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宋史《章惇傳》原文的翻譯是什麽?

宋史《章惇傳》原文的翻譯是什麽?

譯文

章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人,父親章俞時遷到蘇州。章俞官至職方郎中,辭官,因章惇的顯貴,歷官銀青光祿大夫,八十九歲時去世。

章惇豪爽俊秀,博學善文。考中進士後,以名字在他侄子章衡之下為恥,辭去了皇上任命官職的詔敕。再次考中甲科後,調為商洛令。章 惇和蘇軾同遊南山,到仙遊潭,潭下是萬丈絕壁,有木頭橫在上面,章惇請蘇軾在絕壁上寫字,蘇軾害怕不敢寫。章惇穩步走過橫木,把大繩子拴在樹上,他提起衣服,順著繩子下去,用漆墨軟筆在石壁上寫下“蘇軾、章 惇來”幾個大字。回來後,神色不變,蘇軾撫著他的背說“:妳他日必能殺人。”章惇問“:為什麽?”蘇軾說“:能自己判決生命的,就能殺人。”章 惇大笑。章惇被召用為館職,遭王陶彈劾被罷去。

熙寧初年,王安石掌權,喜歡章惇的才能,用他為編修三司條例官,加官為集賢校理、中書檢正。當時宋正經制南、北江蠻族,任命他為湖南、北察訪使。提點刑獄趙鼎說,峽州群蠻苦於他們酋長的刻剝,謀求歸附,辰州平民張翹也說南、北江群蠻歸順朝廷,宋廷就把這事交給章 惇。章惇召募被流放的人李資、張惇等去招撫群蠻,李資、張惇奸淫蠻族婦女,被他們的酋長殺死,於是宋發兵攻討,因此兩江騷動。神宗懷疑章 惇違背命令,王安石告誡章惇不要輕舉妄動,章惇竟用三路兵平定懿、洽、鼎三州。因蠻人占據潭州的梅山,章惇就乘勢南下。轉運副使蔡燁說這件事不能馬上成功,神宗也同意,把這事專門委托給蔡燁,王安石支持章 惇,雙方爭論不止。不久蔡燁得到蠻人的地盤,王安石恨蔡燁阻撓章惇,就給他薄賞,提升章惇修起居註,從此宋在南方久不能撤軍。

宋廷召回章惇,提升他為知制誥、直學士院、判軍器監。三司著火,神宗在禦樓觀看,章惇部署役兵趕去救火,經過樓下,神宗問後知道是章 惇,第二天就任命他為三司使。呂惠卿被罷,鄧綰論奏章惇與他壹樣有惡,章惇被貶出朝任湖州知州,轉為杭州知州。章惇入朝任翰林學士。元豐三年(1080),章 惇被任命為參知政事。朱服為禦史,章惇暗中派門客同朱服溝通,被朱服告發。章惇的父親強占百姓沈立的土地,沈立攔住章惇並向他訴說,被章 惇抓到開封。章惇因以上二件事獲罪,被貶為蔡州知州,又歷任陳、定二州知州。元豐五年,章惇被召入朝任門下侍郎。豐稷上奏說“:官府剛開始刷新就首先任用章 惇,這不是研習古事、設置官府的意思。”豐稷獲罪降職。諫官趙彥若又奏論章惇沒有德行,皇上沒答復。

哲宗即位,章 惇為知樞密院事。宣仁後掌政,章惇和蔡確詐稱有定策功。蔡確被罷,章惇不安,就駁斥司馬光所改的役法,達數千言。大略說:“保甲、保馬法壹日不罷去,有壹日的危害。役法在熙寧初年就改為免役,後來才有弊端;現在又恢復為差役,應該全面討論,然後施行,不該馬上改變,留下後悔。”呂公著說“:章 惇說的固然有可取之處,但他專在求勝,不顧朝廷大體。”司馬光的建議施行後,章惇憤恨地在太後面前爭辯,他的話十分不恭敬。宣仁後大怒,劉摯、蘇轍、王覿、朱光庭、王巖叟、孫升接連攻擊他,他被貶出朝任汝州知州。在七八年內,他多次被言官彈劾。

哲宗親政後,有恢復熙寧、元豐時各法的意圖,首先任用章 惇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於是章惇專以“紹述”為國事,凡是元惇所改的全都恢復。引用蔡卞、林希、黃履、來之邵、張商英、周秩、翟思、上官均居要職、任言官,他們朋比奸邪、報復仇怨,大小官僚,無壹幸免,死去的殃及妻、子。甚至詆毀宣仁後,說元 惇初年是老奸擅國。又請求掘司馬光、呂公著的墳,砍他們的棺材。哲宗沒答應,章惇不滿,請求編輯、分類元惇時大臣們的章疏,有見識的人知道禍患沒消除。於是就處治劉安世、範祖禹勸諫宮中雇乳母的事,又用文及甫陷害別人的文書引導蔡渭,讓蔡渭告發劉摯、梁燾有反謀,興起同文館案,命令蔡京、安..、蹇序辰窮究到底,想使那些人家破人亡。又建議派呂升卿、董必去嶺南訪察,將把被流放的人全殺死。哲宗說“:朕遵循祖宗遺制,不曾殺戮大臣,釋放他們不要治罪。”但是重新得罪的有十多人,有的被三四次貶謫遷移,天下人都認為他們冤枉。

