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修族譜怎麽選擇紙張以避免蟲蛀和發黴
在古代,家譜在編修時,通常會采用宣紙印刷來保證家譜的保存年限,然後再進行壹系列的保存方式。家譜的保存,壹般有二大要素:完整、安全。在不少情況下為了重視對原本的保護,有時候我們還需要把家譜來制作壹個副本。其實大多數族譜經歷幾代的風風雨雨,存儲下來的不是有殘缺的,就是紙張發黃、字跡看不清的。族譜的編修,需要很長壹段時間,壹般要經過資料收集、發凡起例(擬定編寫體例)、內容編輯、印刷出版等流程。所以,在修族譜前應該怎麽存儲才能更好的傳承給後代呢?
首先修譜用紙要多講究
在以前修族譜用紙壹般選用宣紙。宣紙在中國有上千年的歷史,易於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宣紙還有輕和薄的特點,也正因為其薄的特點,不能雙面印刷字跡,在做裝訂的時候采用蝴蝶裝訂,看上去及有古韻。宣紙還有壹個最大特點是遇水後,墨跡不褪不變。這也是宣紙深受人們最為難舍的優點,當然,這個遇水不褪色是指短時間遇水後立即幹燥是沒有問題,比如宣紙作品濕水後,可用電熨鬥熨平,對紙質無影響。
存放
? 存放要避免日光直射。日光中紫外線會造成紙張發黃變脆。而書架可放置衛生球、樟腦丸等對人體無害的防蟲藥物。其此外做好防潮防高溫。高溫高濕會造成紙張的老化,潮濕還能造成圖書的黴爛和起蟲,族譜要放在幹燥通風處。而樟木盒壹般具有防潮防蟲的作用,族譜放入其中,長時間不會蟲蛀,有助於族譜的保存。
掃描成電子族譜
不管是宣紙還是樟木盒,就是比較昂貴的材質,對於編修成族譜會廢比較大的成本。而作為現代人來說,手機電腦不離身,更有利於電子族譜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