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科學松鼠會 03 世界上為什麽存在靈魂

科學松鼠會 03 世界上為什麽存在靈魂

沒錯,妳沒有看錯標題。

這世上存在靈魂嗎?

可先別著急表決心,妳是壹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者,不相信靈魂、來世等“封建余孽”。妳是否曾被《午夜兇鈴》裏的山村貞子嚇得花容失色?妳是否曾向他人心有余悸地講述自己鬼打墻、鬼壓床的經歷?妳是否曾給先人燒上壹些紙幣元寶,甚至別墅香車VISA卡?或是在寺廟裏“虔誠”地燒香叩頭,為自己或家人祈福?

古埃及人的《亡靈書》

如果妳的答案並不是堅定的壹連串的否,這並不意味著妳不夠科學。世界上的確存在靈魂,它們就遊蕩在我們內心,活躍在各地文化中,從古至今,陰魂不散。從盂蘭節到萬聖節,從古埃及人的冥界漫遊指南《亡靈書》,到中國人《聊齋誌異》、《牡丹亭》裏的人鬼情緣,對靈魂的信念深深根植在我們的內心中。

雖然按照現代科學的標準,靈魂之說只是無稽之談,但為何大家還是樂此不疲地相信它的存在?

身體和心靈的分離

盡管是壹名無神論者,美國阿肯色大學的心理學家傑西?貝林(Jesse Bering)壹直對靈魂、來世這些超自然現象格外感興趣。他和同事曾經給4到12歲的小孩做了這麽壹個實驗。首先,實驗人員給小孩子們演壹出木偶戲,壹只迷路的小老鼠,又餓又困,被壹條鱷魚發現,殘忍地吃掉了。

然後,他們問小孩如下幾個問題。壹些是關於這只已經死掉的老鼠的生理狀況:它還會需要進食嗎?它的大腦還在工作嗎?壹些是關於老鼠的認知功能:它還會感到饑餓嗎?它還能聽到鳥兒歌唱嗎?壹些則屬於情感和思維範疇:它還會愛它的媽媽嗎?它知道自己已經死了嗎?

思考死亡時,這些孩子們似乎把身體和心靈兩者分開了。盡管很多最小的孩子已經意識到老鼠死後不需要吃喝,但卻覺得它仍然會感受到饑渴。大壹些的孩子即使知道這只老鼠的大腦已經停止工作,但它仍然會愛它的媽媽。更有趣的是,年紀越小的孩子,就越願意相信,即使死亡已經降臨,老鼠的各項心理活動仍然在繼續。

在傑西?貝林看來,這些把生理和心理分開的身心二元論(mind-body dualism),似乎是壹種直覺性的本能,是我們大腦默認的認知系統。意識到人死後就不再具有心理功能,反而是文化習得的結果。靈魂來自我們認知的局限。沒有活人真正經歷過死亡,孩子們並不能真正理解死亡。只有隨著年齡增長,知識的豐富,他們才會逐漸認識到,人死後,各項心理功能也壹並停止。

“我們有兩套分離的認知系統,壹個處理物質物體,壹個處理社會客體。”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鮑爾?布魯姆(Paul Bloom)認為,這種二元論為我們的超自然信仰提供了基礎。我們可以想象沒有心靈的物體,例如桌椅,杯子等尋常萬物,也可以想象心靈獨立於身體之外存在,這就是靈魂。即使肉體已經死亡,靈魂仍可以繼續存在,我們便有了來世的觀念。

“鬼敲門”的力量

傑西?貝林也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探討這壹問題。在他和同事於2005年發表的壹項研究中,壹群大學生參加壹項空間智力測驗。最高分者將會得到50美元的獎勵。不過,測量空間智力並不是心理學家的實驗目的。實驗人員故意讓電腦程序產生漏洞,有時會意外蹦出正確答案,讓參與者有作弊的機會。指導語要求學生們壹旦遇到這種情形,就馬上按下空格鍵跳過答案,誠實作答。

參與者還被告知,這項空間智力測驗是為了紀念壹個已經逝世的研究生鮑爾(Paul)。但對於其中壹部分被試,實驗人員在旁邊,隨意卻嚴肅地告訴他們,有人看到過鮑爾的鬼魂在附近晃蕩。然後,學生們將會在壹個無人監督的環境下進行測驗。

結果發現,被告知鬧鬼的參與者,在接下來的測驗中,作弊行為更少。心理學家認為,對鬼魂、神靈的信仰,可能是人類進化而來的本能。就像“舉頭三尺有神靈”“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這些俗語說的壹樣,這種來自神靈的監視,盡管只是虛妄,卻能無形中規範人的道德,增加人的親社會行為,提高個體的名譽,從而幫助人們在集體中存活下來。(關於信仰促進人的親社會行為的探討,另見《宗教會讓妳更幸福嗎?》)

目的論的信徒

此外,我們常常認為世間萬物是設計好的,有目的的,有聯系的,過度地將心理狀況賦予客觀物體,即使它們並無生命。1944年,心理學家弗裏茨?海德(Fritz Heider)和瑪麗安?西梅爾(Mary-Ann Simmel)發表了壹個裏程碑式的實驗,論證了人類這種“目的論”(teleology)的思維習慣,在這個實驗中,參與者將觀看壹段動畫短片。短片中,幾個黑色的幾何圖形(兩個三角形,壹大壹小,壹個圓形)將圍繞著壹個有開口的矩形運動。

