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基金員工年薪
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4月9日,是經中國證監會批準成立的全國性基金管理公司之壹。
華夏基金定位於綜合性、全能化的資產管理公司,服務範圍覆蓋多個資產類別、行業和地區,構建了以公募基金和機構業務為核心,涵蓋華夏香港、華夏資本、華夏財富的多元化資產管理平臺。公司以專業、嚴謹的投資研究為基礎,為投資人提供投資理財產品和服務。2020年1月4日,獲得2020《財經》長青獎“可持續發展貢獻獎”。
2021年11月,拿到首批北交所主題基金批文,飲得“頭啖湯”。
公司沿革:
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基字[1998]16號文批準,由華夏證券有限公司、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科技國際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三家空金融機構聯合發起成立。
1998年4月9日,經過中國證監會證監基金字[1998]16號文的批準,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註冊資本7000萬元,由華夏證券有限公司、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和中國科技國際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同發起設立。是首批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全國性基金管理公司之壹。
2000年1月19日,公司註冊資本由7000萬元增加至13800萬元。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出資35.725%) 、西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出資35.725%) 、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出資25%)和中國科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出資3.55%)。
2001年與“施羅德—寶源投資管理(香港)公司”合作。
2003年6月,全國社保基金正式開始將資金委托給華夏基金管理公司進行投資管理。
2003年9月,公司現有股東變更為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出資35.725%)、西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出資35.725%)、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出資25%)和中國科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出資3.55%)。
經2006年7月3日證監基金字[2006]127號批準,股權變更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40.725%、西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35.725%、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中國科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3.55%。
2007年8月,股權變更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比例60.725%)、西南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出資比例35.725%)和中國科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出資比例3.55%)。
2007年12月股東變更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比例為100%。根據《關於核準中信經典配置證券投資基金等四只基金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決議的批復》(證監許可[2009]1號)。
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吸收合並中信基金管理公司,中信經典配置證券投資基金、中信穩定雙利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中信現金優勢貨幣市場基金、中信紅利精選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管理人更換為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011 年,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轉讓華夏基金 51%股權。
2011年5月25日,中信證券公告稱,擬通過掛牌方式轉讓所持華夏基金51%的股權。該股權轉讓已獲得國資管理部門核準,首次掛牌價格將不低於評估值75.63億元。轉讓後,中信對華夏的持股比例將降至49%,從而符合監管部門的相關要求。
2011年6月華夏基金公告大範圍贖回此前自購的基金,涉及旗下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以及QDII等多個基金品種,***計約2億份,市值達2.69億元。
2011年 11 月 8 日,掛牌工作結束,確定了南方工業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山東省農村經濟開發投資公司、POWER CORPORATION OF CANADA、山東海豐國際航運集團有限公司及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 5家股權意向受讓方。
2011 年 12 月 15 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核準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變更股權及修改章程的批復》(證監許可[2011]2014 號),核準公司將所持華夏基金 51%的股權轉讓給上述 5 家股權意向受讓方。本次股權轉讓的工商變更手續已於 2011 年 12 月 21 日完成,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華夏基金的股權比例已由100%下降至 49%。股權轉讓完成後,華夏基金的股權結構如下:
本次股權轉讓的交割日為 2011 年 12 月 31 日,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再將華夏基金納入財務報表合並範圍(現未知華夏基金公司的具體並表單位)。
報告期內,本次股權轉讓價款 83.44 億元。
2021年11月,拿到首批北交所主題基金批文,飲得“頭啖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