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上海捷達

上海捷達

摸完VS7,隱約覺著,這車會火。

10.68-13.68萬的官方指導價,比先前上市的VS5貴了差不多2萬;而相對應的,車型定位也從後者的緊湊型提升到了標準的中型SUV。

但問題來了,捷達VS7全系都是5座車型,更大的車內空間最終也沒能等來兩張額外的座椅;以及新車的外觀內飾幾乎全盤延續了VS5的設計,這就不禁讓人陷入了沈思:多出的100mm軸距,真的值得這2萬余元的差價麽?

尺寸配置都有提升

照例先拋結論:VS7和VS5的差別,其實並不局限於尺寸。

比如兩款車都全系標配了LED大燈,但VS5全系都是反射碗,到了VS7上則為透鏡式結構。

如果覺得這點差別太過細枝末節,那不妨來對比壹番兩款車各自次頂配版本的配置差異,也就是VS5的自動悅享版和VS7的自動悅享版,官方指導價分別為10.28萬和12.68萬。

定位更高的後者多出了自動駐車、可開啟全景天窗、前排手機無線充電、主駕座椅電動調節、主駕座椅腰部支撐、後排杯架、更大的10寸中控屏(VS5為8寸)、GPS導航、車聯網、自動大燈、外後視鏡折疊/加熱、後排出風口等等。

單看以上這壹連串配置,至少也能值回壹萬多元的差價。

至於兩款車最顯著的差別,那還得是尺寸、尺寸、尺寸。

VS7的車身長度和軸距分別達到了4624mm和2730mm,較之VS5分別擁有205mm和100mm的優勢。以及文章壹開頭就交代了VS7沒有提供7座版本,這也就意味著,後排和後備廂,成了更大空間的唯二受益者。

後備廂直接用數據說話,VS7的標準容積為548L,而VS5只有482L,多達66L的差距還是相當可觀的。

至於後排空間,前排座椅都調到正常駕駛時的位置,VS5後排腿部空間的余量大概只剩下壹拳多,只能算是將將夠用;而VS7足足留下了壹個小臂的距離,甚至能輕松翹起二郎腿。

悅享型性價比最高

捷達VS7的版本構成並不復雜,全系就四款車,除了最入門用的是1.4T+5MT的動力總成外,剩下三款都是1.4T+6AT。

四款車型中,手動擋(手動進取型)銷售表示訂不到車;次低配(自動進取型)得等車,周期大約壹個月;中配(自動悅享型)高配(自動榮耀型)現車充足。

既然手動擋買不到,那咱就暫且忽略,重點來看三款自動擋車型。

12.68萬元的自動悅享型,比11.88萬元的自動進取型貴了8000元整,多出的配置包括18寸的輪轂輪胎(進取型為17寸)、前排側氣囊、倒車影像、無匙進入和啟動、仿皮座椅、主駕座椅電動調節、腰部支撐、10寸中控屏(進取型為8寸)、GPS導航、車內氛圍燈、自動雨刮等。

13.68萬元的自動榮耀型比自動悅享型貴了1萬元整,優勢配置集中在前後排側氣簾、主動剎車、360度環影、自適應巡航、前排座椅加熱、帶溫度分區控制的自動空調。

考慮到VS7的標配算是比較豐富,所以即便是能買到的最入門的自動進取型,也足以應對大部分的日常使用需求;12.68萬元的自動悅享算是全系性價比最高的版本,完全值回8000元的差價,且增加的配置大多使用率頗高;至於頂配車型,性價比壹般。

言簡意賅說結論:預算卡的很緊,選自動進取型;追求高性價比,自動悅享足矣。

官方優惠還限時間

VS7正式上市還沒幾天,官方就已經放出了降價+贈品的小幅優惠。

以自動悅享型為參照,捷達官方目前有2000元的現金讓利,4S店接受買家自行上牌,僅收取200元的臨牌費,加之沒有常見的服務費,這臺指導價12.68萬元的VS7,最終全款上路價格為14.19萬元。

不過目測絕大多數的VS7客戶應該都會選擇金融,因為捷達官方提供了7萬24期或5萬36期的免息貸款,只是按照慣例,4S店得收取3000元的手續費;而如果願意支付壹定的利息,最多可以貸款八成,意味著首付甚至可以低到4萬元左右。

車價優惠和免息政策,實際上都包含在捷達官方提供的8重禮之中,但其中的部分和普通消費者實在沒太多關聯。

具有普適性的還有兩年的延保,當然這個其實是有點坑,因為VS7原廠自帶三年十萬公裏的質保,而升級只是延長了時間,裏程數仍維持不變;另外贈送三年六次的基礎保養,也就是俗稱的小保養,壹次大約價值五百元左右;以及原廠太陽膜和發動機艙隔音棉。

太陽膜很好理解,關鍵是發動機艙隔音棉。VS7原廠的引擎蓋是沒有隔音棉的,壹眼望去就是空蕩蕩的補強結構。而只要能享受到官方贈送的禮包,4S店在交車前會額外加裝壹塊原廠的隔音棉。

