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絕弦是怎麽停頓的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bai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翻譯:
譯文: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善於傾聽琴聲。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裏想到巍峨的泰山,鐘子期聽了贊嘆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彈琴時,心裏想到寬廣的長江,黃河,鐘子期贊嘆道:“好啊,宛如壹望無際的長江黃河在我面前流動!”
無論伯牙彈琴的時候心裏想到什麽,鐘子期都會清楚地道出他的心聲。鐘子期去世後,伯牙就此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於是,他堅決地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了,挑斷了琴弦,終生不再彈琴,以便絕了自己對鐘子期的思念。
擴展資料伯牙、鍾子期相傳為春秋時代人,關於他們二人成為知音的傳說《列子》《呂氏春秋》等古書均有記載,也流傳於民間。
我國古詩常有提及,如,“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壹樽”“鍾期久已沒,世上無知音”。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這個傳說創作了《俞伯牙摔琴謝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由於這個傳說,人們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覓或樂曲高妙。
百度百科-伯牙絕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