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點來說,CPA到底有多難考?
壹、考生自身原因:
1、復習不夠專註。很多人都是在工作之余擠時間備考,幹擾因素多、學習效率低;
2、學習動力不足。除了那些對自我要求嚴苛的人以外,CPA考試對絕大多數考生來說都沒有非得通過不可的理由;
3、也是最重要的壹點,是很多人對行業本身理解不足。多數考生不論是剛畢業、還是基層財務工作者、甚至做過幾年審計的人,都還對註冊會計師存在的意義、工作內容以及需要運用的知識和邏輯不甚了解。
4、意識上的“難”。有壹位知友的公式“考試難度=知道這門考試的人數/通過這門考試的人數”。我覺得解釋的很棒。
論考試難度,精算師比CPA難。但是有多少人知道這個東西,去考這個東西呢。人群基數肯定特別少。但是會計從業人員呢?多如牛毛。CPA作為會計行業的頂級證書,只要是學會計的,或者做會計的,就知道這個證的存在,所以,就會有壹個很大的基數人群知道它很難。口口相傳,無形中就給大家造成了註會很難的心理暗示!
二、社會原因:
1、競爭力真的很大。截至2016年3月31日,中註協非執業會員***有116294人,其中外國及港澳臺地區非執業會員543人。全國非執業會員比2015年年末凈增加2579人。業內專家表示,非執業會員人數的增加再壹次佐證了註冊會計師資格考試的魅力和註冊會計師頭銜的“含金量”。這麽多人考註冊會計師,國家為了控制這種發展,必須提高要求。
2、最煩的是,只能畢業後才能考,畢業之後大家都是要找工作好嗎?上大學的時候,大家閑的沒事,可以考考CPA,時間也很充裕,畢業以後又要工作又要考這個,時間上,精神上都是莫大的心累!
三、註冊會計師本身而言:
1、科目多,書厚
考試分專業階段六門考試,綜合階段壹門考試,壹***七門。如果妳只看課本,是根本通不過的,至少需要搭配壹本輔導書。會計課本595頁,稅法552頁。兩科合計2200頁。平均下來六科就是6600頁。假設妳看書的速度是8頁/每小時,那也得825個小時,並且學習過程中妳不光得看書,還得聽課件,做習題。這樣算下來,最保守,妳就需要1000+小時才能完成專業階段。
以上還是在妳備考順利的情況下,然而在實際備考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壹些突發狀況,所以,妳懂得!
2、考試周期長
註冊會計師考試教材壹般四月份左右出來,註會考試是十月份,也就是說妳有六個月的復習時間,平均下來妳每天需要學習5.6個小時。壹年通過專業階段的鳳毛麟角。即使妳學習時間很充足,咱們還是按照2年來通過專業階段吧。因為還有綜合階段,所以,妳最順利需要三年才能考下這個證來。
3、書本難啃,出題老師的意圖就是:要妳死
註冊會計師教材本身晦澀難懂,試卷更奇葩,記得以前老是說當妳做題時壹定要考慮出題老師的意圖,我只想說他想讓我死!縱觀全書,難點章節是重點章節,不難的章節也是重點章節,厚的是重點章節,薄的也仍然是重點章節。總結壹下就是:全書都是重點。出題人的意圖就是:要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