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ARM不再授權,華為還能做出芯片嗎?
ARM不再授權華為,華為很難再找到替補方案。架構和操作系統是緊密相連的。在移動端設備主流操作系統只有Android和IOS,他們和ARM是穿同壹條褲子,架構需要讓操作系統從底層支持。
目前華為、高通、三星、蘋果、聯發科的芯片都很難脫離ARM而存在,更別說用其他架構或自己研發架構。ARM有三種授權模式:第壹種是架構/指令集層級授權,獲得授權後可以對ARM架構進行大幅度改造,甚至可以對ARM指令集進行擴展或縮減。第二種是內核層級授權,獲得授權後可以以壹個內核為基礎添加其他模塊。第三種是使用層級授權,獲得授權後只能使用,不能魔改。
客戶選擇IP授權方案後,向ARM支付壹筆預付款才能取得設計資料和EDA工具,當客戶完成研發、制造以及出貨後,ARM還會按照生產的數量收取權力金。華為買斷的是ARMv8的架構授權,而並不是ARM所有的架構授權。
如果ARM不再授權華為了,那麽很快出現的新架構華為將不再可能擁有。架構能讓芯片的性能顯著提升,這絕對是要落後的。架構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簡單,如果沒有ARM的授權,華為在芯片領域很難形成戰鬥力,也很難找到領先的替補方案。
RISC-V、MIPS架構短時間內很難挑戰ARM和X86,X86目前僅掌握在英特爾和AMD少數企業中並且不再對外授權。ARM陣營如今已經覆蓋了90%以上的消費電子,包括了手機、硬盤驅動器、數字電視/機頂盒、微控制器等等,並且已經開始擠壓X86個人電腦、服務器的市場份額。
這壹切都源於ARM既不生產也不銷售芯片,只專註於芯片架構的設計,誰想要就授權賣給誰。芯片設計公司只需要拿著ARM的成熟架構,稍微改改加入自己獨有的功能就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競爭力。ARM龐大的生態也在壹定程度上對ARM的架構改進和版本的演進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說得直白壹點就是很多公司幫ARM做測試。
架構為什麽很重要芯片架構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這方寸之間去建造壹座能容納幾十億、幾百億晶體管的微縮的宏偉城市。大到壹個區域要建幾層,每壹層要放多少晶體管;小到晶體管怎麽放,道路是大壹點還是小壹點;細到城市中的電要怎麽配給、每條道路上的車輛該怎麽走,都歸芯片架構管。這樣形成的圖紙和文字說明就是架構。
好的架構能夠帶來點石成金的魔法,舉個例子:A點、B點,只有少量的業務往來,那麽下圖A、B之間的道路是夠用的。
A點、B點,業務量大,那麽必須拓寬A、B兩點之間的道路,同時增加運輸物資的頻率才能解決當下的業務量大的問題。
A點、B點,業務量很大,通過拓寬道路、增加運輸物資的頻率都無法緩解壓力,那麽就需要在A、B兩點間修建壹條專門快速路。
A點、B點,業務量龐大,即時性要求高,那麽就需要將B點挪到A點旁邊。這樣對應的就減少了運輸物資的時間和損耗。
假如A點的大小不能再改變了,但A點又希望提高容積和產能,怎麽辦呢?那就將A點從平房改造成很多層的高樓來容納更多的晶體管,以此來提高產能。
這就是架構的魅力所在,ARM架構優化是很多企業長期***同參與的結果。架構能夠優化芯片的內部結構,提升信號傳輸的效率,進而減少故障率、提升性能,降低功耗。這也正是許多公司會去購買ARM的授權,而不願意自己開發的原因。
華為在國內找不到芯片設計人才華為基於ARM的芯片架構設計團隊在美國矽谷,由於美國的出口管制,華為的美國公司雖然是華為的全資子公司,但技術也不能輸入到華為總部。這導致華為在美國的芯片設計人才不能再發揮作用,但在國內又招不到這樣的人才。
前段時間中國科學院大學“壹生壹芯”計劃中5位本科畢業生造出基於RISC-V造出壹款110納米的芯片。這件確實是壹件值得歡呼雀躍的事,但也暴露出我國芯片之路很難發展起來的關鍵性問題:沒有形成產學研的良性閉環,缺乏芯片領域的優秀人才儲備。
芯片等底層技術有較高門檻,只有985等頂尖院校才能培養出來。普通高校只有理論,培養出來的芯片人才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企業也不太願意接收學生實踐,即使接收也會以涉密為由,不給學生充分的鍛煉機會。據《中國基礎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7-2018》顯示,到2020年前後,我國集成電路行業人才需求規模約72萬人,現有人才存量只有40萬,缺口將達32萬。而中國大學培養的芯片人才卻有八成都在轉行。
在《ISCA十年論文第壹作者統計》結果中顯示2008年至2017年十年間,85%的芯片優秀人才選擇在美國就業,僅有4%在中國就業。實際上ARM並沒有拒絕與華為合作ARM是壹個英國公司,在2016年被軟銀收購了。
在美國將華為添加到實體名單後,ARM立刻通知旗下所有員工暫停與華為的“所有有效合約、支持權利和任何未決合同”。5個月後ARM公司發表聲明:“在完成復雜的檢查後,ARM確定可以為華為海思提供ARMv8-A和下壹代架構的支持,兩者用到的技術都確定不是源自美國”。
另外ARM也並不是沒有競爭對手,RISC-V在壹些領域已經威脅到了ARM。ARM特別重視中國市場,所以在中國成立了公司。
ARM與華為之間的合作將繼續下去,無論是ARMv8架構,還是後續的架構。而留給華為的是:芯片設計出來了,要找誰去生產。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批評指正。認同我的看法,請點個贊再走,感謝!喜歡我的,請關註我,再次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