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區域經濟壹體化的形式有哪幾種?

區域經濟壹體化的形式有哪幾種?

1、“構建創新***同體”助推中國-東盟區域經濟騰飛

今年是中國-東盟創新年,本屆東博會以“***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建中國-東盟創新***同體”為主題,其中“構建創新***同體”的提法引起中國和東盟國家各界人士強烈***鳴。

博覽會突出創新合作,新設置 “壹帶壹路”國際展區和南向通道展示區,首次在“魅力之城”展廳設置“主題國島”。

智能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無人機、5G網絡應用……本屆東博會專門設置先進技術展區,吸引中國和東盟國家170多家企業、機構帶來430多個參展項目,涉及人工智能、醫藥大健康、新材料、生態環保等領域。

在跨境電子商務、數字經濟、智慧城市等領域,許多中國企業將自己最前沿的創新產品進行了展示,積極開拓東盟市場。中國-東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魯東亮說:“目前中國和東盟國家數字經濟方興未艾,為中國和東盟合作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2、***建“壹帶壹路”拓展各領域務實合作

“我們將壹如既往地堅持‘***商***建***享’的原則,以合作***贏為目標,高質量、高標準推進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在東博會期間,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楊小偉說。

目前,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起步順利,以網絡互聯、信息互通、合作互利為基本內容,逐步形成以廣西為支點的中國-東盟信息樞紐,促進區域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菲律賓打拉省省長蘇姍·雅普說:“現在我們與中國在跨境電商等諸多方面有合作項目,阿裏巴巴等電商企業受到年輕人追捧。希望以後與中國在‘壹帶壹路’建設中能有更多合作。”

國際產能合作是另壹大亮點。在博覽會先進技術展區,中國中車展示的多種動車、地鐵樣品吸引很多人觀看。南寧中車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李諫說,目前公司不僅向東盟國家輸出技術,還在當地采購材料、就地制造並輸出服務。

3、東博會“朋友圈”越來越大

15載耕耘,15年收獲。統計顯示,中國與東盟貿易額已從2004年的1000多億美元增長至2017年的5148億美元。中國已連續9年成為東盟第壹大貿易夥伴,東盟連續7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

15年來,東博會不斷創新工作機制,魅力之城、主題國、特邀合作夥伴……壹個個穩定高效的工作機制,推動雙方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內容不斷深入,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越南連續多年參加東博會,展位的數量越來越多,面積越來越大。今年越南設立的展位數達250個,面積超過5000平方米。

“這充分體現了越南企業對合作前景充滿信心,期待與各國加強能源、農業及數字經濟等領域的深入合作。”越南副總理王庭惠說。

擴展資料:

推進區域經濟壹體化的三個關鍵點

1、在差異化中謀求發展

海西空間布局既然已經明確,顯然今後海西發展的重點任務應該是嚴格科學地按照三大功能區劃分和“壹帶、五軸、九區”的總體布局,充分發揮海峽西岸區位、資源環境與人文、對臺以及特區等優勢,加快推進區域經濟壹體化進程。

目前,國內區域經濟發展正呈現千帆競發、方興未艾之勢,其中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已實現了較高程度的區域經濟壹體化,?而海峽西岸經濟區剛起步幾年,在區域經濟壹體化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為此我們應發揮海西的後發優勢,借鑒先進地區的經驗,結合海西實際,勇於開拓創新,避免走彎路。很重要的壹個方面就是要在差異化中尋求發展。

區域經濟壹體化,?並不意味著發展的同質化。相反,?發展的思路應該是從各個功能區、各個發展區不同的資源稟賦和現實發展基礎出發,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讓各個地區的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形成優勢疊加、優勢互補的發展格局。

這種情況下,?確實需要從區域壹體化這個更高層面上加以協調。

比如平潭可重點發揮對臺地緣相近的優勢,?集中力量建設大的“三通”客運碼頭,而在大型集裝箱運輸方面則可利用江陰港現有的航運設施;與此同時,江陰港的三通客運業務則可以委托平潭方面去完成。

總之,實施差異化戰略,促進各地區錯位發展,對於區域經濟壹體化至關重要。

2、在競爭之中尋求合作

區域經濟發展擁有自身的規律。壹個區域經濟綜合體的形成,?往往與該區域擁有相同或相近或互補的地理形態、生態功能、經濟流向、文化習俗等密切相關。只要是真正搞市場經濟,?各類生產要素就會按區域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自由流動,?實現優化配置。

也因此在優化空間布局,促進區域經濟壹體化進程中,?各級政府必須遵循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因勢利導,努力突破現有行政區劃束縛,做好統籌規劃,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促進區域之間生產要素的充分湧動和優化配置。在競爭中的合作十分重要。

區域經濟壹體化並不排斥競爭。競爭是活力之源。但我們要倡導有序競爭、良性競爭,反對無序競爭、惡性競爭。

比如海西的9個集中發展區:廈門灣、閩江口、湄洲灣、溫州沿海、粵東沿海等,相互之間要搶抓機遇、加快發展、能快則快,無疑相互之間會有很激烈的競爭。但競爭並不排斥合作。

比如競爭的關鍵在於人才的競爭,誰引進高端適用人才多,誰就發展。但與此同時,人才的競爭並不排斥人才合作。9個發展區之間應積極鼓勵人才流動、人才合作,而不是互挖墻腳。唯有如此,?才更有利於各發展區提升競爭力,實現跨越發展。

3、在***贏中構建長效機制

區域經濟壹體化的最終目的,是要實現區域內不同功能區、不同發展區間的***贏。只有***贏,“壹體化”才能持續。這就需要在合作***贏的思想指導下,構建區域壹體化的長效機制。

東部沿海臨港產業發展區、中西部集中發展區和生態保護生態發展區三大功能區之間,以及“壹帶五軸九區”之間就有壹個山海協作、生產與生態等之間合作***贏的問題。

這就要求整個海峽西岸經濟區不僅在投資硬環境建設方面要實現有效對接,而且在投資軟環境建設方面更要實現有效對接。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各設區市就必須制訂***同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和行動綱領,不能有的地方嚴格執法,有的地方放松管理、甚至睜壹眼閉壹眼搞地方保護。

又比如在食品安全方面,產區與銷區之間也要實現政策對接和標準對接,並建立***同應對危機的應急機制。

在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方面,海西東部沿海臨港產業發展區可以大力發展工業,增加地方財稅收入,而海西中西部集中發展區與生態保護發展區,為了保護青山綠水,工業發展受限制,地方財稅收入嚴重不足。

因此三大功能區之間建立科學的生態補償機制和財政轉移支付機制就顯得尤為迫切。近年來,我省在主要江河流域與生態林補償機制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但仍然存在補償金額偏低、補償隨意性強科學性不足等問題,影響了相關地區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積極性。

總之,要根據海西規劃與要求,在跨省層次上盡快設立相應的、具有較高權威的協調發展機構,領導建立並完善海西區合作***贏的長效機制。

人民網-推進區域經濟壹體化的三個關鍵點

百度百科-區域經濟壹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