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章太炎簡介

章太炎簡介

章太炎於1869年1月12日出生於浙江杭州府余杭縣東鄉倉前鎮壹個末落的書香門第。初名學乘,後改名炳麟,字枚叔,號太炎。早年又號“膏蘭室主人”、“劉子駿私淑弟子”等。幼受祖父及外祖的民族主義熏陶,通過閱讀《東華錄》、《揚州十日記》等書,不滿於滿清的異族統治,奠定了貫穿其壹生的華夷觀念,並在後來與《春秋》的夷狄觀以及西方的現代民族主義觀點相結合,形成具有其個人特色的民族主義觀。因反清意識濃厚,慕顧絳(顧炎武)的為人行事而改名為絳,號太炎。世人常稱之為“太炎先生”。

1891年(光緒十七年),章太炎入杭州詁經精舍,師從俞樾、譚獻等,關註經、子之學,初步確立對“今古文”界線的認識,此後幾年陸續完成《膏蘭室劄記》、《春秋左傳讀》等。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後,章太炎曾為強學會捐款,與康有為、梁啟超通信。

1897年任《時務報》撰述,因參加維新運動被通緝,流亡日本。1900年剪辮發,立誌革命。1903年因發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並為鄒容《革命軍》作序,觸怒清廷,被捕入獄。1904年與蔡元培等合作,發起光復會。1906年出獄後,孫中山迎其至日本,

章太炎(7張)

參加同盟會,主編同盟會機關報《民報》,與改良派展開論戰。1911年上海光復後回國,主編《大***和日報》,並任孫中山總統府樞密顧問。曾參加張謇統壹黨,散布“革命軍興,革命黨消”言論。1913年宋教仁被刺後參加討袁,為袁禁錮,袁死後被釋放。1917年脫離孫中山改組的國民黨,在蘇州設章氏國學講習會,以講學為業。1935年在蘇州主持章氏國學講習會,主編《制言》雜誌。晚年憤日本侵略中國,曾贊助抗日救亡運動。

早年接受西方近代機械唯物主義和生物進化論,在他的著作中闡述了西方哲學、社會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新思想、新內容,主要表現在《訄書》中,認為“精氣為物”“其智慮非氣”;宣稱“若夫天與上帝,則未嘗有矣”,否定天命論說教。其思想又受佛教唯識宗和西方近代主觀唯心主義影響。隨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思想上漸趨頹唐。

魯迅筆下的章太炎先生,首先是壹個革命者,其次才是壹個大學問家。他張揚國粹,卻堅決而激烈地反抗權威和反抗壹切束縛。他的確是壹個道德主義者,強調道德的力量,卻反對社會對個人的壓抑,主張個性的絕對自由。

在文學、歷史學、語言學等方面,均有成就。宣揚革命的詩文,影響很大,但文字古奧難解。所著《新方言》《文始》《小學答問》,上探語源,下明流變,頗多創獲。關於儒學的著作有:《儒術新論》《訂孔》等。

壹生著作頗多,約有400余萬字。著述除刊入《章氏叢書》《續編》外,遺稿又刊入《章氏叢書三編》。

章太炎

章氏叢書

是同盟會和辛亥革命的重要領袖之壹。他與孫文既有過並肩奮戰的歲月,也有過激烈爭辯乃至分道揚鑣的日子。孫文逝世,章太炎肯定“天生我公,為世鈴鐸……余豈好郵,好是諤諤。”既承認孫文首倡革命之功,又坦言彼此的分歧,是有話直說的諍友。孫文生前,他筆下已壹再出現如下的字眼:“中山計劃短淺,往往自敗”,“中山天性褊狹”, “中山為人鹵莽輕聽”,“中山名為首領,專忌人才,此仆輩所以事事與之相左也。”

章太炎先生是二十世紀民主主義革命先鋒,是著名的經學大師,同時他還是成就卓著的中醫文獻學家,尤其對《傷寒論》文獻之研究,至今鮮有出其右者。太炎先生於仲景裏藉職官、《傷寒》版本流傳、梁阮孝緒《七錄》所載《辨傷寒》十卷與六朝本《傷寒論》、隋本《傷寒論》之傳承關系、《張仲景方》十五卷與《金匱玉函經》八卷、《傷寒論》十卷之關系、北宋校正醫書局校定《傷寒論》所據底本乃至《傷寒論》在臨床辨證上之運用與藥味加減與療效之關系等等,皆有精湛論述。先生辨證,每多精思妙見,著有《章太炎先生論傷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