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資訊 - “金九”成色如何?

“金九”成色如何?

摘要

# 策略思考 :“金九”成色如何? 七、八月份酷熱的夏天結束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九、十月份涼爽的秋天,無論是基建地產的施工還是買房 汽車 等消費,均有“金九銀十”的說法。

螺紋鋼“旺季不旺” 。進入9月份以來,螺紋鋼 社會 庫存在接近900萬噸的高位,不降反升;鋼貿商日均成交量仍在21-22萬噸/天之間波動,到目前並未出現明顯的季節性上升。市場對螺紋鋼的未來需求預期快速回落,螺紋期貨接連下跌,而現貨相對平穩,螺紋期現價差開始修復。

縱觀其他領域,“金九”成色總體壹般。壹是房地產銷售9月環比翻正,但幅度偏低。 9月前19天的30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日均55.3萬平,環比8月同期上升6.5%,為過去十年裏升幅“第三低”。這意味著,從環比來看,房地產市場結束了7-8月淡季的“兩連跌”,已經正式迎來了“金九”行情,但是勢力並不強。 二是乘用車銷售9月環比也偏低。 9月前兩周的乘用車銷量(乘聯會口徑)日均3.69萬輛,環比8月同期上升7%,幅度上小於2018年(9.8%)與2019年(14.0%),乘用車銷量走勢相對平穩。 三是建材價格“漲不動”。 受“超長”梅汛期影響,水泥價格上漲提前至8月,在壹定程度上可能“預支”了9月的漲幅;而玻璃價格也逼近絕對高點。時間上的超漲(水泥)或是幅度上的超漲(玻璃)導致的後續“漲不動”,都可能反過來強化“旺季不旺”預期。

總體上,今年的“金九”似乎比預期中要弱,9月基本面環境對債市而言比8月相對友好。不過從中期角度看,我們依然堅持“復蘇中繼”的觀點:從“貨幣-信用-經濟”三因素模型看,貨幣與信用變動較為同步,二者對經濟有壹年左右的領先;當前經濟仍處於貨幣與信用擴張的輻射範圍內,名義增速上行過程尚未走完。短期利率震蕩為主,或有交易機會但博弈空間不大(平均20BP),中期仍有上行壓力待釋放。

# 交易復盤 :資金壓力未消。 ①資金利率再度上行。 央行超量續作MLF以維護中長期流動性;與此同時,由於逆回購到期量較大加之季末臨近,短期流動性仍然承壓。 ②3Y、5Y國債收益率繼續回落。 現券成交量平穩,國債收益率總體變動不大,3Y、5Y下行幅度相對較大。基金久期下行至2.38年,久期分歧程度繼續反彈但仍處低位。 ③農商行和境外機構是主要買盤。 200210:主要是農商行在買,券商在賣;200006:主要是境外機構在買,股份行在賣。 ④利率十大同步指標以“利空”信號為主(10/10)。

# 風險提示:國外疫情形勢反復

正文

策略思考:“金九”成色如何?

螺紋鋼“旺季不旺” 。七、八月份酷熱的夏天結束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九、十月份涼爽的秋天,因此無論是基建地產的施工還是買房 汽車 等消費,均有“金九銀十”的說法。

施工旺季反映至鋼材需求上面,會呈現顯著的季節性:每年9月份開始,由於旺季施工的需求,螺紋鋼 社會 庫存會顯著下降,鋼貿商建材成交量會顯著上升。而今年進入9月份以來,螺紋鋼 社會 庫存仍然在接近900萬噸的高位,且出現了小幅上升,到目前為止並未出現顯著下降的趨勢;再看鋼貿商成交數據,今年9月份之後237家鋼貿商日均成交量仍在21~22萬噸/天之間波動,到目前並未出現季節性的上升。

螺紋期貨接連下跌,而現貨相對平穩。 由於期貨價格為當前市場供需以及未來供需預期的綜合反映,因此“旺季不旺”預期發酵後,市場對螺紋鋼的未來需求預期快速回落,期貨價格接連下跌。而在現貨層面,成交與庫存數據表示當前市場供需較前期並未發現大的邊際變化,對現貨鋼價形成支撐,螺紋鋼現貨跌幅相對較小。

