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計的構成按順序是
分光光度計的基本構造主要由五大部件組成,依次是光源、單色器、吸收池(比色皿)、檢測器和信號顯示系統。
擴展資料:
分光光度計,又稱光譜儀(spectrometer),是將成分復雜的光,分解為光譜線的科學儀器。測量範圍壹般包括波長範圍為380~780nm的可見光區和波長範圍為200~380nm的紫外光區。不同的光源都有其特有的發射光譜,因此可采用不同的發光體作為儀器的光源。
鎢燈的發射光譜:鎢燈光源所發出的380~780nm波長的光譜光通過三棱鏡折射後,可得到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連續色譜;該色譜可作為可見光分光光度計的光源。
分光光度法是在特定波長處或壹定波長範圍內光的吸收度,對該物質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常用的波長範圍為:(1)200~380nm的紫外光區,(2)380~780nm的可見光區,(3)2.5~25μm(按波數計為4000cm<-1>~400cm<-1>)的紅外光區。所用儀器為紫外分光光度計、可見光分光光度計(或比色計)、紅外分光光度計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為保證測量的精密度和準確度,所有儀器應按照國家計量檢定規程或本附錄規定,定期進行校正檢定。
儀器組成
分光光度計已經成為現代分子生物實驗室常規儀器。常用於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細菌生長濃度的定量。儀器主要由光源、單色器、樣品室、檢測器、信號處理器和顯示與存儲系統組成。
原理
分光光度計采用壹個可以產生多個波長的光源,通過系列分光裝置,從而產生特定波長的光源,光線透過測試的樣品後,部分光線被吸收,計算樣品的吸光值,從而轉化成樣品的濃度。樣品的吸光值與樣品的濃度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