章惇用邢恕為禦史中丞,邢恕用北齊婁太後宮名叫宣訓,曾廢她的孫子少主而立兒子常山王高演的事,假托司馬光對範祖禹說:“如今主少國疑,北齊宣訓事仍可憂慮。”又引誘高士充上書,說他父親高遵裕臨死時屏退左右對高士充說“:神宗彌留之際,王王圭派高士充來問:‘不知皇太後想立誰為帝?’我斥責高士充離開。”這都是想誣陷宣仁後,用這些來證實。章 惇就追貶司馬光、王王圭,贈高遵裕為奉國軍留後。章惇勾結宦官郝隨,讓他幫助自己,想追廢宣仁後,皇太後、太妃都極力同他爭辯。哲宗感悟,燒了他的奏疏,被郝隨偵知,秘密告訴章 惇和蔡卞。第二天章惇、蔡卞又上奏,哲宗生氣地說“:妳們不想讓我進英宗廟嗎?”章惇、蔡卞才作罷。

章惇又以孟皇後是元..中期宣仁後所立的,迎合郝隨,勸哲宗在後宮興起獄案,假托邪門旁道,廢掉孟後,讓她居住瑤華宮。後來哲宗十分後悔,嘆道:“章 惇壞了我的名節。”章惇又與劉友端結成表裏,請求立劉賢妃為皇後。

當初,神宗采納王安石的建議,開邊熙河,謀取靈、夏二州,十多年興兵不止。等到聽說永樂之敗,神宗當廷慟哭,隨後得病,所以元..大臣推測他的本意,就是專門致力於懷柔外國。西夏請求還故地,宋國把那些不重要的城寨還給他們。章 惇認為縮國棄地,罪在帥臣,於是采用騷擾敵人阻撓他們耕種的說法,擅開邊隙,不給夏人歲賜,進占汝遮等城,陜西各路有五十多個地方開戰,宋損兵折將,又丟棄青唐,死傷無數。章 惇知道天下人怨恨自己,想堵塞天下人的議論,請皇上下詔在各地探察百姓有妄言者按律論罪。他還立下賞格,告密之風日益興盛。有個酒醉胡說的人,皇上下詔免去死罪,章 惇竟按律殺死了他。章惇用刑更加苛峻,但不能阻止人們的議論。

哲宗去世,皇太後商議立皇上的事,章 惇厲聲說:“按禮律而言,應立哲宗的同母弟簡王。”皇太後說:“我沒兒子,各王都是神宗的庶子。”章惇又說“:按年紀應立申王。”皇太後說:“申王有病,不能立。”章 惇還想說話,知樞密院事曾布呵斥他說:“章惇,聽太後安排。”皇太後決定立端王,就是徽宗。章惇升為特進,被封為申國公。

章惇為山陵使,靈車陷在泥水坑中,過了壹宿才走出來。言官彈劾他不恭,他被罷職,任越州知州,不久被貶為武昌軍節度副使,潭州安置。右正言任伯雨彈劾他想追廢宣仁後,他又被貶為雷州司戶參軍。當初,蘇轍被貶到雷州,不許他占官舍,他就租百姓的房子,章 惇又認為是強奪民居,讓州官追究處治,因租約很明白,才停止。此時,章惇也想租用這個百姓的房子,這個人說:“先前蘇公來住這兒,因為章丞相我差點破家,現在不能出租了。”章惇被轉到睦州,去世。

章惇的才識超人,窮兇極惡,不肯把官爵給自己的親信,他的四個兒子接連考中進士,只有四兒子章援曾任校書郎,其余的都隨著進士名冊被選任為州縣官,始終沒有顯貴的。

章惇的妻子張氏很賢慧,章惇任宰相時,張氏病重將死,囑咐他說“:妳做宰相,千萬別做報復的事。”祭祀完張氏,喪期滿後,章 惇對陳馞說:“不能忍受喪妻的痛苦,怎麽辦?”陳馞說:“與其悲傷無益,不如記住她臨死前的話。”章惇無以回答。

