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尼莫克的產品特點
梅賽德斯·奔馳的汽車發展具有116年歷史的傳統。奔馳開發越野車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中期,此後誕生了全世界聞名的烏尼莫克。
問世之初,最引人註目的是在1945年11月,當烏尼莫克還是圖紙的時候,就收到美國軍方的訂單。美軍敏銳地覺察到烏尼莫克高超的越野能力在軍事方面的用途,這份訂單開始了烏尼莫克在未來幾十年成為各國軍隊提高作戰機動性和越野能力首選軍車的歷史。如今該車現已被廣泛裝備於北約、非洲及南美等83個國家的軍隊。
烏尼莫克在設計上強過任何壹輛軍車或拖拉機,分動箱前後有多個機具功力取力口(PTO)輸出位,以方便配合農用機械和絞盤的使用。由於采用了portal gear的技術,使得輪軸和傳動軸的位置要高於輪胎中心,因此烏尼莫克擁有比壹般高機動多用途輪式車(HMMWV)更高的離地距離。烏尼莫克還使用了柔性車架,車輪在垂直方向上有較大的活動空間,這樣當車輛在異常崎嶇的地形甚至是壹米高的石頭上行駛時仍能保持較為舒適的駕駛狀態。帶有頂蓬的駕駛室,包皮的座位,龍門式車軸帶有彈簧和減震裝置,前後輪驅動並附有前後百分之百起作用的差速器鎖,前輪有剎車裝置,車前、二車軸間,車的兩側及車後部都有安裝各種附加器械的可能性,同時帶有相應的傳動裝置,比如在各個部位都裝有傳動軸,同時車廂板能承受壹噸的負荷能力。
第壹批的烏尼莫克是以農用市場為開發對象,所以車速很低僅比拖拉機快壹點,公路時速約60km/h。其車鬥也十分小,但可以拖大平板車,可以把農作物運出市場達到壹車兩用的目的。它很快成為林業和葡萄種植業中不可缺少的幫助者,在地區性冬天道路養護,消防救火,救災抗災以及建築業,烏尼莫克同樣必不可少,可以說烏尼莫克很快在各個領域成為運輸車和工作機械。
1951年,戴姆勒·奔馳公司還推出了第二代烏尼莫克車型,新車主要市場除了農用以外,目標還有軍隊,當中以404最為人知。這是德軍在50年代的標準4×4越野車,新車軸距加長至2.9m,前後輪距加至1.63m,全長為4.925m、寬2.14m、高2.63m。該車同樣保留了T型大梁,前後硬軸加彈簧圈懸掛,全密封驅動系統,前後差速鎖。車身自重2.8噸,拖2.8噸,公路最高時速約95km/h。它的越野性能比當時美國生產的道奇4×4小卡車還優越的多,從此成為不少國家的軍車,即使以今天的眼光看,第二代的烏尼莫克也遠比我國的軍用卡車先進。
在以後的發展中,烏尼莫克從18千瓦開始向大馬力方向發展。逐漸建立起它龐大的烏尼莫克家庭,有三大系列,二種輪跑,各種牽引頭,35個品種,功率範圍從40千瓦(146馬力)到177千瓦(240馬力),車速從80公裏/小時到100公裏/小時。
烏尼莫克作為全能的高負荷牽引車和工作機械,毫無疑問在今天只要配上各種器械它就能滿足各種工作要求。前後24檔使它在公路也能高速行駛,實實在在的四輪驅動,保證它在艱難地形下保持極高牽引力,從而保證它的最高牽引運輸能力。在英國和歐洲,會看見不少民用烏尼莫克在公路、農地和工地工作,包括用升降臺修理路牌,修剪樹木,維修街燈,耕種(配上前後機具功力取力口配合農用機械)等。在工地,它可以配上推土機、挖土轉臺、吊機,或拖動壹個20輪大平板車運送30噸推土機或挖土機。另外火車維修中心也用了不少。在香港、日本,烏尼莫克裝上了壹套活動式可升降鐵輪,可以在火車軌上走動,把鐵輪升起,便可以在馬路行走。在世界的許多地方,它甚至常被用作6×6和8×8坦克運載車拖頭。
無論在冰天雪地的安塔克蒂斯還是在潮濕炎熱的熱帶地區,無論穿越撒哈拉沙漠,或在熱帶、亞熱帶地區考察,無論在露天采礦還是在中國塔克拉瑪幹沙漠鉆探石油、天然氣,烏尼莫克作為在驚險情況或安裝條件極其苛求情況下的忠實夥伴已贏得了很好的聲譽。烏尼莫克作為聯邦軍隊的同齡人,它是這支軍隊美好記憶的忠實記錄,在農業和林業烏尼莫克帶來了經濟型聯合收割機,省時,惜土的工作程序。在建築工地,消防救火或救災抗災中人們總是把它使用在艱難地形。在鐵路軌道的整理養護中,烏尼莫克作為公路,鐵路雙用車。只要配上異軌輪,就可以同樣使用在鐵軌上並牽引600噸貨物。烏尼莫克強大的合作夥伴-各種附加設備生產廠家壹直致力於開發最佳的新產品來適合各種不同的市場情況,用於維護保養城市地區的基本設施,從而達到省錢的目的。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隨著時代與汽車技術的發展,烏尼莫克車型系列成為奔馳系列汽車的壹顆巨星廣泛應用商用與軍用領域,目前已有近40萬輛烏尼莫克銷往世界各地,遍布160多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