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白藤有哪些功效作用?

白藤有哪些功效作用?

中藥裏面有很多種類型的植物藥,也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說到的中草藥,但是中草藥裏面其實也要根據入藥部位的不同進行分類,比如有的植物是根莖葉入藥的,有的是種子入藥的,而白藤就是壹種藤蔓類的中藥,那麽,壹般白藤都有哪些功效作用呢?

出處出自《雲南中草藥選》。

拼音名BáiTénɡ

英文名all-grassofFourfingerRattanpalm,BonatiMillettia

別名大發汗、白花藤、大毛豆、斷腸葉

來源

藥材基源:為棕櫚科植物白藤的全株。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lamustetradactylousHance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切段曬幹。

原形態白藤,有刺藤本。葉羽狀全裂,長45-50cm,先端不具纖鞭;裂片每側7-11片,頂端的4-6片常聚生,兩側的單生或2-3片成榮,未間的距離比較疏;葉柄短;葉線形、披針形或倒被針形,長10-20cm,寬1.7-2.5cm,先端和邊緣具剛毛狀刺,有3-5條葉脈;葉軸被長或短的疏刺;葉鞘上稍具囊狀凸起,無刺或偶有稀疏小別,幼齡時具絲狀纖鞭。花單性,雌雄異株;肉穗花序纖細,鞭狀,總軸上被分又或不分靈的倒刺,總軸上的佛焰苞管狀,無刻或被稀疏的小刺,分枝2-3,每壹分枝上有小穗狀花序2-7個,雄花序部分三回分枝,長約50cm;雄小穗狀花序長6-13Cn。,其上每邊有花5-20朵;雄花:花導杯狀,長約25mm,淺3裂,裂齒三角形,具條紋;花瓣長圓形,長3.5-4mm;雄蕊6;雌花序:回分枝,先端延伸為具爪的纖鞭;雌花小,長3-4mm;花幕基部圓筒形,具3裂片,具條紋;花冠裂片稍長於花導裂片且較狹。果實球形,直徑8-10mm,先端有小錐狀的椽,鱗片21-23縱列,中間有溝槽,淡黃色,先端褐色。種子為不整齊的球形,直徑6mm,背面具粗糙的小瘤狀突和溝或窪穴,種脊面中央有合點孔穴,胚乳近均勻或淺嚼爛狀,胚基生。花、果期5-6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疏林成密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宜選上層深厚川巴沃、濕潤的壤土栽培為作。

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法。秋冬果實成熟時采收,來後即播,或用濕沙貯藏,3-4月催芽播種。在整好的苗床上,按行距20cm開溝,溝深4-5cm,條播,播後蓋上與畦面子齊。苗培育2-3年,3-4月,按行株距2m×1.5m開穴,每穴栽1株,填土,澆水保苗。

田間管理苗期每年施人畜糞水2-3次。植株未封行前,每年中耕除草3-4次。

性味味辛;性平

經肺;肝經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殺蟲。主慢性胃炎;黃疸型肝炎;跌打腫痛;骨折;疔瘡;濕疹;疥瘡;蛔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15g;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水洗。

註意《廣西發話藥簡編》:用於驅蛔蟲時,忌吃肉膩食物。

各家論述

1.《雲南中草藥選》:活血,止血,發散,解表。

2.《雲南中草藥》:止血,接骨,發汗,祛風。

摘錄《中華本草》

煎藥註意

(1)清洗

中草藥大都是生藥,在出售之前壹般都進行了加工炮制,煎煮之前壹般沒有必要淘洗。如果的確覺得草藥有些臟,可在浸泡前迅速用水漂洗壹下,切勿浸泡沖洗,以防易溶於水的有效成份大量丟失,從而影響中藥療效。

(2)器具

煎藥器具以砂鍋為好,因為砂鍋的材質穩定不會與藥物成份發生化學反應,導熱均勻,熱力緩和,鍋周保溫性強,水分蒸發小,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壹,但砂鍋孔隙較多易“串味”,且易破碎。此外,也可選用搪瓷鍋,不銹鋼鍋和玻璃煎器,具有抗酸耐堿的性能,可以避免與中藥成份發生反應,大量制備時多選用。銅、鐵質煎器雖傳熱快但化學性質不穩定,易氧化,在煎煮藥時能與中藥中多種成份發生化學反應而影響質量,不能使用用銅、鐵、鋁鍋、錫等器具,鋁鍋雖傳熱快、化學性質較穩定,但鋁鍋不耐強酸強堿,對酸堿性不很強的藥可以選用,但不是理想的煎藥用具。

(3)浸泡

中藥飲片煎前浸泡既有利於有效成份的充分溶出,又可縮短煎煮時間,避免因煎煮時間過長,導致部分有效成份耗損、破壞過多。多數藥物宜用冷水浸泡,把藥物倒入藥鍋內攤平,然後加常溫水--室溫水浸泡60分鐘,輕壓藥材時水高出藥平面約2厘米。以藥材浸透為原則。夏天氣溫高,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腐敗變質,冬季可以長些。特別需要註意的是浸泡中藥絕對不能用沸水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