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為什麽壹直打壓支付寶和余額寶
支付寶主要影響中國人民銀行屬下中國銀聯的跨行資金劃轉的生意,因為有壹部分的支付寶跨行劃轉業務由支付寶與各家銀行簽不同的雙邊協議進行清算,遊離在中國銀聯清算系統之外,所以中國銀聯賺不到錢。而商業銀行對這個事是不太喜歡,但也無可奈何的,這個支付寶也已經存在了好幾年,連同其它的支付平臺系統,都已經壯大發展了,銀行是反對不了的了。
余額寶是支付寶與壹家以前名不見經傳的天弘基金公司合作的保本類投資基金衍生產品,支付寶只負責吸納資金、辦理收付清算,天弘基金公司負責投資理財,除了收益率較高、相對安全的債券類投資品,這麽大的資金量,都是從銀行系統活期、定期儲蓄存款抽取過來的,天弘基金公司壹夜之間突然成了這壹大批銀行體系的“叛徒資金”的代理人,代表這些資金的受益人,與各家銀行分別談判,談的是協議存款,是金融機構之間的壹種自主定價、以市場價格為導向的“高息存款”,天弘基金公司談的協議存款利率越高,對余額寶用戶(投資人)越有利,所以在前期市場資金面比較緊張、余額寶進壹步催化了銀行體系存款資金面緊張的情況下,天弘基金公司坐擁資金生殺大權,能取得較高的協議存款利率水平,既擦亮了余額寶招牌、天弘基金公司和支付寶又各有分成,銀行也能以較高成本使壹部分存款資金回流到銀行、甚至原來存款流失較小的銀行還能因此增加存款,可以說是壹時之間達到“***贏”。但這個“***贏”的基礎,是以銀行措手不及、被割肉為基礎的。等銀行、尤其是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緩過神來,它就會回頭想起余額寶和天弘基金公司的種種不是,恨得牙癢癢,在央行壯膽之下,大銀行就可以在北京、甚至博鰲各種高端“智庫”聚會場合,對余額寶現象進行圍攻了。行長們在痛罵余額寶的時候會冠冕堂皇地說損失的收益始終會體現在發放出去貸款的利率上,余額寶高收益、然後銀行忍痛買這個余額寶的協議存款資金、然後再加些手續費放貸出去,就是行長們的邏輯,說的是高來高去、美其名曰余額寶損害的是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其實是行長們想拉攏、依靠廣大人民群眾來反余額寶。其實余額寶沒有革了銀行的命,只是使銀行產生了陣痛,損失了壹些存貸差收益。但長久下去,銀行確實應該擔心,擔心的就是余額寶等各種寶們,在中國利率市場還沒成熟的時候,迅速催化了壹種倒逼出來的利率市場化改革的現狀,長此下去,銀行賺錢越發艱難矣。話說回來,以前銀行賺錢確實太容易了,內行人才知道,經營管理失敗的成本太低了,收入分配級差太大了,銀行每年大幅度增長的收入,沒有多少真正落實到普通員工加薪的,反之,這3年來,很多地方的大銀行機構的普通員工,反而是逐步減薪的。是時候該有壹股力量倒逼即將死於安樂的內資銀行痛下決心追隨利率市場化了。
上面好像發了很多牢騷。簡單概況壹下。支付寶引起了中國銀聯的長痛,余額寶引起了各內資銀行的陣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