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個人所得稅最新稅率表2023

個人所得稅最新稅率表2023

法律主觀:

如果公民不知道自己應該繳納多少個人所得稅的,可以先確定自己是否符合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如果符合的,再按照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壹、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2022最新2022年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具體見最新最全的稅率表、扣繳計算和申報方式。1、年終獎單獨申報:應納稅額=全年壹次性獎金收入×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見表壹)2、年終獎並入綜合所得申報:應納稅額=(年收入-減除費用-附加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其他扣除)×稅率-速算扣除數(見表二)年終獎在2021年發放與在2022年發放,交的個稅相同嗎?舉例:員工每個月工資是1.2萬,年終獎14.4萬在2021年發:工資個稅=1.2萬×12個月=14.4萬×10%-2520速算扣除=11880元年終獎個稅=14.4萬×10%-210速算扣除=14190元合計:26070元員工每個月工資是1.2萬,年終獎14.4萬在2022年發:工資個稅=(1.2萬×12個月+14.4萬)=288000萬×20%-16920速算扣除=40680元2022年比2021年多繳:40680元-26070元=14610元二、個人所得稅查詢具體流程(壹)業務(政策)依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納稅人涉稅保密信息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8〕93號北京市地方稅務局轉發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納稅人涉稅保密信息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京地稅納〔2009〕82號(二)納稅人所需攜帶的表單及資料:1、填寫好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涉稅保密信息查詢申請表》壹式兩份(下文簡稱為申請表)。註:申請表為A3豎式;2、查詢人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及留存復印件。註:查詢人應為企業的法定代表人或財務負責人,納稅人授權其他人員代為查詢的,需提交納稅人本人(既法人或財務)親筆簽字的委托授權書和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件原件及復印件;查詢人為抵押權人或質權人的,還需提供合法有效的抵押合同或質押合同的原件及復印件。委托授權書與身份證復印件均為A4紙,委托授權書需加蓋公章,所有復印件註明“與原件完全壹致”字樣並加蓋公章。三、哪些收入可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1、按照國家統壹規定發放的補貼、津貼《中華人民***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國家統壹規定發放的補貼、津貼,是指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院士津貼、資深院士津貼,以及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其他補貼、津貼。2、個人福利費《個人所得稅法》規定,福利費免征個人所得稅。其中超出國家規定的比例或基數計提的福利費、工會經費中支付給個人的各種補貼、補助等不屬於免稅的福利費範圍,應當計征個人所得稅。3、獨生子女補貼、托兒補助費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幹問題的規定》的通知》規定,個人按規定標準取得獨生子女補貼和托兒補助費,不征收個人所得稅。但超過規定標準的部分應並入公司薪金所得。4、差旅費津貼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征收個人所得稅若幹問題的規定》的公告》規定,“差旅費津貼”不屬於工資、薪金性質的補貼、津貼或不屬於納稅人本人工資、薪金所得項目收入,不征個人所得稅。5、上市公司股息紅利根據《關於上市公司股息紅利差別化個人所得稅政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個人從公開發行的轉讓市場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過1年,股息紅利所得暫免征收個稅。6、“五險壹金”《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規定,企事業單位按照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繳費比例或辦法實際繳付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允許照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單位和個人分別在不超過職工本人上壹年度月平均工資12%的幅度內實際繳存的住房公積金,允許在個人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7、個人捐贈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規定: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稱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是指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國家機關向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的捐贈;所稱應納稅所得額,是指計算扣除捐贈額之前的應納稅所得額。根據法律規定可以得知,個人所得稅的繳稅等於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再乘以稅率減去速算扣除數就是個人所得稅應交的數額,具體可以參照上述方法進行計算。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壹)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