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的名字
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叫天問壹號。
天問壹號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制的探測器,負責執行中國第壹次火星探測任務。
天問壹號於2020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征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進入預定軌道。2021年2月10日,天問壹號與火星交會,成功實施捕獲制動進入環繞火星軌道。對預選著陸區進行了3個月的詳查後,於2021年5月15日,成功實現軟著陸在火星表面。
2021年5月22日,祝融號火星車成功駛上火星表面,開始巡視探測。2021年11月8日,天問壹號環繞器成功實施第五次近火制動,準確進入遙感使命軌道,開展火星全球遙感探測。
天問壹號名稱的淵源及意義:
名稱的淵源:天問壹號的名稱來源於中國古代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長詩《天問》,表達了中華民族對真理追求的堅韌與執著,體現了對自然和宇宙空間探索的文化傳承,寓意探求科學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不斷創新永無止境。2020年12月16日,“天問壹號”入選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
天問壹號的意義:天問壹號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國印跡,首次實現通過壹次任務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三大目標,天問壹號對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水冰、大氣、電離層、磁場等的科學探測,實現了中國在深空探測領域的技術跨越而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天問壹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