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自冉冉
賞析詩句,首先指出詩句運用的表現手法,然後結合詩句具體內容分析詩句是如何運用該表現手法的,最後指出詩句運用該表現手法有什麽表達效果,或者抒發了什麽情感。本題要求賞析詩歌的第二句“微香冉冉淚涓涓”,本句意思是野菊的微香四處飄散,花上的秋露似淚珠點點。這裏將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淚水,是運用比喻修辭手法。詩句中連用了兩個疊詞“冉冉”“涓涓”,運用這兩個疊詞寫出由於環境惡劣。本來花氣襲人的野菊只能散發出細細的微香,所以它難免要清淚涓涓,不斷灑落,疊詞的運用從外在環境寫到野菊的內在心境,刻畫細致入微,同時節律優美,音韻和諧。本詩是詩人李商隱自桂幕歸京後,暫代京兆府某曹參軍。京兆府掾曹位卑職微,此期生活相當困窘。詩人借詠菊表達對自身命運的感喟,他欣賞菊花的高潔,以菊自比,但表述更多的卻是孤芳自賞的寂寞,以及想要擺脫這壹處境卻無能為力的壓抑無奈。所以此處“微香”既指花香,也暗指自己保有的高尚品格、美好才情;“淚”既指露珠,也暗指自己身世悲苦。含蓄形象。此句緊承上句的野菊所處的環境:它的北面是苦竹園,而且還有椒塢在旁。竹的味道那麽苦,椒的味道又那麽辣,苦、辣之味包裹著菊花。托根在這樣的辛苦之地。它的處境多麽艱辛啊。由於環境惡劣。本來花氣襲人的野菊只能散發出細細的微香,所以它難免要清淚涓涓。不斷灑落了。同時,野菊的辛苦遭逢還不僅僅是境遇不好。它又生不逢時:它生於蕭颯衰敗的寒秋,蓓蕾壹開,便受風刀霜劍的摧殘,實在太不幸了。緊接著下文揭示了野菊的心境,所以此句在結構上具有承上啟下,將上句透露的處境和下文揭示的心境聯系起來。還有本句“微香冉冉淚涓涓”寫出了處於艱難的生存環境,只能發出細細的香味,內心悲苦,清淚涓涓,奠定全詩悲的感情基調,為後文的“悲”“忍”“不取”等情感作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