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有哪些內容?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涉及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的有制定實施青少年、婦女、老年人、職業群體及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體質健康幹預計劃。
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培育青少年體育愛好,基本實現青少年熟練掌握1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確保學生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
到2030年,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與器材配置達標率達到100%,青少年學生每周參與體育活動達到中等強度3次以上,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達標優秀率25%以上。
加強科學指導,促進婦女、老年人和職業群體積極參與全民健身。實行工間健身制度,鼓勵和支持新建工作場所建設適當的健身活動場地。推動殘疾人康復體育和健身體育廣泛開展。
擴展資料:
為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機制,激勵學生積極參加身體鍛煉,教育部印發《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要求各學校每學年開展覆蓋本校各年級學生的《標準》測試工作,並根據學生學年總分評定等級。只有達到良好及以上的學生,方可參加評優與評獎。
新修訂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適用於全日制普通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將學生按照年級劃分為不同組別,身體形態類中的身高、體重,身體機能類中的肺活量,以及身體素質類中的50米跑、坐位體前屈為各年級學生***性指標。《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名稱的外延涉及到它的激勵和教育功能、反饋功能和引導鍛煉功能。
百度百科-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