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四大天帝”是哪四帝?
分別是中央紫微北極太皇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後土皇地祇。四帝是道教所崇奉的地位僅次於三清的四位天帝的合稱。
1、中天紫微北極太皇大帝
紫微大帝,又稱為“中天北極紫微太皇大帝”,紫微大帝在中國民間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屬於道教四禦之壹,位居玉皇上帝之下,輔佐玉帝管理星界。?
紫微宮又叫紫宮、紫微星,位處三垣之中的中垣,是星座上屬帝王之所居,隋唐故宮名曰紫微城、明清故宮名曰紫禁城即是這壹來歷。
紫微星是位於上天的最中間永遠不動,位置最高的星,故最為尊貴,是“眾星之主,萬象宗師”,因此對他極為尊崇。紫微大帝執掌天經地緯,以率普天星鬥,節制鬼神與雷霆。
統率北極四聖等眾,又有上清十壹大曜星君(七政四余)、北鬥七元、左輔右弼、三臺星君,南鬥六司,中鬥三真、擎羊陀羅二使者,十二元辰本命星君,六十甲子太歲星君、雲天二十八宿;
鬥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鬥中神仙諸靈官眾、周天列曜星君、天罡大聖、魁罡星君等如此這些普天星鬥,河漢群真。
紫微大帝位高權重,參謀廣泛。從考制宇宙劫運,到天下國家興衰,再到三界仙真升降,再到群生的禍福壽夭。神通無邊而能頃刻摧傾三界群妖魔怪;威德廣大而節制雷霆之運行。
2、南極長生大帝
在道教典籍裏:南極長生大帝,居神霄玉清府,號玉清真王,而於九天界化身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居玉樞府統禦雷部。
全稱“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統天元聖天尊”,居神霄玉清府,簡稱神雷玉府。
長生大帝常常被人和壽星老人南極仙翁(老人星)弄混。北極紫微大帝統禦萬星,則眾星辰圍繞著。而南極長生大帝號玉清真王,雷部眾神之力皆出於他,為眾神法源。
南極長生大帝可說是元始天尊之元神分身,並不是民間俗稱的老壽星或南極老人。執掌和四時氣候運化,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亦控制萬物禍福生發之樞機。
上坐掌神霄府號玉清真王,總攬三十二天八區,而號統天元聖天尊。於浩劫中能濟度群生,普化眾生。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為其化身,為雷霆神部之根祖。同時位列神霄九宸大帝之首。
3、天皇大帝
天皇大帝,全稱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又稱勾陳大帝,乃是天皇星的星君,是道教“四禦尊神”之壹,是鬥姆元君的長子,紫微大帝的胞兄。協助玉皇,執掌天地人三才,掌人間兵革之事(壹切兵戎、戰爭);及天下政權更換,推選賢君。
4、承天效法
後土是道教尊神“四禦”中的第四位天帝,全稱是“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祇。與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是主宰大地山川的女性神。
“後土”是上古原始母系社會在土地崇拜中對土地神只與女性崇拜的尊稱,後來才把它神格化和人格化。史籍不乏記載,正史查之有據。但由於史籍記載簡略、繁雜,且歷代學者各有不盡相同的種種解釋,今人又“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詳述其淵源,眾說紛壇,版本不壹。
後土在道教體系神話中被列為四禦/六禦之壹,與玉皇大帝管理天上相反,她是主宰大地之神。她是壹位女神,被人們稱為地母,而玉皇大帝就被稱為天公。在為她建立的神廟裏,人們把她塑造成壹位端莊的女性,壹般民眾稱她為後土娘娘。
人們相信,該神是農業獲得豐收的保護神,還是生育之神、大地之神。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壹個以農業為根本的國家,且人類長期蒙受著“天之所生,地之所養”的思想束縛,即形成了崇拜天、地的禮法。
擴展資料
三清四禦,是中國民間信仰之壹。關於他們的來歷,和歷史道教的發展以及各派的產生與消失有關。早期道教奉老子為教主,但東漢末年以來,由於佛教傳入中土,宗教的無形競爭刺激催化和加速了道教的進步完善。於是通過宗派融合以及各神系交化構成了“三清”尊神。
三清尊神是道教神仙世界中三位地位最高的天神。四禦是治理三界依順三清的天神,過去叫六禦,為了符合道經四輔(太清、太平、太玄、正壹)的分類,將“玉皇大帝”和“青華大帝”獨列出來,成今日之“四禦”。
依次是: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方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天皇大帝、後土皇地祇(女神)。
百度百科-四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