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的詳細介紹
日月潭的詳細介紹:
日月潭位於臺灣省阿裏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舊稱水沙連、龍湖、水社大湖、珠潭、雙潭,亦名水裏社。
日月潭湖面海拔748米,常態面積為7.93㎞?(滿水位時10㎞?),最大水深27米,湖周長約37千米,是臺灣外來種生物最多的淡水湖泊之壹。它以光華島為界,北半湖形狀如圓日,南半湖形狀如彎月。
日月潭景色優美,“雙潭秋月”為臺灣八景之壹。日月潭也是臺灣原住民邵族的居住地,生活在潭水四周的族人稱其為“水社海”。由於過去平埔族稱居住於山裏的原住民為“沙連”,而內山以日月潭壹區為最大的積水盆地,故日月潭舊稱又為水沙連,此外,尚有“水社大湖”、“龍湖”、“珠潭”、“雙潭”等名稱。
擴展資料:
日月潭擁有全臺灣最復雜的水力發電系統,主要由臺灣電力公司大觀發電廠與明潭發電廠管理使用。日月潭的水源來自於濁水溪上遊的與濁水溪支流栗棲溪,由武界壩引濁水溪的溪水,以及栗棲壩所引栗棲溪溪水,經由武界隧道與新武界隧道兩座引水隧道,註入日月潭。
2000年1月,交通部觀光局設立日月潭國家風景區,其範圍除原有日月潭特定區外,北面擴大至魚池鄉,東至水社大山,西至集集大山,南至水裏蛇窯。2016年3月,與日本靜岡縣濱名湖締結為姐妹湖。為濁水溪上遊支流匯集。
在生態保育觀念尚未成熟前,許多宗教團體買了很多種外來魚,來日月潭進行放生活動,殊不知外來物種非常容易傷害原生物種的生態,而最嚴重的是玻璃魚。早年當地漁民所打撈上來的魚貨以奇力魚(kiluat)為主,而今魚貨中玻璃魚占了70%以上。
玻璃魚在日月潭裏幾乎沒有天敵,其主食是奇力魚的卵,所以奇力魚的繁殖出現很大的危害。漁民曾嘗試炸玻璃魚來食用,因為全身都是骨頭刺,魚肉非常少,僅適於作水族箱內的觀賞魚。目前專家正研擬如何降低玻璃魚的族群的方法。
百度百科——日月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