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夢的解析》
《夢的解析》出版於1900年。它通過對夢境的心理學探索和解釋,不僅打破了幾千年來人類對夢的無知,同時還標誌著精神分析理論的初步形成,所以很強!
可以說弗洛伊德之前沒有心理學。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有意義的精神活動,可以通過精神分析這種心理學技巧進行解析。夢境所演示的,其實是內心某種願望的達成,即使連那些不那麽愉快的夢也是,只不過真實欲望在這個時候被偽裝起來了而已。
1、
在弗洛伊德以前,壹般人對於夢主要有兩種看法:壹種認為,夢是來自鬼神的啟示,可以預蔔未來,可以指導行動;另壹種看法則認為,夢是沒有意義的胡思亂想,沒法解釋。
民間主要通過密碼法、象征法這兩種方法來解夢。密碼法就像查字典,把夢拆開,通過查詢前人已經編寫好的解夢書,翻譯夢裏每個東西所代表的意義,然後再把它們串起來。象征法則像打比方,把夢當成壹個整體,認為夢裏發生的壹切象征著做夢者在現實中的境況和未來走向。
2、
弗洛伊德首先否定了上述兩種對夢的看法,他認為把夢當成超自然力量的啟示是迷信,同時,他反對把夢當成沒有意義的胡思亂想,認為夢是充滿意義的,夢和做夢者清醒狀態的思想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最重要的是,弗洛伊德認為夢是可以解釋的,用心理學技巧來解釋夢完全是有可能的。
3、
夢是願望的達成,這是《夢的解析》這本書最核心、最重要的結論。弗洛伊德認為,所有夢的核心本質都是願望的達成,就算是讓我們痛苦、焦慮的噩夢也不例外。只不過成年人的心理活動比小孩子復雜得多,在夢裏實現自己的心願不會像小孩子那麽簡單直接、毫不掩飾,他們會通過偽裝把真實的欲望隱藏起來。
4、
弗洛伊德用冰山來比喻意識與潛意識的關系。他認為,人的精神活動就像浮在海面上的冰山,露出海面的壹小部分冰山是能被我們覺察到的意識,而淹沒在海面之下的絕大部分,則是我們根本覺察不到的潛意識。夢是願望的達成,可是這個願望只有想辦法從潛意識層面進入意識層面,才能成功形成壹個夢,並在夢裏實現這個願望。人的內心有很多不光彩的甚至自私的欲望,這些欲望難以啟齒或者見不得人,所以壹直被內心的道德感壓抑和排斥著,被關在潛意識裏,為了從潛意識裏跑出來並合理地出現在意識層面的夢境裏,這些被壓抑、被排斥的欲望會進行偽裝。
5、
夢的偽裝有四種工作機制,分別是濃縮作用、轉移作用、比喻作用、修飾作用。經過這四種工作機制的偽裝和加工,夢的真實意圖就被成功地隱藏起來了。
1) 濃縮作用
把兩個以上的印象或經驗結合起來,集中在壹個具體的形象上。就像七個葫蘆娃結合成的金剛葫蘆娃,具有七兄弟所有的特異功能。
2)轉移作用
把具有重要精神價值的內容轉移到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舉個栗子,如果,壹個人總是夢到自己喜歡的人經常戴壹個亮眼的藍領帶出場,那可能藍領帶就是夢中愛情的象征。
3)比喻作用
把抽象的內容轉化為具體的形象。弗洛伊德發現,象征作用常常帶有性的色彩,被壓抑的性沖動在夢裏會轉化成具體的形象。(不舉栗子了)
4)修飾作用
夢從人的日常生活經歷中取材,又經過前三種作用偽裝變形,得到的是幾個沒有關聯的形象,潤飾作用就是按照某種邏輯把這些形象強行編成壹個像模像樣、可以理解的故事。雖然潤飾作用的目的是讓夢看起來邏輯更連貫、更容易理解,可是事實上卻在進壹步歪曲夢的內容。
夢的四種工作機制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偽裝夢,讓夢躲過審查,可是經過這麽壹折騰,夢就面目全非了,在改造和偽裝的過程中喪失了原有的邏輯關系,夢很可能看起來混亂荒謬、撲朔迷離、難以理解,很難找到願望滿足的跡象。
6、如何用精神分析法來解釋我們的夢?
夢是願望的達成,所以,解析夢的關鍵就是找到做夢者想在夢裏達成的那個願望。
弗洛伊德認為,不管夢境多麽奇特,它的材料永遠來自現實世界。換句話說,我們不會夢到我們沒見過、沒聽過、沒經歷過、沒想過的東西。那麽從分析的角度看,夢不管耍了多少花招來改造、加工、偽裝自己,制造夢的素材全都是可以從做夢者的真實生活中找到來源的。用精神分析法解析夢,就是將夢境拆分成不同的部分,然後針對各個部分展開自由聯想,追溯這些念頭和想法在真實生活中的來源,然後再找出不同部分的內在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