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現實版"盲井案":人為制造礦難,騙取賠償用來賭博,後來怎樣?

現實版"盲井案":人為制造礦難,騙取賠償用來賭博,後來怎樣?

2003年4月15日上映的電影《盲井》,在全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它講述了兩個在礦區工作的人靠欺騙別人賺錢的故事,題材來源於真實的事物——1998年三大礦詐騙殺人團夥案。

影片反響很大,導致出現了壹個新名詞:“瞎井立功”,指類似影片情節的立功手法。

2010年至2014年,中國發生了類似案件,內蒙古等六省有74名有功人員和17名受害者。這壹系列案例被稱為“內蒙古盲井系列”。

74人中有50多名來自雲南省延津縣孫氏村,通過演講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警方了解到,這些犯罪分子的立功地點多為中小型礦山,位置偏僻,硬件差,管理松散。而且這類礦山對礦工身份的審查不是很嚴格,突發事件壹般都是私下處理。

嫌疑人很聰明,先是找受害者,然後殺人,最後冒充親人騙錢等等。每壹幫人各司其職,做好細致入微的案件。

功勛幫派會先去勞務市場選對人,沒有身份的流浪漢是首選。他們給普通礦工雙倍的價格,讓被招進來的人進礦裏當他們幫派裏的人。

他們把人撞倒,然後用裝滿石頭的運輸卡車把他們推倒,導致受害者受傷;或者把人敲昏後放在礦裏,然後用礦上面的石頭往下扔招致傷亡,最後謊報事故要求賠償。

之後,這夥人集體提出辭職,然後尋找新的地方和人選,幹著殺人、騙取保險的血腥勾當。

孫氏村是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牛場鎮的壹個行政村,交通不便,村內環境惡劣,村民貧困。

石筍村很多人都知道有些村民在外打工,但他們不是在幹正經的活,而是在幹壹些說不出的事,影響了村裏的名聲,還說不能。

那些村民在了解了澀谷村的煤礦之後,就去了別的礦工作,但是中心的各種設備都不安全。礦難發生後,他們得到了賠償,嘗到了甜頭,了解了壹些相關知識。

五年來,警方已經知道當地有17名受害者,但有近40條線索無法啟動,因此無法確定受害者的真實人數。結果,壹些當地的受害者仍然下落不明,他們的屍體無處可尋。

有人分析說,可能是因為過度貧窮,生活勞累,那些人對錢有特殊的心思,或者是運氣好得到壹個補償的時候受到了極大的誘惑。

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做了什麽如指掌,卻沒有停下來舉報,而是選擇坦白,讓壹部分人在得知好處後參與其中,這也是他們能犯罪這麽多年的原因之壹。

這種保險詐騙讓他們壹次次嘗到甜頭,越陷越深。但根據更深層次的理解,所謂惡源不是貧窮和誘惑,而是賭博。

村裏麻將桌隨處可見,立功嫌疑人大多是好賭徒。他們要求的賠償幾乎都用在賭博上,這可能是罪惡萌芽的源頭。

那些人本著僥幸的精神傷害了異國他鄉無家可歸的流浪者或民工,用金錢換取了生命和鮮血的自由,是壹種罪過。

但是,如果真的要對付所謂的“人性惡”,法律和管理只是第壹步。嚴厲的懲罰不能在壹些失去人性的人心中制造威脅。要想改變這種惡毒,也要加強教育,從小培養愛心和自制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善良成為道德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