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我和我的家鄉豆瓣

我和我的家鄉豆瓣

“最強國慶檔”果然不負眾望,單日總票房超7億,創2020年單日票房紀錄,振奮整個電影市場,而作為“節日特供”的《我和我的家鄉》不出意外地成為了“最強國慶檔”的王者之壹。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和我的家鄉》首映日票房破2.7億,落後於動畫電影《姜子牙》的3.58億,然而在口碑方面《我和我的家鄉》完成逆襲。

《我和我的家鄉》擁有國內頂級創作團隊配置,也是影院復工後首部喜劇大片,具備題材優勢,這次的作品品質也沒有令觀眾失望,豆瓣開分7.6分,目前笑傲整個國慶檔,伴隨著口碑方面超過《姜子牙》的良好勢能,貓眼專業版對其票房預估來到了22.7億,成為檔期票房冠軍之選。

《我和我的家鄉》今年5月立項開機,7月底基本殺青,9月進入宣發期,最後10月1日正式上映,其迅速的市場判斷和項目完成度,得益於系列前作《我和我的祖國》提供持續高漲的市場期待值,以及同樣的“導演拼盤”電影的操作思路。

去年,《我和我的祖國》通過平民視角、“小人物+大時代”的創作方式,打造了最符合當下中國市場的類型化商業獻禮片,單片30億+的票房體量,使其成為全年齡向、全地域向、全民向的現象級作品,成功開啟主旋律影片新紀元。

在《八佰》獲得全球票房冠軍時,北美業界也在感嘆:“請不要眨眼,中國市場馬上就要上映《我和我的祖國》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

在總結《我和我的祖國》成功之處時,北美業界媒體還著重提到了影片中的“導演拼盤”屬性,即影片邀請到七個中國近年來最為活躍和資深的電影導演,各自執掌壹個單元故事,雖年代不同、故事不銜接、創作形式也迥異,但均服務於同壹創作主旨,力圖以小見大,讓各階層人民都找尋到屬於自己的時代縮影。

其實,“導演拼盤”電影並不是最先在主旋律”題材上試錯的。

回顧“導演拼盤”電影的過往,知名導演和知名演員加持都是繞不開的,那麽,為何之前的“導演拼盤”嘗試卻屢屢失敗,而現在卻能在主旋律題材裏大放光彩?未來,也有不少的“導演拼盤”正在路上,它們會有何創新,又有桎梏?究竟“導演拼盤”電影,拼的是導演、演員,還是拼的是內容?從“我和我的”系列開始,深度探討下“導演拼盤”電影的過往與未來。

“導演拼盤”電影的思路不難理解:多個導演分拍不同的單元故事,最後靠壹個核心思想或表達方式串在壹起的創作模式。該模式大大提高影片創作效率,並保證完成進度,如果再匯集市場上最賣座電影背後的成熟、召力較強的導演和演員,那麽壹定程度上就能保證“導演拼盤”電影在較短周期內形成頭部大片該有的效應。

回溯以往的國產“導演拼盤”電影,愛情題材是主要創作題材。

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整理了內地主要的商業性質“導演拼盤”電影,據不完全統計,《我和我的祖國》之前僅有4部“導演拼盤”電影公映,且均為愛情題材。2015~2016年迎來“導演拼盤”電影創作的高峰,《壹路驚喜》《戀愛中的城市》《奔愛》先後上映,擠占情人節、暑期檔期。

但遺憾的是,《我和我的祖國》前沒有壹部作品超過1億元票房,未有壹部作品豆瓣評分達到及格線。除了《命運呼叫轉移》的3476萬元在當年屬於熱賣之外,剩下三部“導演拼盤”電影呈現出聯合導演名氣越來越大,其票房、口碑越來越掙紮的尷尬局面。

2015年,最先由中生代導演金依萌、潘安子等執導的《壹路驚喜》在情人節檔期獲得6977萬元,中規中矩。隨後,初出茅廬的青年導演文牧野、董潤年等執導的《戀愛中的城市》在暑期檔獲得5362萬元,不溫不火。

到了2016年,由張壹白、管虎、張猛、滕華濤、高群書等第六代導演集體執導的《奔愛》卻交出最差答卷。影片精準定位2月14日情人節上映,並邀請到章子怡、彭於晏等明星主演,可影片負面口碑迅速發酵,豆瓣僅達3.9分,最終僅有4746萬元入賬。

