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2019年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感言體會精品版

2019年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感言體會精品版

#心得體會# 導語“澳門”回歸雖已二十載,很多年輕人也許對此沒有太深的印象,但於歷史、於民族而言,卻是我們中國作為壹個大家庭,家人回歸重聚的大事,其意義深遠重大。以下是 考 網為大家精心整理了2019年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感言體會精品版,供大家的品讀。

2019年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感言體會篇壹

20載滄海桑田。澳門,這片僅有30平方公裏的“彈丸之地”,在中央政府和內地大力支持下,在歷任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帶領下,蒸蒸日上,繁榮穩定,新的“澳門故事”是從未有過的豐富與生動。回到祖國懷抱的澳門已經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未來的願景也必將更加波瀾壯闊。

 澳門回歸祖國是彪炳中華民族史冊的千秋功業,澳門從此走上同祖國***同發展、永不分離的寬廣道路。我國制定的“壹國兩制”方針,作為壹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在澳門的實踐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功。

 文化是政治、經濟的載體,藝術是文化發展的不可缺少的壹部分。作為民族根基的中華文化,亦是澳門同胞始終珍愛、壹脈相承的精神臍帶。澳門歷經滄桑活力依舊,特別行政區加冠成年風華正茂。壹路走來,愛國愛澳門的精神始終薪火相傳,更在國家進步和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中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激情。

 這種精神源於包括澳門同胞在內全體中華兒女歷久彌新的民族復興夢想,源於20年來澳門依托祖國、面向世界、勇於創新的不懈追求。20年來,澳門同胞同內地人民壹起***享偉大祖國的尊嚴和榮耀。

 黨的xx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心系港澳臺同胞,並相信澳門這朵祖國的美麗蓮花必將綻放出更加絢麗、更加迷人的色彩。澳門激情演繹出的精彩的時代畫卷,也必將鐫刻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豐碑。

 1999年澳門回歸的盛典場景,依然清晰如在昨天。澳門20年的發展,始終牽動著兩岸三地同胞的心;澳門20年的腳步,也始終刻印在中華兒女的記憶裏。

 值此澳門回歸二十周年之際,為讓中華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和走向世界,為讓世界更好了解中國大陸和澳門,北京藝聯詩書畫院、中國民族藝術研究院聯合決定,評選出版“中華民族文化之星”2019賀歲年歷,和在澳門特區舉辦“中華情·澳門特邀書畫展”,入選推出壹批為中國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和為積極宣傳展示澳門的美麗與和諧作出重大貢獻的藝術家。相信此次活動對促進祖國內地與港澳臺三地的文化藝術交流,喚起對中華民族強烈的文化認同和***鳴,具有積極廣泛和深遠的影響;同時能讓全國人民親切感受到,我們的藝術家更具熱情的愛國、愛澳門、愛和諧、愛發展。

2019年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感言體會篇二

xx年前的今天,澳門在外漂泊,經歷滿身蒼夷後重新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這是壹個令人感動的日子,這也是壹個值得慶賀的日子,xx年前,不管是澳門同胞還是大陸同胞,都為這壹天等待了許久,也期待了許久,當澳門同胞回來的那壹刻,相信很多人都會喜極而泣,也會祖國日漸的強大感到欣慰。

 在xx年後的今天,我們的生活日漸富裕,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我們的生活充滿著希望,祖國母親也迎來了壹次又壹次的舉國盛會。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裏,我們不僅緬懷過去,感恩為現在的生活做出貢獻的人們,更加祈禱與祝福今後中國更加美好。

 在祈禱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對自己的言行有所規劃,祖國的美好的未來是需要我們每壹名國人做出努力與貢獻的,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知識,為祖國的發展蓄力;作為工作者,我們應該在崗位中恪盡職守,讓祖國的日常運行規範正常,同時也要不斷創新進取,爭取更好的國力。

 在今後,我們應該更加努力,為祖國的強大努力,為祖國的團結努力,生活會更加美好,明天也會更加美好!

