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色馬克杯的起源
由變色杯蓋為客人提示飲料溫度指示的故事。
相信每壹個人都有在喝水時被燙到的經歷,某快餐公司甚至還因為顧客被燙傷而支付了高額賠償。盡管許多快餐廳的熱飲杯上都標有提醒字樣,但售貨員還是要不厭其煩地提醒每壹位顧客。當然,如果杯壁不太厚的話,用手壹摸就能知道裏面的飲料是否可以飲用,可是杯壁薄了,杯子又太不隔熱,攜帶就會很不方便,這個矛盾在提供外賣咖啡服務的餐廳中顯得尤為明顯。
終於,壹位發明家想到了發明壹種“聰明”的蓋子,它本身呈咖啡色,當杯子裏的飲料溫度很高,冒著很熱的蒸汽時,蓋子就會轉變成鮮紅色,當溫度降低後,它又會變回咖啡色。這樣,只要顧客看壹眼就知道杯內飲料的溫度是不是適宜飲用了。
尼古拉斯是在父親經營的咖啡店中長大的,在過去的15年中他自己也在經營著多家咖啡館。他在工作中發現,顧客會因兩種原因被咖啡燙傷,壹是他們低估了咖啡的溫度,另壹個原因是咖啡杯的蓋子沒有蓋好,而後者還有可能造成比較嚴重的燙傷。也許尼古拉斯並不是第壹個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人,但他意識到這將是壹個非常廣闊的市場。
後來,壹種可隨溫度變色的材料引起了尼古拉斯的註意,他發現,有了這種變色功能的蓋子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兩個問題。當蓋子蓋好後,杯子應該是完全密封的,壹旦位置不對,蒸汽就會從缺口處跑出,這個位置的蓋子顏色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不過,要想把這種材料應用在杯蓋上也並非易事,尼古拉斯花了4年時間來開發這個神奇的蓋子。制造公司Matsui這之前還從沒有生產過這麽薄的產品。
這種會變色的蓋子已經投入了生產,正在申請歐洲和美國的銷售許可。尼古拉斯正在世界上多個地區申請相關專利。
與此同時,尼古拉斯又開始了研發第二代產品。在研發過程中,他們發現可以用各種顏色進行溫度指示。考慮到快餐市場對成本的變化非常敏感,在第壹代產品中,尼古拉斯選擇了咖啡色和鮮紅色兩種指示顏色,這使新舊咖啡杯蓋的成本差異可以控制在壹美分以內。但是,某些客戶可能會有更特殊的要求,只要稍微多花壹點錢,就可能生產出功能更多的產品,從而給用戶帶來不同的體驗。比如讓不同公司的蓋子變化成不同的顏色,或者在蓋上蓋子的時候顯示出個性化的信息。
雖然這只是壹個小發明,但它卻可能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設想壹下:為每個咖啡杯增加這種新功能只要1美分,全美國每年能消費500億個這樣的杯子,如果再加上其他國家的用戶以及更加豐富的用途,其經濟潛力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