此外,國內疫情結束後,在逆周期調節背景下,基建、地產開工均較好,螺紋期貨價格接續上漲,呈現“超漲”跡象;而現貨價格在6月初庫存出現拐點之後便停止上漲,走向高位震蕩行情,因此螺紋期現價差壹度收窄至0附近。但根據 歷史 行情,螺紋期現價差通常會保持-100~-200的水平,前期低價差亟待修復。這也是本輪期貨跌幅大於現貨的壹個原因。

縱觀其他領域,“金九”成色總體壹般。其壹,房地產銷售9月環比翻正,但幅度偏低。 消費旺季反映在房地產市場上:每年9月的商品房銷售面積,環比8月通常會上升。過去十年裏,2012、2018年的9月房銷還不及8月,其他年份9月都好於8月,即房地產市場所謂的“金九”現象在數據層面上總體成立。

就今年而言,9月前19天的30大中城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日均55.3萬平,環比8月同期上升6.5%,幅度上僅高於2011、2017年,為過去十年裏升幅“第三低”。這意味著,從環比來看,房地產市場結束了7-8月淡季的“兩連跌”,已經正式迎來了“金九”行情,但是勢力並不強。加之去年9月基數過高(2019年9月房銷環比上漲16.6%,為近十年最高值),導致今年9月同比明顯回落,自15.9%回落至4.1%。

其二,乘用車銷售9月環比也偏低。 除房地產市場,消費旺季還反映在 汽車 市場上:每年9月份開始,乘用車銷量顯著走高,直至年底。2016-17年,9月乘用車銷量環比8月升幅在25%以上,2018-19年雖然車市不景氣,但9月環比還是上升的,只不過升幅有所收窄。

就今年而言,9月前兩周的乘用車銷量(乘聯會口徑)日均為3.69萬輛,環比8月同期上升7%,幅度上要小於2018年(9.8%)與2019年(14.0%)。也就是說,乘用車銷量走勢相對平穩,尚未看到顯著走高。需要說明的是,9月第二周乘用車銷量同比有較大提升,這主要是受去年9月第2周是中秋節的因素影響,基數偏低,同比增幅較大。

其三,建材價格“漲不動”。 以水泥價格為例:由於今年有“超長”梅汛期,梅雨開始早(6月1日開始,偏早7天)、結束晚(8月2日結束,偏晚15天),梅雨季長達62天,與2015年並列為1961年以來最長。這對下遊施工造成持續影響,導致水泥價格在6-7月明顯下跌,並在8月梅雨季結束後“報復式”反彈。而按照壹般規律,下半年水泥價格上漲的起點在9月,因此8月的上漲在壹定程度上可能“預支”了9月的漲幅。

再看玻璃價格:8月底玻璃價格上沖至95.3元,9月行之過半,價格還停滯在95.8元。這是因為玻璃價格已經逼近2009年以來的“天花板”,上漲動能不足。而無論是時間上的超漲(水泥)還是幅度上的超漲(玻璃)導致的後續“漲不動”,都可能反過來強化“旺季不旺”預期。

總體上,今年的“金九”似乎比預期中要弱,9月經濟環境對債市而言比8月相對友好。不過從中期角度看,我們依然堅持“復蘇中繼”的觀點,即經濟復蘇還有“下半場”。從“貨幣-信用-經濟”三因素模型看,貨幣與信用變動較為同步,二者對經濟有壹年左右的領先;當前經濟仍處於貨幣與信用擴張的輻射範圍內,名義增速上行過程尚未走完。短期利率震蕩為主,或有交易機會但博弈空間不大( 歷史 上熊市反彈平均20BP左右),中期仍有上行壓力待釋放。

交易復盤:資金壓力未消

3Y 、5Y國債收益率繼續回落。 本周現券成交保持平穩,日均成交自1.16萬億元小幅上升至1.18萬億元。結合現券收益率看,除1Y之外,國債收益率多數下行,其中收益率曲線上的兩個“凸點”3Y、5Y下行幅度較大,分別下行8BP和7BP,而其他關鍵期限收益率普遍下行1-2BP,變動不大。這是因為雖然央行超量續作MLF,穩定中長期流動性預期,但隨著MLF利好消退,加之逆回購凈回籠以及季末臨近,短期流動性趨緊,債市壓力重新顯現。截至周五(9月18日),1Y國債收益率報2.61%,較前期上行1個BP;10Y國債收益率報3.12%,下行1個BP;10-1Y期限利差穩定在50BP左右。