觀看完短片後,被試將描述下他們看到的內容。在34名被試中,只有壹名被試用純粹的幾何語言描述了這壹短片:“大三角形進入了長方形,它出去了……壹個小三角形和壹個圓形出現了……”大多數被試賦予了這些幾何圖形以人格和行為目的,並講述出了完整的故事,比如“壹名男人計劃見壹個女孩……兩個男人開始爭鬥……女孩開始擔心,從房子壹角跑到另壹角……”。

12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會運用目的論來推導它周圍的世界。在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的傑爾傑伊?奇布勞(Gergely Csibra)等人的試驗中,嬰兒將觀看電腦屏幕上的動畫。首先,壹個大球和小球都朝屏幕上方運動(圖上)。它們遇到了壹個障礙橫版,小球通過其中的橫版上的小孔鉆了過去,大球只能繞了壹個彎路到橫版的另壹端。這壹情形被反復播放,直到嬰兒不再覺得新奇,不去註視這壹畫面。

接下來,研究者分別向嬰兒展現兩個情形。第壹種情形下(圖中),盡管橫版已經被去除,可是這個大球仍然繞了壹個彎路去和小球匯合。第二種情形下(圖下),橫版被去除,大球直接和小球匯合,不再繞彎路。實驗人員發現,壹周歲嬰兒對第壹種的情況的註視時間更長,說明這壹情形更加出乎它們的意料。此時的嬰兒已認為大球有追趕小球的目的,理應選擇最短的路徑。

我們常常會從壹些隨機的自然現象中尋找因果關系,看成是上天的某種啟迪。比如前壹天晚上做了壹個飛機出事的噩夢,第二天就臨時決定改換航班。認為事情存在因果聯系的另外壹個例子是人類的“公平世界假象”。我們常覺得每個人得到的結果必然和他之前的行為存在聯系,即使他可能只是壹個無辜的受害者。我們總覺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可是從沒想過,這也許只是隨機的結果。

這種將事情知覺為有聯系,有目的的思維傾向,無疑是我們形成靈魂、神靈等信念的有力動力。如果我們相信世間萬物的存在都有目的和意圖,如果我們認為萬物之間皆有聯系,那麽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背後,就會推倒出有壹些全知全能、無所不在的力量在主導、設計這壹切。這樣,壹位“上帝”就誕生了。

給葦草的慰藉

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阿拉?洛倫薩揚(Ara Norenzayan)和伊恩?漢森(Ian G. Hansen)發現,聯想到死亡,會讓我們更加相信超自然現象。在他們的實驗中,壹部分被試將設想自己死亡時的感受。而對照組則只是寫下壹些團隊活動中的感受。

在經過壹項分心測試之後,這些人將閱讀壹篇據稱來自《南華早報》上的壹篇文章。文章寫到,俄國軍方在冷戰時期曾秘密使用西伯利亞巫師以協助情報搜集。這些巫師能夠與逝去的巫師通靈,在千裏之外看到壹個人(如俄方人質)的位置。

接下來,參與者被要求回答是否相信這個故事中的種種超自然現象,如通靈、靈魂等等。結果,對於那些已有宗教的人來說,死亡的確會讓他們更加相信超自然現象,不過,這壹聯想對本來就是無神論者的人來說,並沒有什麽效果。

“人只不過是壹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這句來自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的名言,反映了人類的終極恐懼——我們無時無刻都生活在死亡的焦慮中,不能預知,又不可避免。

心理學家認為,來世、靈魂這些信念,就是人類內心的壹套隱藏防護機制,幫助我們應對來自死亡的焦慮。如果這個世界真有靈魂,如果人死後仍然能以鬼的形式存在,這種設定對於我們這些渺小、脆弱、碌碌無為又煢煢獨立的人類來說,將是多麽大的慰藉!

讀到這裏,妳應該對各種鬼片免疫了。不知道下次妳再觀看《午夜兇鈴》等恐怖片時,心頭會不會湧現壹些溫暖呢?

參考文獻

[1]Bering, J. M. (2006). The folk psychology of souls.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29: 453-498.

[2]Bering, J. M., McLeod, K. A. & Shackelford, T. K. (2005). Reasoning about dead agents reveals possible adaptive trends. Human Nature, 16:360-381.

[3]Paul Bloom. (2007). Religion is natural. Developmental Science. 10(1): 147–151.

[4]Bering J. M., and Bjorklund D. E. (2004). The natural emergence of reasoning about the afterlife as a developmental regula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0(2): 217-233.

[5]Heider F., & Simmel S. (1944).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pparent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7: 243–259.

[6]Csibra G., Bíró S., Koós O., & Gergely G. (2003). One-year-old infants use teleological representations of actions productively. Cognitive Science, 27, 111-133.

[7]Norenzayan, A., and I. G. Hansen. (2006). Belief in supernatural agents in the face of death.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2(2): 174-187.

來自 /archives/74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