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智力遊戲教案三篇
電話是我們經常會用到的通訊工具,在平時的遊戲中孩子們都非常願意玩打電話的遊戲,因此我設計了這節課,通過活動教孩子們壹些打電話的常識,教育孩子們平時打電話時要有禮貌,不亂打電話。
[活動目標]
1、和幼兒***同探討打電話的常識,教給幼兒打電話時的壹些禮貌用語。
2、教幼兒認識壹些常用的電話號碼,引導幼兒正確使用電話。
3、引導幼兒為小動物們設計電話號碼,互相交流電話號碼,通過電話增進與夥伴間的友誼。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紙杯制作的電話,卡紙,動物頭像、數字卡片、投影儀
[活動過程]
壹、請幼兒欣賞多媒體課件,導入課題:
演示多媒體課件《寶寶打電話》,幼兒看完後提問:
1、寶寶怎麽了?他為什麽把電話扔了?(因為他把電話*大老虎家了,被大老虎嚇到了)
2、寶寶想把電話打給誰?(他的好朋友)為什麽打給大老虎了?(因為他把號碼記錯了,打錯電話了)
小結:寶寶因為把號碼記錯了,結果被大老虎嚇到了,那麽我們平時在打電話的時候壹定要仔細,不能打錯電話。
二、與幼兒談話,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談談對電話的認識:
1、妳給誰打過電話?妳都知道誰的電話號碼?(幼兒根據已有經驗充分回答)妳有打錯電話的時候嗎?
2、還有壹些電話在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想起它們,比如說失火了,要打……(119),引導幼兒說出常用的壹些急救電話。像這樣的電話我們把它叫做“應急電話”。
小結:看來電話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方便。
3、請幼兒利用老師提供的工具為小動物們設計電話號碼:
教師的電話響,教師接電話,假裝聽不清,請壹位幼兒幫忙聽,出現話外音“我是森林動物之家,我們小動物要搬新家了,需要按裝電話,妳們能幫我們設計壹下電話號碼嗎?”
4、幼兒設計電話號碼,教師指導:
請幼兒重復剛才的電話內容,問幼兒願不願意幫助小動物?
幼兒同意後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卡紙,數字卡片和動物頭像,讓幼兒自主設計電話號碼。教師出示範例,引導幼兒可以按數的規律進行排列,例如:從大到小,從小到大,偶數、奇數排列等。
5、展示幼兒作品:
幼兒制作完成後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幼兒作品,重點介紹有規律排列的作品。
三、遊戲:打電話
1、拿出用紙杯制作的電話,請幼兒玩打電話的遊戲探討怎樣通話效果更好,引導幼兒使用禮貌用語。
2、小結:簡單小結剛才幼兒打電話的情請幼兒將不明白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將問題放進問題口袋,留到下節課解決。
篇二:猜壹猜
活動設計背景
中班幼兒對於口語表達能力,觀察力,理解能力都有了壹定提升,為此,選擇《猜壹猜》這節全語言整合更能展示出中班幼兒在各個方面比小班都有了更好的成長,設計環節中出現的用字說詞、用詞說句子都可以較好的展示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圖畫,通過各種遊戲認識目的字,激發幼兒識字的興趣。
2、在集體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合作意識。
3、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圖畫,通過各種遊戲認識目的字,激發幼兒識字的興趣。
活動難點:在集體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遊戲場景。
2、掛圖、大範例、自制教具、字卡、錄音機、磁帶、幼兒讀本。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
壹、開始部分:
1、師:寶貝們,老師帶妳們去郊遊,我們出發吧!(聽音樂)
2、(看幻燈片)師:瞧,大自然的景色多美啊!白白的雲,涓涓的水,美麗的花,茂盛的樹。讓我們壹起說聲:大自然,我愛妳。
二、進行部分:
1、師:聽,這是什麽聲音。幼:風聲。(老師用扇子扇風)
師:風孩子今天也要和我們壹起郊遊,它還給我帶來了壹份禮物,快坐下來看看吧。
2、師:提問:風孩子帶來了什麽?(壹幅畫)請小朋友仔細看,圖上都有什麽時候?
3、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字寶寶,用不同的方法和字寶寶打招呼,同時提問“樹,見到風會怎麽樣”說壹句話,然後出示相應的兒歌。
4、跟讀兩邊兒歌。請客人老師猜壹猜謎底是什麽。
5、師:字寶寶也要同我們來郊遊,快看看有誰。(出示目的字的幻燈)
6、和字玩捉迷藏。同時給字找朋友。
7、遊戲:送字寶寶回家。字寶寶和妳們玩捉迷藏的遊戲,快找找他們在哪?字寶寶的媽媽在到處找他們呢,我們壹起把他們送回家。先到老師這裏來看看字寶寶媽媽在哪裏,(聽音樂)老師帶著孩子們送字寶寶回家。
8、配課老師:寶貝們,我還有壹些字寶寶被老虎、獅子捉走了,妳們幫我救救他們吧。
9、師講遊戲規則,幼兒救字、送字。
三、結束部分
大自然中有花、有水、有雲、有樹,因為有了它們,我們的大自然才會變得更加美麗,現在讓我們聽著歡快的音樂壹起去看看幼兒園院子裏美麗的景色吧!
