
秦的統壹,是符合當時人民的利益的。
戰國的特點之壹,就是打仗多。盡管從總的歷史發展形勢上來說,這些戰爭多半是走向統壹的過程中的戰爭,但戰爭總是給人民帶來了災害。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戰爭。但是“天下烏乎定”呢?有識之士,像孟子,早已看出是要“定於壹”了。只有統壹才能免除戰爭的災禍,才能給人民以太平,給經濟生產——農業、手工業、城市經濟以更好更有利的發展條件。秦始皇本人就常以完成統壹使人民得到安居樂業自誇。
在瑯邪、之罘和碣石的刻辭中,壹再提到這位皇帝的“功”和“德”是:“禽滅六王,闡並天下,葘害絕息,永偃戎兵”;“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無寇賊”;“男樂其疇,女修其事。事各有序……莫不安所”(《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統壹帝國的出現,不僅符合當時歷史發展的要求,符合當時人民的利益,而且對中國以後的歷史發展,也有著深刻的影響。
今天的漢民族是世界上有著同壹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思想感情的最大的民族。這個民族不是壹天的工夫形成的,它是像滾雪球壹樣,經過長期歷史形成的。漢族作為壹個近代語的民族是何時形成的,目前還有爭論,但秦帝國的統壹對於漢民族的形成有很大的關系,則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秦以前,在今天的黃河、長江中下遊區域居住著很多族人,主要的是華夏人,他們交叉著散布在這壹廣大的地區。他們的語言、服飾、風俗習慣各不相同。春秋戰國時期,是這些族的大融合時期。秦的統壹,鞏固並發展了各族人民的融合和統壹。秦的統壹文字,統壹度量衡,統壹錢 幣,以及在壹個統壹政權下的***同生活,對於後代漢民族的形成,起了很大影響和作用。秦以後,統壹國家的統治制度,大體上都是因襲秦的制度而加以發展的。自然,各個時代的統壹,都有它的物質基礎,但從秦以來的統壹傳統,人民都有了自己是壹個民族和生活在壹個國家的思想感情,以及從秦時起建立起來的管理統壹帝國的政治制度,對於統壹都是有幫助的,這也是不可否認的。因此,我們對於歷史上有過貢獻的人,都應該給以應有的地位。
以上幾方面,都是評價秦始皇的歷史地位的大節。從這些大節上來看,秦始皇對當時的人民,對整個民族的發展,文化的發展,都是有很大貢獻的。把秦始皇描繪為暴君,而且是最殘酷的暴君,和秦始皇的真實面貌是不符合的,應該翻案。
自然,秦的統壹不是秦始皇壹個人的力量,功勞不能寫在他壹個人身上。首先應該歸功於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對自然界的鬥爭,才為統壹打下了物質基礎,使得統壹能夠實現。
但作為壹個完成統壹的代表人物來說對於秦始皇,我們也只能就他是統壹的代表人物這壹地位來評價,他的功績已經是應該給以很高評價的了。
焚書坑儒是應該的嗎?