《奔愛》的全面失利,也間接導致了之後“導演拼盤”電影項目組局的困難重重。在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上映前,該類型在國內市場長達三年空缺。

“導演拼盤”電影鐘愛“愛情題材”其實有跡可循。

在單元性質電影這塊,2010年香港愛情拼盤電影《全城熱戀》拿下1.33億元票房,成為首部破億元的拼盤電影,隨後第二年同系列的《全球熱戀》也上映,票房達到近6000萬;2012年的鈕承澤指導的四對男女戀愛故事的《LOVE》獲得1.37億元票房;到了2014年,《北京愛情故事》更是獲得4億元票房,導演陳思誠也因此打響名號。

以上電影都是靠多個戀愛故事組合成、由1-2個導演創作完成的單元性質電影。

由此可見,中國觀眾並不討厭單元拼盤電影,愛情題材也與單元拼盤電影呈現出水乳交融的貼合感。

如何在拼盤電影中再創新,就行進至了“導演拼盤”電影模式。“導演拼盤”電影是拼盤電影的再細分,影片擁有3~7個聯合導演,各自掌管壹個單元故事,互不幹涉。影片試圖通過豐富多彩的劇情內容、特點鮮明的導演表現形式、多元視角的思考觀察來展現同壹主題。

同時出品方也期望幾大知名導合體成為壹大話題熱點,創新型的表現形式能夠吸引主流觀眾的觀影興趣,而愛情題材自然而然也成為“導演拼盤”電影最佳試驗田。

可惜事與願違。

《北京愛情故事》2014年情人檔熱賣,其出品方之壹的萬達影視便看到拼盤愛情電影的市場潛質,並迅速組局商業電影中最大規模的“導演拼盤”項目---《奔愛》。

2015年10月《奔愛》的定檔發布會上,管虎、滕華濤、高群書、張猛、張壹白組成的全明星導演陣容令人眼亮,章子怡、彭於晏、佟麗婭、周冬雨等大熱明星強力加盟,可謂是星光熠熠,五個故事分別奔赴日本、美國、挪威、伊斯坦布爾、塞班島等地區最著名景點取景,整體上噱頭十足。

但是,這壹部頂配的拼盤電影,豆瓣開分3.9,成為幾位聯合導演的最差代表作。其中,不同導演執導的單元故事割裂感十足,表達主旨也較為零散。在二十幾分鐘的時長內,單個故事不能清晰地展示出完整、情節虛假、難引觀眾 情感 ***鳴,最後導致觀眾觀感極差。

更為嚴重的是,觀眾在《奔愛》中看不到幾位名導該有的藝術水準以及創作誠意。全面差評覆蓋在影片每壹個創作元素,甚至有網友直言《奔愛》就是打著大導聯合創作名號的“圈錢陷阱”。

《奔愛》上映之初,高群書、滕華濤、張壹白、管虎做客某訪談類節目時就直言不諱:“我們幾個導演大部分還是拍男人戲多壹點。”《奔愛》作為地域性愛情片,幾位導演的選擇標準是:“這個地方我想去但還沒有去過。”對於愛情浪漫的看法,幾位導演也坦言:“其實我到現在還是不太懂愛情和女人。”

“我們想在拼盤電影中,看到導演們之間藝術創作的良性競爭,而不是毫無創作誠意的命題作文。“豆瓣網友如此評價。

《奔愛》徹底暴露了“導演拼盤”電影的所有短板。

而這些短板卻在“我和我的”系列裏得到了壹定緩解,並且在“大時代、小人物”的主旋律創作光環下,創作者們也找到了適合自身發揮的地方,從而讓“導演拼盤”系列煥發了新的生機。

如果說在《我和我的祖國》之前,所有“導演拼盤”電影都是撲街作品,這個觀點過於極端。“導演拼盤”電影放眼全球電影市場都不是常態,而是偶壹為之,能夠撬動幾位名導放下身段屈居聯合指導並且潛心創作都需要壹個強大名目。

