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西遊唐太宗身邊的18學士和2大將軍分別是誰?
兩大將軍:秦瓊、尉遲恭。
唐太宗李世民在長安城設文學館,王府屬杜如晦、記室房玄齡、虞世南、文學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參軍蔡允恭、薛元敬、顏相時、咨議典簽蘇勖、天策府從事中郎於誌寧、軍咨祭酒蘇世長、記室薛收、倉曹李守素、國子助教陸德明、孔穎達、信都蓋文達、宋州總管府戶曹許敬宗***十八人常討論政事、典籍,當時稱之為“十八學士”。
復命畫家閻立本為十八學士畫像, 即為《十八學士寫真圖》,褚亮題贊。當時被唐太宗選入文學館者被稱為“登瀛洲”,後人有所謂“十八學士登瀛洲”。
擴展資料
十八學士登瀛洲
秦王李世民對“十八學士”非常重視。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入主東宮,天策府文學館被解散,但文學館裏的“十八學士”中的大部分人仍追隨李世民,為世民所重。
然而,就是由高祖任命的九人中,原文學館學士就有四人,可知在東宮府官屬的任命上,李世民是提過建議或做過工作的。隨後,蓋文達、許敬宗也相繼兼任弘文館學士。這裏有兩點值得註意:壹是弘文館學士的任命權全在李世民手中,故八人中,原文學館學士就占了六個席位。
二是從時間上看,八月即位,九月初就置館招人,時間上之緊急透露出心情上的迫切。由此可見,李世民即皇帝位後對“十八學士”仍然十分器重。 “十八學士”是壹群博覽古今、明達政事、善於文辭的文人。入唐前,其中的大部分人就已經是名重四方、譽傾壹時的知名人物了。
幫助太宗打天下,爾後又直接策劃玄武門事變,幫助太宗取太子位。太宗貞觀年間的文化建設工作基本上是由“十八學士”完成的。“十八學士”幫助唐太宗打天下、治國家。太宗即位後,又以他們去輔佐太子。在唐初政治舞臺上,“十八學士”是壹個產生過重要影響的文人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