2019年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感言體會篇三

上溯歷史百年,澳門的前身是“濠鏡”,濠鏡之名,來自於《明史》。澳門壹直是我國南部的門戶之壹。在400余年的東西文化沖刷之下,它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城市風格--既不同於中國其他的城市,也沒有完全被外來文化所同化。這導致澳門長期處於尷尬的處境。經歷了壹個個世紀的風霜,澳門終於重新對中國展開她神秘的面紗--“壹國兩制”的構想為澳門搭建了回歸祖國的橋梁,1999年12月20日,中國終於又開始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壹句感慨之詞來得簡單,可澳門自被割讓出中國,至近年回歸祖國,壹路的辛酸,沈重幾何!

 自古以來,澳門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可隨著16世紀歐洲新航路的開辟,葡萄牙人來到了中國東南沿海壹帶,他們以各種借口,並向當地官員賄賂,壹再獲得在當地“暫時居住”的權利。至鴉片戰爭以後,葡萄牙人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野心,宣布對澳門享有“管理權”,從此中國與葡萄牙關於澳門的糾葛就壹波三折,紛紜不斷。堂堂壹個東方大國,何以至此呢?中國對待葡萄牙人的態度--不僅是葡萄牙人,包括大多數西方列強,壹直是妥協。這種“慷慨”,這種“大度”,出於兩方面原因。其壹,清政府的確慷慨大度,延續了兩百多年的帝國,他們早已以“天朝上國”自居,目空壹切;其二,在經歷地方起義,列強入侵的時候,清政府顯示出他浮華掩蓋下的腐朽,對帝國主義唯命是從。想到這裏,不免壹陣心痛,思想頑固,政治腐朽,朝綱敗壞,官員腐敗,泱泱大國就這樣淪為他人刀俎下的魚肉。

 在為澳門回歸祖國而欣慰之時,在為紀念澳門回歸xx周年而高興之時,在為祖國今日實力強大而自豪之時,我們壹定不能忘了回顧歷史,面向未來。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1999年12月20日,*同誌在澳門回歸儀式上引用了王維的詩句,少的這“壹人”,正是寶島臺灣啊!斬荊破棘,前路其漫。踏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必須以史為鑒。

2019年澳門回歸二十周年感言體會篇四

xx年前的12月20日,妳定會和我壹樣,控制不住那份澎湃心潮。在那壹天,曾“寄人籬下”幾個世紀的澳門,終於回歸到祖國的懷抱,分散多年的親人相持兩手淚眼汪汪。那是壹個光榮、揚眉吐氣的好日子,壹個撼動天地的時刻如同巨石擊起了千層大浪。

 不管是站在電視機前,還是立在國旗下,人們都昂首挺胸,專註地凝視著五星紅旗和蓮花圖案的區旗在澳門上空冉冉升起。鏡頭裏閃過壹張張熱淚盈眶的臉,人們的思緒,久久地被揪著,時間仿佛也停滯下來了。鏡頭在拍攝,燈光在閃爍。瞬間是短暫的,卻在相機裏化成永恒。

 幾百年的風雨,幾百年的滄桑,凝於短短壹句問候:澳門啊別來無恙?從此,澳門,終於可以重新展開新的壹頁。同樣也標誌著中國960多萬平方公裏的國土上,再也沒有殖民統治。多少年來的傷口,終於可以愈合,在中國的歷,卻留下壹道傷疤。

 對於過去,我們無法忘記,因為看著傷痕,我們的心還會隱隱作痛。但是我們不能不釋懷、不自豪,因為我們是憑借著國家的日益強大,以和平的手段讓國土失而復得。現在的中國,在國際上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名望;愛好和平、以和為貴的中華民族已經贏得了世界的尊重。想起我們那些為新中國成立而浴血奮戰的前輩們,戴著鐐銬跳起最美的舞蹈。而今,我們雖傷痕累累,也要攜著傷疤綻放燦爛的笑容。

 如今,我在每天的晨曦中立於學校的操場,向著徐徐上升的國旗,唱起激昂的國歌。我不知道其他同學是否也和我壹樣,會滿腦不停地播映著壹幅又壹幅令所有中國人激動的場景:體育健兒項掛金牌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在奏響的國歌中對著全場、全世界唱出中國人的驕傲……我會激動不已,真的激動不已。這是我們華夏兒女***同托起的黎明,而澳門回歸的鐘聲,將永遠回蕩在每個人的心頭,激勵我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