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敬之在寫《回延安》時的社會背景什麽?
時代背景:
1956年,賀敬之回到闊別已久的延安,那是他曾生活多年的革命搖籃,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如今再壹次見到它,感觸萬千,心潮澎湃,於是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膾炙人口的政治抒情詩。
《回延安》是現代詩人賀敬之所作。
原文節選:
心口呀莫要這麽厲害地跳,灰塵呀莫把我眼睛擋住了……
手抓黃土我不放,緊緊兒貼在心窩上。
幾回回夢裏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
千聲萬聲呼喚妳——母親延安就在這裏!
擴展資料《回延安》全詩除了真切的感情構成了詩的暢射源外,就是詩人對陜北風土人情的意象組合描寫,它更增添了這首詩的生活氣息和鄉土美感,以及從樸實中流出來的民族音樂般的美。
1956年,詩人回到闊別已久的延安,那是他曾生活多年的革命搖籃,魂牽夢繞的第二故鄉,如今再壹次見到它,感觸萬千,心潮澎湃,於是寫下了這首激情洋溢、膾炙人口的政治抒情詩。
全詩有鮮明的抒情層次:先寫回到延安時的興奮和激動,再回憶當年在延安的戰鬥生活情景,接著抒寫與延安親人歡聚的感人場面,再寫延安十年來的巨大變化,最後贊頌延安在革命進程中的重大功績,並展望它的美好前程。
全詩以“回延安”的過程為線索,寫出闊別十年重回母親延安的懷抱,以及與親人相見的喜悅,表現了作者思念母親延安的壹片赤子之心,抒發了對母親延安的眷戀之情。
作者簡介:賀敬之現代著名革命詩人、劇作家。1924年生,山東嶧縣(今山東棗莊臺兒莊人)人。15歲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6歲到延安,入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學習。
17歲入黨。1945年,和丁毅執筆集體創作我國第壹部新歌劇《白毛女》,獲1951年斯大林文學獎。這是我國新歌劇發展的裏程碑,作品生動地表現出“舊社會把人逼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這壹深刻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