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罪券的介紹
亦稱“赦罪符”,拉丁文意為“仁慈”或“寬免”,後被引申為免除賦稅或債務。基督教士販賣贖罪券,是西歐中世紀時特有的現象。1313年天主教會開始在歐洲兜售此券。教皇烏爾班二世發行贖罪券的本意是好的,只是後來因為教皇利奧十世的腐敗,使贖罪券發生了變質。教皇宣稱教徒購買這種券後可赦免“罪罰”。1562年,因為東正教和羅馬天主教都對贖罪券不滿, 天主教特倫托會議(The Council of Trent)決定停止贖罪券的發行。
亦稱“赦罪符”,拉丁文意為“仁慈”或“寬免”,後被引申為免除賦稅或債務。基督教士販賣贖罪券,是西歐中世紀時特有的現象。1313年天主教會開始在歐洲兜售此券。教皇烏爾班二世發行贖罪券的本意是好的,只是後來因為教皇利奧十世的腐敗,使贖罪券發生了變質。教皇宣稱教徒購買這種券後可赦免“罪罰”。1562年,因為東正教和羅馬天主教都對贖罪券不滿, 天主教特倫托會議(The Council of Trent)決定停止贖罪券的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