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受國家保護的文物

受國家保護的文物

受國家保護的文物:後母戊鼎,曾侯乙編鐘,銅奔馬,秦銅車馬,劉勝金縷玉衣等。

1、後母戊鼎

後母戊鼎,又稱司母戊鼎,是商朝後期青銅器鑄品。是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後母戊鼎因鼎腹內壁上鑄有“後母戊”三字得名,是商王祭祀母親的青銅重器。

2、曾侯乙編鐘

曾侯乙編鐘是戰國早期曾國國君的壹套大型禮樂重器,全套編鐘***六十五件,是件雄偉瑰麗的文物。被譽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跡”,也是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戰國曾侯乙編鐘的出土改寫了世界音樂史,是中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壹套編鐘,代表了中國先秦禮樂文明與青銅器鑄造技術的最高成就。

3、銅奔馬

銅奔馬就是“馬踏飛燕”,是東漢青銅藝術的精品之作,馬腿內夾有鐵芯以增強支撐力和強度,鑄造工藝在當時非常先進,是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馬踏飛燕定格了天馬淩空、騰越飛鳥的神駿形象。

4、秦銅車馬

秦銅車馬秦朝青銅器,是中國考古史上出土的體型最大、結構最復雜、系駕關系最完整古代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現收藏於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是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秦銅車馬壹組兩乘,是秦始皇出巡乘輿,結構復雜,細節表現清晰、逼真,冶金鑄造技術高超,是青銅器發展和青銅文化積累的結果,是青銅文化的集大成者。

5、劉勝金縷玉衣

劉勝金縷玉衣是西漢時期的古物,由金絲和玉片組成,是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保存最完整的金縷玉衣,是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收藏於河北博物院。金縷玉衣,在很多小說中都有提到,比較受人歡迎的《盜墓筆記》第壹部中就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