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五線譜入門圖解
先從《簡譜》的優點來比較:它比較簡單,容易掌握。在單旋律的情況下運用還算方便。但是如果是多聲部(幾個音同時出現)或者是音域比較寬(高低音距離較遠)以及轉調頻繁的時候,簡譜就不那麽方便易讀了。
相反五線譜在這方面卻有著很大的優勢。首先五線譜在視覺上有明顯的表示。比如那些復雜的和聲(在壹個位置上有幾個音同時出現)(如譜例1)很容易識別。視覺非常清楚。其次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眾多音的形態更是壹目了然(如譜例2)。
在音樂的領域裏不管妳是哪國人,只要拿起同壹張五線譜,大家唱出的都是同壹個調子。
學認五線譜首先,五線譜是由三個主要的部分組成的:音符、譜號、譜表。第壹節譜表現在我們首先來介紹壹下譜表:
用來記寫音符高低的表格,就叫做“譜表”。
1、五線譜,顧名思義是由五條線組成的。的確,是由五條平行的“橫線”和四條平行的“間”組成的。這就是五線譜的譜表。它們的順序是由下往上數的。
最下面第壹條線叫做“第壹線”,往上數第二條線叫“第二線”,再往上數是“第三線”、“第四線”,最上面壹條線是“第五線”。
由於音符非常多,所以“線”與線之間的縫隙也絕對不能浪費的,也就是“線”與“線”之間的地方叫做“間”。這些間也是自下往上數的。同“線”壹樣。最下面的壹間叫做“第壹間”。往上數是第二間、第三間、第四間。每壹條線和每壹個間都代表著壹個音的高度。
然而這五條“線”和四個“間”還不夠表達我們的情感心聲,如果還有更高的音或者更低的音出現怎麽辦呢?於是就產生了更多的“線”和“間”。
2、“上加線”和“下加線”根據音符只需要畫壹條短線,不需要很長。夠表示音符就可以了。在表示“上加間”和“下加間”的時候,不需要再把這個音符上面或下面的線畫出來了。第二節譜號在五線譜上確定音高的位置---也就是音名位置的符號叫做譜號。
譜號就象男女有別壹樣,在五線譜上看上去是相同的音,由於譜號的不同而代表著不同的音高,這些譜號分別有高音譜號,低音譜號,C譜號三種。
標有高音譜號的五線譜叫高音譜表,標有低音譜號的是低音譜表,同樣,標有C譜號的就是C譜表,亦叫中音譜表,或叫次中音譜表(後面要詳談)。壹般用高音譜表的樂器大部分是屬於高音樂器,象小提琴、二胡、高胡、長笛、小號、雙簧管、笛子等等。
3、學畫各種譜號第壹節:高音譜號(G譜號)畫這個譜號是從第二間開始的。從第二線開始向上緊靠著第三線順時針往下畫半個園,再緊貼著第壹線畫壹個大於起口的圓形,然後,躲開這個圓形的開始的缺口,向上、向右、沖出第五線再向左,逆時針畫壹個小圓,回來,在第四線上定義。
譜例1:第二節:低音譜號(F譜號)低音譜號就要容易得多了,您畫這個譜號時要記住;要從第四線上畫起。先畫壹個小小的圓點,然後緊貼第五線,順時針畫半個圓,穿過第四線向左壹撇,直到第二線止住。再在第三間和第四間裏各點壹個小小的圓點。
譜例2:第三節C譜號C譜號基本上是由上下兩個英文字母“C”反過來,再加上兩個豎線,(壹根粗、壹根細)組成。
這個譜號的特點是:兩個反過來的字母“C”最中間對準哪條線,哪條線就是“C”音(DO)。也叫做那條線的譜號,比如對四線,就叫“第四線C譜號”(也有人叫它次中音譜號),對準第三線就叫“第三線C譜號”(也有人叫它“中音譜號”)。
4、變音記號有五種。升記號(?)表示將基本音級升高半音。降記號(?)表示將基本音級降低半音。重升記號(×)表示將基本音級升高兩個半音。重降記號(?)表示將基本音級降低兩個半音。還原記號(?)表示將已經升高或降低的音還原。
5、其中最主要的有7個基本音,分別由七個英文字母來表示,稱為:
CDEFGAB
seidiyiaifujieibi
它們分別還有小名(唱名---視譜時所唱出的名叫“唱名”)
CDEFGAB
(漢語譯音)鬥瑞咪發搜拉希
(漢語拼音)DoRuaiMiFaSolLaXi
(簡譜)1234567
在樂音的“家族”中有幾十個高低不同的音,但是最基本只有這七個音,其它高、低音的音名都是在這個基礎上變化出來的。
這七個音在鋼琴上都是穿著雪白的衣服(白鍵子)。現在我們把這七個基本音的音名、唱名、譯音、簡譜記法全部在鋼琴上做個對照。
擴展資料:
五線譜(MusicalNotation)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壹種記譜法,通過在五根等距離的平行橫線上標以不同時值的音符及其他記號來記載音樂,屬於運用最廣泛的樂譜之壹。
五線譜
用來記載音符的五條平行橫線叫做五線譜。五線譜的五條線和由五條線所形成的間,都自下而上計算的。假使音樂作品是寫在數行五線譜上,那麽,這數行五線譜還要用連譜號連結起來。
在五線譜上音的位置愈高,音也愈高,反之音的位置愈低,音也愈低,但到底高多少?低多少?卻無法確定。在五線譜上要確定音的高低,必須用譜號來標明。譜號記在五線譜的某壹條線上,便使這條線具有了固定的音級名稱和高度,同時也確定了其他各線上或間內的音級名稱和高度。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