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萬達電影2020年虧損超60億,今年的電影市場如何

萬達電影2020年虧損超60億,今年的電影市場如何

“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的寡姐終戰,中國的這次缺席是壹次巧合還是必然?進口大片在中國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目前國內電影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華誼兄弟(300027)、萬達電影(002739)、博納影業(BONA)、光線傳媒(300251)

本文核心數據:票房收入、票房占比

“天不時”:寡姐終戰受疫情沖擊影響嚴重

《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和相關的獨立英雄電影,票房表現均不俗。《黑豹》全球票房達到13.44億美元;《鋼鐵俠3》全球票房達到12.15億美元;《美國隊長3:內戰》全球票房達到11.53億美元。

《黑寡婦》作為《復仇者聯盟》首部獨立女性英雄電影,本土表現大放異彩,創下了北美疫情以來首周末票房最好成績;首周末美國國內消費者支出超1億美元的電影,在漫威電影中僅次於《黑豹》和《美國隊長1:復仇者先鋒》。

綜合來看,《黑寡婦》的海外票房受到疫情影響,但是依仗本土市場的“線上+線下”雙渠道的發行策略,《黑寡婦》的票房或將超越《美國隊長1:復仇者先鋒》。

“地不利”:《黑寡婦》海外市場整體表現不佳

《黑寡婦》於2021年7月9日在北美公映,這部電影的電影票房在第1個禮拜天,得到了8000萬美金的電影票房,是疫情爆發至今好萊塢最好的開場成績。

隨著《黑寡婦》上映時間推進,美國本土票房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7月9日上映當天票房達到3951.04萬美元,7月10日票房達到2330.59萬美元,7月11日票房達到1754.99萬美元,7月12日開始,票房穩定在700萬美元左右。

截止2021年7月11日,按地區來看,《黑寡婦》全球累計票房中,美國本土票房占據超過50%的份額,票房達到9523.23萬美元,占全球票房的60.27%;由此來說,《黑寡婦》的主要目標市場仍然在美國本土,海外市場受到疫情的影響,表現並不理想。

“人不和”:中國的缺席影響約15%票房收入

根據漫威電影的中國大陸票房和票房占比來看,隨著中國大陸消費者對於漫威宇宙的逐漸熟悉,中國大陸的大部分漫威電影票房占比逐漸提高,大部分的漫威宇宙相關電影票房占比保持在10%-25%左右。

同時,北美地區票房占比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這主要是因為海外市場票房在逐漸提高。近幾年,北美市場票房和中國市場票房在部分漫威電影上打了平手。

總體來說,北美市場仍然是漫威電影的主要票房來源,中國市場則是漫威電影重要的市場之壹。因此,漫威女神的終極壹戰未能上映中國,將對電影票房造成損失。

中國缺席《黑寡婦》與產業政策直接相關

國家陸續出臺了壹系列政策對國產電影產業進行扶持,這些政策和措施主要從補貼和減免兩個方面入手,稅收促進影視行業健康發展的政策不會變,而且將在規範管理的同時,進壹步服務和支持影視行業加快發展。

從中國電影產業政策來看,《黑寡婦》等進口大片進口門檻逐漸提高,中國國產電影財政扶持力度加大。留給進口片的機會已經不多了。國產片票房的增長,無形中限制著進口片的進口條件,擠壓著進口片的票房空間;同時,中國電影產業政策為國產電影“撐腰”。進口片面對中國巨大的電影市場,若不拿出高質量電影,也只能“望洋興嘆”。

進口電影又遇國產片“圍剿”或將加速“失落”

2017-2020年中國進口片數量和票房占比均呈現波動下降的趨勢。從這點來看,中國電影產業相關政策正在發揮作用且效果顯著。

從進口電影的數量來看,這主要是由於2020年疫情封城措施,中國以及全球電影行業發展受到限制。

從進口電影的票房占比來看,進口片票房占比逐年下降,國產片票房占比逐年上升;這主要是因為在票房轉化程度上,國產片具備更加強大的***情能力,同樣的文化背景產生情緒***振推動票房消費。如《我不是藥神》、《戰狼2》這類全民***情、全民觀影的作品。隨著中國觀眾對於本土優質內容的喜愛程度與日俱增,現在國產電影已經有了足夠的票房發酵能力,進口電影或將加速“失落”。

圖表6:2017-2020年中國進口片票房占比及數量變化情況(單位:%,部)

進口片急需尋找突破口,國產片發展前景較好

中國電影市場國產電影的比重躍升和進口電影的占比下降,主要原因是國內電影制片水平及其市場認可度的提高,在諸多方面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表現;此外,國家的文化戰略也更多地表現在國產電影與進口電影比重變化之上。

未來中國電影產業有三大趨勢:後疫情時代的來臨,使得電影窗口期縮短,流媒體或成為新的收入路徑;2020年國產電影表現出眾,政策將持續為國產電影保駕護航,進壹步擠壓進口片生存空間;中國市場缺少對於進口片的信心面臨國產片的圍追堵截,只有拿出具有特色和高質量的影片,中國市場才有可能買賬。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