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什麽意思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什麽意思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意思是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孟子是在告誡梁惠王,用人形的陶勇陪葬都讓人深惡痛絕,更應該體諒百姓,實行仁政。

奴隸社會,中國古代商朝就盛行“人殉”,用活人陪葬,有錢有勢的用活人,無權無勢的奴隸或者平民就“束草為人”用草紮的人代替活人,周代之後推行仁政,改用陶俑。暴君秦始皇也用的是陶俑而不是活人。

而很多人誤解孔子覺得這是罵人的,其中宋代朱熹有註:“古之葬者,束草為人以為從衛,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則有面目機發,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惡其不仁,而言其必無後也。”意思是說原來孔子主張“束草為人”,而不贊成用俑,因為壹旦開了這個頭,就可能用活人來殉葬了。

孔子在《論語》裏面經常罵人的,比如“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罵季氏“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罵人的很多,但是沒有壹例是以“乎”結尾的,倒是帶有“乎”的句子有很多,比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反問句,表示的是肯定。

這就可以理解孔子說的那句“始作俑者,其無後乎?”表達的是對第壹個用陶俑陪葬這個做法之人的肯定。孔子認為這種改活人為陶俑做法是對的,那些用活人陪葬的才應該斷子絕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