焚書,無疑是不好的。秦始皇的焚書,也的確給中國古代文化帶來很大損失。但是對於秦始皇的焚書,我們不能單純地從焚的觀點上來看。秦始皇焚書,是兩種思想鬥爭的結果,是當時進步思想和反動思想鬥爭的結果,是進步派和反動派政治鬥爭的結果。焚書所體現的是在政治上代表進步的人對代表反動的人的打擊。
秦統壹後,抱著維護過時的封國制思想的人還是很多的。這些人對於統壹持反對的態度,對於秦的政治措施時時能以誹謗和攻擊。他們歌頌古而誹議今。他們說:“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史記?秦始皇本紀》)事不師古就不能長久,這顯然是壹種開倒車的反動思想。秦始皇的大助手李斯用歷史是發展變化的進步觀點駁他們說:“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各以治。非***相反,時變巽也。”
李斯認為這些人都是“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的,主張嚴加禁止,並因此建義焚書,焚書是禁止“是古非今”反動思想的手段。為了禁止反動思想而焚掉古代文獻,手段是粗暴了些,但它卻是有進步意義的。
坑儒是焚書事件的延續,它的意義和焚書是壹樣的。所坑殺的人主要的仍是那些“為訞言以亂黔首”的人。
焚書的目的,是禁止儒生們以書為根據,以古非今,並沒有把所有的詩書全都燒掉,中央博士官府仍藏有這些書。坑儒是坑的那些為訞言以亂治的人,也沒有坑殺所有的儒生。在秦始皇坑儒之後,秦的中央朝廷仍有儒博士。陳勝、吳廣起義時,秦二世曾召見博士諸儒三十余人,詢議對策。(《史紀?叔孫通列傳》而且被秦始皇坑殺的,是460人,這比起漢武帝治淮南王劉安獄黨與死者數萬人來,其殘酷是不可同日語的。
秦始皇修長城,過分地役使了民力,使得很多人妻離子散,這自然是不好的。但從大節上來看。修長城、擊匈奴,在當時都是有積極意義的,符合當時的人民的利益的。
公元前三世紀的匈奴人,是北部中國壹個強大的民族。當時它正處於原始公社的末期家長奴役制的階段。他們把對外的掠奪看成是獲得財產的勞動形式之壹。匈奴人時常向南侵擾,奪取沿邊漢人的財富。自戰國以來,和匈奴為鄰的秦、趙、燕都用過很大的力量來防禦匈奴人的入侵,並各自在自己的國境上建立長城。
秦始皇統壹後,集中全國的人力財力,對匈奴有了更大的防禦和還擊的力量。秦帝國壹方面把戰國時秦、趙、燕三國的長城連綴起來,成為壹條統壹的防禦線,壹面派兵出擊,取下套內外地方。秦始皇這些措施,是符合當時人民的利益的。
秦始皇除在北方和匈奴人作戰外,還向南開拓疆土,建立起了桂林、象、南海三郡。秦帝國經濟、文化、軍事力量的向南伸張,對當時這些地區的居民和文化起了推動的作用,而不是起了阻礙的作用。秦始皇曾以50萬人戍守五嶺。這些都是勞動人民,秦人的生產技術、知識以及鐵制的生產工具,就隨著他們傳到這些地區去。在秦人和當地居民的***同勞動下,推動了當地居民的文化進步和歷史階段的發展。
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應該有很高的地位,是不成問題的,暴君稱號應該翻案。但也不能就此把他的政策對當時人民所帶來的災害,壹筆勾掉。在統壹後,秦始皇也確實是過分地役使了人民,給當時人民帶來很大災害。
這是受當時的歷史條件和中國古代奴隸制的發展所決定的。
戰國以來,隨著城市經濟和工礦業、商業的發展,奴隸制也更加發展起來。商鞅變法所提出的‘僇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史記?商君列傳》),壹方面說明國家對小農經濟的保護,壹方面也為公私奴隸制的發展開拓了道路。奴隸的來源,主要是破產的農民。奴隸制的發展,給農民以很大的威脅。秦的政權,自商鞅變法以來,就是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所以它有保護小農經濟的壹面。但另壹面,國家也深刻地受了奴隸制發展的影響,它把農民看成它的隸農,甚至隨便把他們轉化為奴隸。秦代的徒,實質上是奴隸,只是有定期的奴隸而已。秦始皇把70萬農民變為徒,去給他修填墓、造宮殿,以50萬人去戍守五嶺,以數十萬人去修長城等等。這種過分地役使人民的勞力,構成對人民的嚴重災害。“孟姜女哭長城”自然是虛構的,但有不少婦女由於丈夫死於長城而嚎哭卻是事實。自然,這是當時的社會制度使然,不是秦始皇壹個人的問題。
泰帝國對人民的過分役使,也由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反映出來。董仲舒雖然說過秦時“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小民“或耕豪民之田,見稅什五”(《漢書?食貨誌》),我懷疑董仲舒是以儒者之身,對秦懷恨在心,把漢家的情況寫在秦的賬上了。無論如何,陳勝、吳廣起義所反映出來的,秦時的主要矛盾是農民對專制國家的矛盾,還不是農民對壹般地主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