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中山裝的由來及意義

中山裝的由來及意義

中山裝的由來是1932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就任中國革命政府的大元帥,感覺穿著西服不是很方便,很難適應當時國民的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實用要求,便決定綜合東南亞壹帶較為流行的“企業文裝”、日本青年學生裝等服飾的元素,設計出了壹套既能保留西服的長處,又能體現出民族精神的形狀的服裝,隨後請他的私人裁縫為他量身裁制出了世界和中國的第壹套中山服。

中山裝是中國現代民族國家建構過程中所出現的具有特別意義的服裝,不僅能體現民族的服裝,還能體現現代性的服裝

中山裝的樣式

中山裝的樣式大約在20世紀20年代初基本成型,其基本形制是:立翻領、四個有筆架形袋蓋的貼袋、袋蓋上有紐扣, 前門襟有七粒紐扣、袖口有三粒扣、背部有腰帶和開衩。

自20世紀20年代以後,中山裝雖然在款式上有個別的變動,但總體變動不大,主要的改動就是把七粒扣改為五粒扣:後背取消腰帶、開衩;上口袋有褶襇式的貼袋改為平貼袋。

這些改變在20世紀30年代完成後,中山裝的形制基木穩定下來。中山裝款式的總體變化趨勢是局部變化,整體不變,並且由繁到簡,結構更加清晰,線條簡練滑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