農商行和境外機構是主要買盤。 本周現券成交保持穩定,國債收益率變動不大,結合個券成交明細來看,①200210:農商行是主要買盤,周內合計凈買入47.4億元;反之,券商是主要賣盤,凈賣出43.3億元,其次是城商行和股份行,分別凈賣出35.0億元和22.4億元。②200006:境外機構是主要買盤,周內合計凈買入51.5億元;反之,股份行和城商行是主要賣盤,分別凈賣出29.5億元和24.7億元。

基金久期小幅下行。 截至周五(9月18日),以基金規模為權重加權的久期為2.38年(下行0.02年),久期位置處於今年1月底水平。同時,久期離散程度繼續反彈0.01年,顯示市場觀點分歧逐漸增多,但與7月中下旬相比仍然偏低。

其他機構方面,證券公司與境外機構變動較大,且方向分化。其中,證券公司久期為3.61年(大幅下行0.30年);境外機構久期為4.50年(大幅上行0.54年)。其余機構久期小幅上行:保險機構為9.96年(上行0.04年);銀行久期為4.52(上行0.12年);信托公司久期為3.39年(上行0.20年)。

利率十大同步指標以“利空”為主(10/10)。 截至周五(9月18日),利率十大同步指標釋放的信號以“利空”為主,占比10/10,分別為:①挖掘機銷量同比(6MMA)為51.4%,高於前值34.5%,屬性“利空”;②全國水泥價格同比為-3.7%,高於前值-4.0%,屬性“利空”;③重點企業粗鋼產量同比(6MMA)為2.7%,高於前值1.0%,屬性“利空”;④重點電廠耗煤量同比(6MMA)為4.0%,高於前值1.3%,屬性“利空”;⑤鐵礦石港口庫存為1.14億噸,高於前值1.13億噸,屬性“利空”;⑥電影票房收入同比(6MMA)為-53.7%,高於前值-74.6%,屬性“利空”;⑦PMI同比為-10.6%,高於前值-11.7%,屬性“利空”;⑧信用周期為9.3%,低於前值10.9%,屬性“利空”;⑨美元指數為93.01,低於前值93.03,屬性“利空”;⑩銅金比為15.6,高於前值14.8, 屬性“利空”。

周度策略:

20200913熊市反彈,難做!

20200906還是缺“長錢”!

20200831預期跑得比數據快

20200823缺長錢,存單或“量高價穩”

20200816 復蘇“中繼”,而非“起點”

20200809如何看待中美利差“安全墊”?

20200803供給沖擊“第二波”?

20200726為何反彈,能走多遠

20200719分歧巨大,或現反彈

20200712防疫之後又防汛

20200705乘風破浪的股,兩難之間的債

20200628“熊平”的代價

20200621債市跌出“性價比”了嗎?

20200614贖回壓力怎麽說?

20200607這個債市會好嗎?

20200531這就“熊平”了?

20200524長端暫穩,短端怎麽還在上?

20200517走過“深V”,迎接“W底”

202005092009年1月行情的啟示

20200505 外需的“靴子”落地了?

20200426從交易“寬松”到交易“寬松效果”

20200419“4.17會議”後,再看債市

20200412信用周期“再起步”?

20200406環比“最好”的階段正在過去

20200323久違的“超額貨幣”

20200315外資賣債了?

20200308升值的“煩惱”

20200302 美債創新低,中債跟不跟?

20200223利率博弈第二階段

20200216等不來的“牛平”: 曲線在反映什麽預期?

20200207疫情沖擊後,再看地產數據的“驚險壹躍”

20200202非常時期的債市: 利率會下到多少?

20200119壹文全梳理: 地方“兩會”中的經濟線索

20200112如何把握“春節效應”下的高頻數據信號?

20200105降準之後,又見“利好出盡”?

完整的投資觀點應以招商證券研究所發布的完整報告為準。完整報告所載資料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招商證券認為可靠,但招商證券不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證,報告內容亦僅供參考。

在任何情況下,本微信號所推送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除非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在任何情況下招商證券不對因使用本微信號的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讀者不應以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做出決策。

本微信號推送內容僅反映招商證券研究人員於發出完整報告當日的判斷,可隨時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微信號及其推送內容的版權歸招商證券所有,招商證券對本微信號及其推送內容保留壹切法律權利。未經招商證券事先書面許可,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復制、刊登、轉載和引用,否則由此造成的壹切不良後果及法律責任由私自翻版、復制、刊登、轉載和引用者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