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海軍陸戰隊武器裝備特點
越南國土面積狹小,南北跨度大。壹直非常重視對南海海洋權益的爭奪,歷來對海軍建設十分重視。海軍規模約4.2萬人,海軍陸戰隊是其精銳作戰力量,規模為3萬人左右。由於缺乏足夠的兩棲登陸艦和登陸艇,偵察能力有限,實際上不具備進行大規模登陸戰的能力,其作戰指揮能力也與當今前沿的兩棲作戰思想有較大的差距。
越海軍總噸位僅5萬噸左右,兩棲作戰艦艇僅36艘,普遍噸位較小。沒有兩棲攻擊艦,直升機數量稀少,飛行員訓練有限。越軍垂直兩棲立體登陸能力幾乎為零,訓練的重點放在小規模的兩棲突襲和抗登陸作戰方面。
越軍海軍陸戰隊實際上是以守備防衛任務為主。進攻力量建設重點放在兩棲特種部隊的訓練上,越南戰爭期間,其蛙人部隊曾有過驚人的戰績。相較於昂貴的高技術武器裝備建設費用而言,特種部隊的費用較低。
以敵方海軍基地,駐泊艦艇,後勤保障倉庫,彈藥庫,油庫,機場,指揮通信中心為破襲目標,以期破壞敵方作戰體系,擾亂作戰計劃,逼迫對方放棄相應的作戰行動,達到四兩撥千斤的目的。
其核心思想是以小規模兩棲特種部隊的突然行動,打擊敵方作戰體系中的高價值目標節點,逼迫對方放棄既定的戰役、戰術意圖。越軍海洋迷彩服師承於我軍87式海洋迷彩,並進行了迷彩圖案的調整,白色較少,迷彩圖案中以藍色和沙黃色為主,比我軍87式海洋迷彩整體顏色更深壹些。
典型的越軍海軍陸戰隊步兵班火力配置,沒有全部使用便宜耐用的蘇制武器裝備,采購不少以色列的輕武器。以色列的武器在中東環境下表現基本滿意,但在兩棲作戰當中的效果未必優於蘇制武器體系。
越軍的頭盔和我軍的造型比較相似,目前找到的資料中,士兵穿著的是仿制的ciras mar戰術背心,顏色均為泥色。僅裝備簡易火控系統的pt-76坦克基本不具備在運動過程中的射擊能力,很難在低海況狀態下射擊陸地抗登陸火力點。
老舊的蘇式水陸坦克和裝甲車是其主要的登陸裝甲力量,大部分的車輛服役年限較久,機械設備的可靠性都在下降以色列的加利爾突擊步槍,狙擊步槍,短突擊步槍是越南海軍陸戰隊步兵的基本武器。陸戰隊的涼盔也染成了藍色。ciras戰術背心與海洋迷彩搭配,有些格格不入。
越軍的迷彩服與我軍87式迷彩服版型有不少相似之處,簡章和領章的位置幾乎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