1995年,張藝謀受邀拍攝壹部紀念現代電影之父盧米埃爾兄弟以及致敬最傳統電影拍攝手法的紀錄片,出品方邀請到全球四十位電影導演用盧米埃兄弟制造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攝影機拍攝壹段52秒鐘的短片,而且不能超過52秒、不能同步錄音、不能重復拍三次以上來解釋“為什麽要拍攝這部電影”、“為什麽妳要拍電影”以及“電影會消亡嗎”三個問題。

2009年,姜文受邀聯合拍攝“紐約印象”電影《紐約我愛妳》,2020年疫情期間賈樟柯受邀聯合拍攝以疫情為創作背景、以“空間”為主題的短片《來訪》。

由此可見,即使“導演拼盤”電影多為“命題作文”,且要求苛刻、限制繁多、導演自我發揮空間不大,但是有了強有力的名目之後,導演們的創作動力和良性競爭心態就自然而然的展示出來。

到了去年國慶檔的《我和我的祖國》,背後的意義也很明顯。

值得註意 的是《我和我的祖國》在北美業界引發熱議,多個媒體還著重提到了影片中的“導演拼盤”屬性。

“在十年前中國獻禮片是《建國大業》,裏面會集了由200多位明星組成的拼盤電影,吸引無數觀眾興趣,如今中國獻禮片再次打出‘導演拼盤’屬性,成為現在越來越看重口碑的中國觀眾最大的興趣點。”《綜藝雜誌》曾如此評價。

口碑這兩個字也是“導演拼盤”電影壹直以來的桎梏所在,但《我和我的祖國》做到了很好的解決,七個故事單元,雖然風格迥異,獨具壹格,但均屬於上乘之作。

陳凱歌的《白晝流星》、管虎《前夜》穩重震撼,體現“小人物”與祖國的***同成長;徐崢《奪冠》、寧浩《北京妳好》詼諧幽默,體現“小人物”的幽默智慧與人間真情;薛曉路《回歸》、張壹白《相遇》、文牧野《護航》,溫情細膩,體現“小人物”的 情感 生活。七個故事真正形成有機整體,展現“小人物+大時代”的創作主題,達到全民***情的全新主旋律影片。

挑選影片中最喜愛的導演單元成為影迷之間活躍的談資,《我和我的祖國》 也真正成為“導演拼盤”電影中該有的良性競爭。憑借這份良性競爭內容以及國慶節檔期氛圍紅利,該片突破31億元票房,至今仍列 歷史 票房榜第八位,成為“導演拼盤”電影的標桿作品。

後續作品《我和我的家鄉》也正在熱映,單日票房2.7億的驕人成績,再次令“導演拼盤”電影優勢盡顯。

而緊接著10月25日,由管虎、郭帆、路陽聯合執導的抗美援朝影片《金剛川》,將在紀念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時上映,該片通過三個導演的三個視點講述壹個故事——工兵橋修好又被炸再度修好,這個創作思路又為“導演拼盤”電影提供了更多的創新可能性。

那麽,主旋律影片是否就是導演拼盤電影的最佳題材,或者是唯壹該有的題材呢?

由張艾嘉、李少紅、陳沖、俞飛鴻聯合執導的《世間有她》正式立項,將以2020年為時間背景,講述四位女性的四個故事。

“導演拼盤”電影將以更多豐富的內容姿態呈現出來。

除了名導加持“導演拼盤”電影使其呈現頭部效應外,在壹些項目的試錯上,“導演拼盤”電影也算得上是青年導演嶄露頭角的試驗田。比如說2015年的《戀愛中的城市》,該項目裏的文牧野、董潤年等年輕導演在拼盤電影裏積累經驗和 探索 自己的電影美學,並迅速成長,成為近幾年市場上的“驚喜”。

《我和我的家鄉》在國慶檔的表現依舊勢不可擋,在強大的市場價值推動下,或許“家鄉”不會是“我和我的”系列最後壹部,而不管系列名能否延續,主旋律題材的“導演拼盤”模式必將持續存在。另外,在其它類型題材上,“導演拼盤”也將會不斷被試錯。不管如何“導演拼盤”,整個作品都還是需要壹個成功的掌舵者,去深刻思考如何避免割裂敘事、如何調動導演創作積極性、如何拔高“命題作文”主旨等等統壹性問題。

“我和我的”系列已然給“導演拼盤”打出了壹個很好的模版,期待接下來《金剛川》的創新能讓“導演拼盤”電影擁有更長的壽命,而中國電影的題材創作也將更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