政和中期,追贈章 惇為觀文殿大學士。紹興五年(1135),高宗看任伯雨的奏疏,下手詔說:“章惇詆毀宣仁後,想追廢她為平民,全賴哲宗不答應他的請求,假使他的話施行,能不累及泰陵嗎?貶章 惇為昭化軍節度副使,子孫不許在朝中為官。”詔書頒布後,舉國稱快,只有他家還做了《辯誣論》,被見到的人譏笑。

1、原文出處

節選自《宋史》卷四百七十壹 列傳第二百三十 奸臣壹蔡確(吳處厚?附)邢恕呂惠卿章惇曾布安惇

章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人,父俞徙蘇州。起家至職方郎中,致仕,用惇貴,累官銀青光祿大夫,年八十九卒。

惇豪俊,博學善文。進士登名,恥出侄衡下,委敕而出。再舉甲科,調商洛令。與蘇軾遊南山,抵仙遊潭,潭下臨絕壁萬仞,橫木其上,惇揖軾書壁,軾懼不敢書。惇平步過之,垂索挽樹,攝衣而下,以漆墨濡筆大書石壁曰:"蘇軾、章惇來。"既還,神彩不動,軾拊其背曰:"君他日必能殺人。"惇曰:"何也?"軾曰:"能自判命者,能殺人也。"惇大笑。召試館職,王陶劾罷之。

熙寧初,王安石秉政,悅其才,用為編修三司條例官,加集賢校理、中書檢正。時經制南、北江群蠻,命為湖南、北察訪使。提點刑獄趙鼎言,峽州群蠻苦其酋剝刻,謀內附,辰州布衣張翹亦言南、北江群蠻歸化朝廷,遂以事屬惇。惇募流人李資、張竑等往招之,資、竑淫於夷婦,為酋所殺,遂致攻討,由是兩江扇動。神宗疑其擾命,安石戒惇勿輕動,惇竟以三路兵平懿、洽、鼎州。以蠻方據潭之梅山,遂乘勢而南。轉運副使蔡燁言是役不可亟成,神宗以為然,專委於燁,安石主惇,爭之不已。既而燁得蠻地,安石恨燁沮惇,乃薄其賞,進惇修起居註,以是兵久不決。

召惇還,擢知制誥、直學士院、判軍器監。三司火,神宗禦樓觀之,惇部役兵奔救,過樓下,神宗問知為惇,明日命為三司使。呂惠卿去位,鄧綰論惇同惡,出知湖州,徙杭州。入為翰林學士。元豐三年,拜參知政事。朱服為禦史,惇密使客達意於服,為服所白。惇父冒占民沈立田,立遮訴惇,惇系之開封。坐二罪,罷知蔡州,又歷陳、定二州。五年,召拜門下侍郎。豐稷奏曰:"官府肇新而惇首用,非稽古建官意。"稷坐左遷。諫官趙彥若又疏惇無行,不報。

哲宗即位,知樞密院事。宣仁後聽政,惇與蔡確矯唱定策功。確罷,惇不自安,乃駁司馬光所更役法,累數千言。其略曰:"如保甲、保馬壹日不罷,有壹日害。若役法則熙寧之初遽改免役,後遂有弊。今復為差役,當議論盡善,然後行之,不宜遽改,以貽後悔。"呂公著曰:"惇所論固有可取,然專意求勝,不顧朝廷大體。"光議既行,暴憤恚爭辨簾前,其語甚悖。宣仁後怒,劉摯、蘇轍、王覿、朱光庭、王巖叟、孫升交章擊之,黜知汝州。七八年間,數為言者彈治。

哲宗親政,有復熙寧、元豐之意,首起惇為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於是專以"紹述"為國是,凡元祐所革壹切復之。引蔡卞、林希、黃履、來之邵、張商英、周秩、翟思、上官均居要地,任言責,協謀朋奸,報復仇怨,小大之臣,無壹得免,死者禍及其孥。甚至詆宣仁後,謂元祐之初,老奸擅國。又請發司馬光、呂公著冢,斫其棺。哲宗不聽,惇意不愜,請編類元祐諸臣章疏,識者知禍之未弭也。遂治劉安世、範祖禹諫禁中雇乳媼事,又以文及甫誣語書導蔡渭,使告劉摯、梁燾有逆謀,起同文館獄,命蔡京、安惇、蹇序辰窮治,欲覆諸人家。又議遣呂升卿、董必察訪嶺南,將盡殺流人。哲宗曰:"朕遵祖宗遺制,未嘗殺戮大臣,其釋勿治。"然重得罪者千余人,或至三四謫徙,天下冤之。