篇三:尋寶大行動
壹、遊戲目標
1.嘗試利用身邊的物品打撈塑料瓶,學習與同伴合作拼圖尋找禮物,從中培養或獨立或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2.願意用語言與同伴交流、分享打撈塑料瓶與合作尋找禮物的經驗。
3.體驗尋找禮物的樂趣。
二、遊戲準備
1.把若幹張關於藏寶地點的照片分成四份裝在塑料瓶裏,每張照片的背面顏色各不相同;把若幹包水果禮物用紅色的盒子裝好,分別放置在與圖紙相對應的地方。
2.準備壹個較大的模擬池塘場景,在其中遠近和高低不同地放置若幹個塑料瓶,每個塑料瓶上都用軟鉛絲穿壹個環,池塘四周放壹些雨傘、竹竿和小棍等物品。
3.壹個可以放若幹個塑料瓶的筐;磁性板、磁鐵若幹。
三、遊戲過程
1.引入活動。
(1)師:今天園長準備了許多禮物送給小朋友,不過這些用紅色盒子裝好的禮物只有愛動腦筋的小朋友才能拿得到。因為禮物被藏了起來,只有先拿到放在塑料瓶裏的藏寶圖,才能根據圖紙找到它們。可是,這些塑料瓶都掉進了小池塘,讓我們壹起去看壹看吧!
◆評析:既達到了交代活動內容的目的,也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與幼兒壹起觀察池塘場景,教師提問:塑料瓶都掉在哪裏了?怎麽樣才能又快又安全地從小池塘裏撈起塑料瓶呢?
◆評析:通過觀察,了解各個塑料瓶的不同位置;通過開放性提問,可以引發幼兒思索以下問題:哪個瓶易取、哪個瓶難取?用什麽方法能快速地取到?從而讓幼兒在心理上自然形成壹種選擇―壹我最想取哪壹個瓶,用什麽方法取,並為下壹個環節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2.取塑料瓶。
(1)師:小池塘四周有雨傘、竹竿、小棍等物品,想壹想,它們可以幫我們的忙嗎?比壹比,看誰能又快又安全地撈起壹個塑料瓶?
◆評析:通過引導,觀察周圍物品的不同,幼兒多角度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下壹個環節做好準備。
(2)幼兒取塑料瓶,教師引導幼兒利用最合適的材料及方法進行嘗試,並提醒幼兒東西用完後要放回原處。
◆評析:在取塑料瓶的過程中,能力不同的幼兒會選擇難度不同的塑料瓶進行打撈,當有的幼兒無法獨立打撈起來時,旁邊的幼兒會主動上前幫助。通過場景中塑料瓶擺放的不同位置,不僅培養了幼兒學習利用身邊的、周圍的材料來獨立地解決問題,更引發了幼兒主動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使不同能力的幼兒都有了成功的體驗。同時,提醒幼兒東西用完後放回原處,滲透了良好生活習慣的教育。
(3)集中幼兒,師幼***同分享:妳是怎麽撈到塑料瓶的?誰想出了不同的辦法?
◆評析:通過集中分享,不僅鍛煉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豐富了相應的動詞,同時也在與同伴的分享中進壹步體驗成功的喜悅。
3.合作找禮物。
(1)師:檢查手中的瓶子是否都已拿到:取出藏寶圖,看看禮物到底藏在哪裏。出示小筐,並提問:把塑料瓶放在箱子裏,以後我們還可以用來做其他的遊戲呢!
◆評析:通過檢查可以確保每個幼兒都能得到下壹個遊戲的機會,而小小的提示是為了讓幼兒明白廢舊材料的多種用途。
(2)師:藏寶圖裏還有壹個秘密,藏寶圖被分開了,只有找到四張反面是相同顏色的圖紙拼起來,才能知道禮物在哪裏。桌子上準備了磁性板、磁鐵,如果四個“好朋友”都找齊了,就可以到桌子上去拼壹拼,拼好後拿著完整的藏寶圖手拉手壹起去找禮物,我們來比壹比,哪壹組小朋友先找到禮物呢?
◆評析:這壹環節中,材料的充分準備,提高了幼兒成功拼合的幾率,為順利尋找到禮物奠定了基礎。
(3)幼兒尋找同伴,合作拼圖找禮物,教師引導幼兒按圖紙背面的顏色尋找好朋友,拼好後手拉手壹起尋找,壹起回活動室。
◆評析:每組幼兒都能手拉著手,認真、仔細地依照圖紙壹邊看壹邊找,這不僅培養了幼兒細致地觀察身邊事物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4)集中分享:妳們找到了什麽禮物?
◆評析:在與同伴的交流、分享中,不僅可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增加已有經驗,同時也可以進壹步體驗合作解決問題的成功與快樂。
4.延伸活動:分享禮物。
師:看看有多少禮物,想壹想,這些禮物四個人該怎麽分呢?
◆評析:在體驗成功與快樂的同時,滲透學會分享的教育。
四、遊戲反思
活動的主題“尋寶大行動”能依據幼兒生活中“打撈物品”“拼圖遊戲”“按圖示尋找某個地點”三個內容為主線,合理、有序地安排遊戲活動的進程,培養幼兒獨立、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學會如何生活、如何生存”,這充分體現了選材源於生活又回歸生活的原則。
活動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幼兒的興趣、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通過創設壹系列有趣的“池塘撈寶瓶”“四支拼寶圖”“齊心尋禮物”等遊戲情境激發幼兒持續探索的*,通過設置打撈難度不同的塑料瓶,提供長度、輕重、形狀不同的生活物品及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主動根據自己的能力有選擇性地進行操作、探索,使他們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限度地調動每個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不再是活動進行的指揮者,而是活動的積極支持者、參與者。教師的作用是在與幼兒***同活動的過程中,以夥伴的方式引導他們活動,以支持者的方式給幼兒提供活動的時間、空間、材料及提問上的支持,從而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幼兒的主體作用達到和諧統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