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稱印度尼西亞“千佛寺”是神秘的?
人們都公認由釋迦牟尼創立的佛教產生於印度,然而世界上最大的佛塔卻在印度尼西亞,而並非建於佛教起源國印度,這不能不說是壹件令人奇怪的事情。
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被列為東方文明的四大奇觀之壹,也是世界石刻藝術寶庫之壹。佛塔基座上刻有160塊浮雕,這些浮雕都是根據佛經刻出來的。中部5層塔身和圍墻上也刻有1300塊精美浮雕,描繪了佛祖解脫之前日常生活的情景,但並不全是佛教的傳說,也有壹些反映的是民間傳說故事。這些浮雕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形象逼真。
這座佛塔的名字融合了印尼文化,並不是印度佛教文化簡單的移植。“婆羅”壹詞來自梵文,是“廟宇”的意思;“浮屠”是古爪哇文,意為“山丘”,“婆羅浮屠”即為“山丘之廟”。佛塔的數量很多,佛像也很多,廟中佛像有1000多尊,大型浮雕1400余塊。所以,在爪哇歷史中,這座佛塔又被稱為“千佛寺”。佛塔被後人發掘出來後,大批學者紛紛前來對它進行研究。然而,時至今日,人們仍在努力探索,壹直未能解開它的秘密。
秘密之處首先在於建築。關於佛塔的建築年代在任何史料中都沒有明確的記載。據考古學家們考證,從跋羅婆文寫的碑銘上看,建築年代應該十分久遠,大約在公元772~830年間,具體什麽時間卻無法確定。另外,佛塔的設計者究竟是什麽人也無從考察,而僅能從民間傳說中尋找到壹點蛛絲馬跡——可能是薩瑪拉羅國王。
其次,塔內眾多的佛像、雕石均有著深刻的含義。然而,它卻不是容易為今人所理解的。迄今為止,世人能夠理解的僅占20%。如《獨醒圖》表現富貴不能淫;《救世圖》贊揚佛的慈悲寬宏;《身教圖》則教育人們不要冤冤相報,而剩下的大部分佛像雕石今人都已經很難理解其深刻含義了。
還有壹個就是種神奇的數字。在婆羅浮屠的整個建築中,多次用到了“8”、“10”等數字。3層圓臺上的小舍利塔的數目分別為32、24、16,塔內佛像總***有504尊,全部都是8的倍數。佛塔建築中所有舍利塔的數目是73。而“73”的個位數與十位數之和恰好是10,這是佛教中壹種圓空、輪回的教義的體現。另據傳說,原來塔內佛像總數為505尊,後來由於塔頂原來的佛像修行圓滿,達到涅槃,遠走高飛了,所以現在的只剩下504尊。原佛像數505這3位數之和也是10,這與舍利塔的總數目具有相同的道理,即從0出發,經過9個實數後,回復到0。佛像在數字方面時時都註意體現教義。
隨著佛塔神秘面紗的揭開,也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類似的難題。但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高科技的發展,神秘的千佛寺將完全地展露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