惇用邢恕為禦史中丞,恕以北齊婁太後宮名宣訓,嘗廢孫少主立子常山王演,托司馬光語範祖禹曰:"方今主少國疑,宣訓事猶可慮。"又誘高士京上書,言父遵裕臨死屏左右謂士京曰:"神宗彌留之際,王珪遣高士充來問曰:'不知皇太後欲立誰?'我叱士充去之。"皆欲誣宣仁後,以此實之。惇遂追貶司馬光、王珪,贈遵裕奉國軍留後。結中官郝隨為助,欲追廢宣仁後,自皇太後、太妃皆力爭之。哲宗感悟,焚其奏,隨覘知之,密語惇與蔡卞。明日惇、卞再言,哲宗怒曰:"卿等不欲朕入英宗廟乎?"惇、卞乃已。

惇又以皇後孟氏,元祐中宣仁後所立,迎合郝隨,勸哲宗起掖庭秘獄,托以左道,廢居瑤華宮。其後哲宗頗悔,乃嘆曰:"章惇壞我名節。"惇又結劉友端相表裏,請建劉賢妃於中宮。

初,神宗用王安石之言,開熙、河,謀靈、夏,師行十余年不息。迨聞永樂之敗,神宗當寧慟哭,循致不豫,故元祐宰輔推本其意,專務懷柔外國。西夏請故地,以非要害城砦還之。惇以為蹙國棄地,罪其帥臣,遂用淺攻撓耕之說,肆開邊隙,絕夏人歲賜,進築汝遮等城,陜西諸道興役五十余所,敗軍覆將,復棄青唐,死傷不可計。知天下怨己,欲塞其議,請詔中外察民妄語者論如律。優立賞邏,告訐之風浸盛。民有被酒狂訛者,詔貸其死,惇竟論殺之。用刑愈峻,然不能遏也。

哲宗崩,皇太後議所立,惇厲聲曰:"以禮律言之,母弟簡王當立。"皇太後曰:"老身無子,諸王皆是神宗庶子。"惇復曰:"以長則申王當立。"皇太後曰:"申王病,不可立。"惇尚欲言,知樞密院事曾布叱之曰:"章惇,聽太後處分。"皇太後決策立端王,是為徽宗,遷惇特進,封申國公。

為山陵使,靈轝陷澤中,逾宿而行。言者劾其不恭,罷知越州,尋貶武昌軍節度副使、潭州安置。右正言任伯雨論其欲追廢宣仁後,又貶雷州司戶參軍。初,蘇轍謫雷州,不許占官舍,遂僦民屋,惇又以為強奪民居,下州追民究治,以僦券甚明,乃已。至是,惇問舍於是民,民曰:"前蘇公來,為章丞相幾破我家,今不可也。"徙睦州,卒。

惇敏識加人數等,窮兇稔惡,不肯以官爵私所親,四子連登科,獨季子援嘗為校書郎,余皆隨牒東銓仕州縣,訖無顯者。

妻張氏甚賢,惇之入相也,張病且死,屬之曰:"君作相,幸勿報怨。"既祥,惇語陳瓘曰:"悼亡不堪,奈何?"瓘曰:"與其悲傷無益,曷若念其臨絕之言。"惇無以對。

政和中,追贈觀文殿大學士。紹興五年,高宗閱任伯雨章疏,手詔曰:"惇詆誣宣仁後,欲追廢為庶人,賴哲宗不從其請,使其言施用,豈不上累泰陵?貶昭化軍節度副使,子孫不得仕於朝。"詔下,海內稱快,獨其家猶為《辨誣論》,見者哂之。

2、人物簡介

章惇(1035年—1105年),字子厚,號大滌翁,漢族,浦城(今屬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人。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銀青光祿大夫章俞之子。

章惇出身世族,博學善文,相貌俊美,高傲自負。嘉祐二年(1057年),章惇進士及第,在地方任職政績顯著。他經略南北江,平定湖北等地,大規模開發湖南,設立州縣,開拓西南,統壹內地割據勢力,對江南的發展做出了壹定貢獻。後參與熙寧變法。舊黨掌權後,章惇因反對廢除新法,被貶知汝州。元祐八年(1093年),章惇拜相,執政時嚴刑峻法、控制言論。在政治上貶斥舊黨,流放諸臣,又在地方上設置晉寧軍與隴右節度軍;法令上恢復舊法,加以完善;文化上廢除詩賦,代以二經;軍事上征服西夏,攻滅唃廝啰;外交上簽訂元符和議、招降吐蕃諸部;水利上治理黃河,溝通水系;吏治上改革官制,罷免非治科、進士、上舍生而仕官之人。

崇寧四年(1105年),章惇去世,年七十。累贈觀文殿大學士,太師,魏國公。葬於長興。紹興五年(1135年),追貶昭化軍節度副使。

章惇是北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其壹生的所作所為對北宋造成深遠影響,強硬態度導致遼軍南下,幾乎引發宋遼戰爭。聯合於闐並命章楶、王湣出兵西夏、吐蕃,收復失地,開疆拓土,驅逐西夏人並以沙漠為界,為北宋取得對西夏戰爭的優勢奠定了壹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