按照4S店銷售小哥的說法,8重禮包的有效期是從上市到3月底,壹***也就持續十來天時間;而之後,VS7將會恢復到平價銷售。

“喏,和那車壹樣,到現在還是平價賣呢。”

說罷,銷售小哥指了指壹旁的VS5展車。

臨近下單卻被勸退

雖然剛進店時冷冷清清,但沒壹會,這家捷達展廳裏便陸陸續續來了幾波看車的消費者。其中壹位伢叔逛了壹圈又壹圈,苦於沒有銷售接待,最後直接坐在了我和銷售小哥的身旁“蹭聽”。

伢叔的需求非常明確,相中了11.88萬元的自動進取型。配置什麽的無所謂,有自動擋就夠了,如果不要天窗能再優惠些就更好了,畢竟他的主要用途是買回去拉貨。

而看中捷達VS7的原因就倆:大,便宜。

雖然渾身上下掛的都是捷達標,但VS7的底盤和三大件都是不折不扣的大眾出品,發動機上直接赫然貼著如假包換的VW標誌。所以幾乎相同的價格,擱原來只能買到壹臺低配朗逸,現在卻可以選這麽大壹臺SUV,伢叔自然覺得VS7性價比爆棚。

可就在伢叔已經和銷售談完定金後,他卻發現了VS7上的“勸退點”。

也許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並不是太介意,但伢叔買回去是用於自家廠裏拉貨用,所以後排座椅放倒後,無法與後備廂形成壹個平面就另他比較頭疼了。

但有壹說壹,造成這壹局面的主要原因,在於VS7將後備廂底板的高度做的比較低,這樣壹來拿放東西更省力,總容積也會更大;而缺點,就是無法和後排成為壹個大平面。

伢叔最終的抉擇不得而知,但他的糾結是毋庸置疑的。

除了後備廂,VS7其實還有其他槽點。這款車全系都是前驅布局,盡管如此,後排地板依舊存在大幅的中央凸起。只是比VS5稍好壹點,因為VS7的空間足夠大,中間乘客可以選擇將腳踩在凸起上,也可以借用兩側乘客的空間;VS5因為長度有限,中間乘客只能被迫“劈腿”。

以及VS7後排乘坐空間充裕到極致,但坐墊前後位置和靠背角度都是固定的,靈活性有所欠缺。

網點暫時還是瓶頸

熟悉我們探店系列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每款車型我們至少都會探訪2-3家4S店,通常還會是跨地區,使得終端行情更具參考性。但這次的VS7,卻壹反常態的只出現了壹家店的報價。

原因簡單粗暴:沒店。

截至碼下這段字,捷達在整個上海地區也只有壹家店,甚至還不如機場的數量。

但妳還千萬別嫌店少,隔壁整個蘇州市,楞是壹家捷達的店都沒有。所以要是蘇州的客戶想買車,就倆選擇:東進上海,西行無錫。

而上海地區的這壹根獨苗,還僅僅是品牌體驗店,只管賣車,不管售後。

按照銷售小哥的介紹,不提供售後也有難言之隱。這家品牌店地處中環,而上海大量的捷達車主都掛滬C牌照,壓根進不了外環。所以捷達又在外環以外指定了壹家壹汽-大眾4S店,既可以享受贈送的保養套餐,也可以進行常規的保養。

除了在壹汽-大眾和捷達的售後進行保養以外,官方也認可第三方的途虎養車,所以只要在這三者處進行保養,都可以享受到捷達官方提供的質保。

讓捷達潛在客戶略感欣慰的是,本應靠走量主打群眾路線的捷達,2020年將會在上海地區開設五家左右的新店。而屆時,再想買捷達車型應該會方便不少。

AL頻道小結

其實在探店之前,我並不看好捷達VS7。

同等價位,SUV市場幾乎被自主品牌完全壟斷。哈弗H6、長安CS75?PLUS等等,壹堆叫得上名字、銷量榜單常年位居前列的車型,都是VS7最直接的競品。

轉身再看看捷達,全車敲起來邦邦響的硬塑料,EA211配的還是上古神獸6AT,加上捷達這頗具年代感的品牌,拿什麽和早就跨入新時代、互聯化、智能化的自主車型比拼呢?

但如果妳試駕過捷達VS7和上述的自主品牌車型,便會發現兩者的取向是截然不同的。

在被後者看似馬力很大,實則頓挫、噪音大、不平順的動力總成折磨過之後;在被後者看似智能、實則卡頓、難用、簡單問題復雜化的車機折磨過之後;在被後者看似軟塑料、皮質包裹,實在散發著新車異味的內飾折磨過之後,妳會發現,捷達VS7反而在強調壹臺車作為交通工具的基本屬性。

去年9月上市的VS5,截至2019年底的四個月時間***賣掉了36705臺,月均銷量超過9千大關,這對於壹個“新品牌”而言實屬不易,也側面證明了消費市場對捷達品牌的接受度。而縱向對比之下,VS7的性價比相對VS5而言更是只高不低。

再加上壹款產品力合格的合資品牌中型SUV,選擇對自主品牌緊湊型SUV進行降維打擊,捷達VS7不火都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