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國際漫評 - 佛手有哪些特征?

佛手有哪些特征?

(陳登)

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別名佛手柑、手柑。為雲香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主產浙江、廣東、廣西、福建、四川等地。

浙江以北地區多為盆栽,冬季入暖房。佛手以果入藥。含有揮發油、佛手內酯、檸檬內酯、花椒內酯、地奧明、橙皮甙等成分。味辛、苦、性溫。有理氣止樞和胃健脾、消食化痰的功效。可治胃氣痛、嘔吐痰水、胸中滯氣脹滿、積食等。除藥用外,還可提取高級香料,制作蜜餞、釀造有獨特果味的佛手酒等。

佛手也是有名的觀賞植物,專門培育的單果重可達2kg;壹盆佛手掛果可達70余個。佛手在經濟上頗有價值。

壹、形態特征

植株高3—5m,樹冠比較開展,枝具刺。單葉互生,革質;葉片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8—16cm,寬3—7cm;先端鈍或凹;背下面葉脈凸出,具透明油點;邊緣有波狀鋸齒。花單生、簇生或成總狀花序;花瓣5,內面白色,外面紫色;花萼杯狀4—5淺裂,裂片綠色帶有紫暈;雄蕊多數;子房橢圓形。柑果長橢圓形或卵形,長約7—15cm,先端分裂如掌狀,或開張如指,長短不壹,故稱佛手;果皮厚,幼時青色,成熟時橙黃色。果內有種子7—8枚,卵圓形,先端尖,子葉白色,單胚(圖15—35)。

圖15—35 佛手形態圖

1.果枝 2.雌花剖開,示雄蕊和子房

二、生物學特性

長江下遊地區3—4月間抽生新梢,4—6月生長迅速。根多橫向生長,主根與側根入土較淺。花在5—12月每月不定期開駝,壹般有2—3次盛開期,期中以5—6月間開花最多。

佛手是喜溫植物,不耐寒。最適生長在22—24℃。冬季越冬要求在5℃以上;短期-6℃就會引起凍害,-8℃將會造成死亡。所以北方栽種只能盆栽,冬季移入室內保溫。

喜濕潤環境,要求土壤水分充沛,但又不能積水或長期水分過多,否則會使根系發育不良或枝條瘦弱徒長。幹旱高溫時期會發生落果現象。

喜陽光充足,陽光不足時對生長發育影響較大。在冬季對陽光要求略為低些,只要溫度逐漸下降,變溫不太大,土壌和空氣溫度適當,就有壹定的耐陰能力。佛手最適合生長在排水良好、通透性好、微酸性的砂質壤土上。

三、栽培技術

(壹)繁殖方法

多用扡插和嫁接法。扡插繁殖較為簡便,繁殖量大,但從扡插成活到開花結果要經4—5年時間;嫁接法手續較繁,但苗木根系發達生長旺盛,結果早,從嫁接成活到開花結果壹般只需3年時間。

1.扡插繁殖

在春、夏、秋三季都可進行,但以新梢生長之際扡插較好,長江下遊地區在4—6月間進行較好,四川、廣東地區在3—4月或7—9月間進行較好,華北地區在5月左右進行較好。插條從8—15年生健康植株上剪取,取上壹年的春梢、秋梢或當年的春梢,均取節間較短些為好,剪去頂端過嫩和下端過老部分,取長10—15cm,剪去插條下端的葉子,上端葉子留半葉,以減少水分蒸騰。插入土中1/3—1/2。扡插地可用盆土,也可露地扡插。在南方露地能越冬的地區可在露地扡插;北方寒冷地區可用盆土扡插。

用盆土扡插的,盆土用粗砂、細砂及適量稻殼灰與少量土壤混合,裝盆八成左右,盆不要裝得太滿以便澆水。在30cm左右大的盆內,可插20—30枝,插後放在陰涼處,不讓太陽直曬,經常澆水,約壹個月左右可以生根,兩個月左右可發芽生長。

露地扡插的苗床,要選土壤肥沃、疏松、砂性好、透水性良好的土壤。床土要細,苗床不要太寬,約1—1.2m寬為宜,便於操作及管理。行距20cm,株距6—7cm,每畝15000—20000株。插後須搭蔭棚,經常澆水,扡插後約兩個月左右能成活生長。

扡插成活發根長芽後,可逐漸去除蔭棚。松土,施淡人糞尿壹次,以後經常澆水,每月施壹次人糞尿。10月份以後不再施肥,以免秋梢徒長,冬季容易受凍害。露地扡插的在越冬時床土之上撒些亂草防凍。

2.嫁接法

壹般用切接,有的也用靠接。砧木多用香櫞、檸檬、桔、柚等,這些砧木親和力強。構桔雖耐寒,但它是落葉樹,有休眠期,不宜作砧木。

切接多在早春開始萌動,新枝尚未萌發前進行。將砧木在地面以上10cm處剪平,用嫁接刀將砧木斷面的壹邊,直劈壹切口,深約2—3cm;取有2—3個芽的接穗,下端切壹斜面,插入砧木切口,要使砧木皮部與接穗的皮部二者相結合,用繩紮緊,塗上山地深處生黃泥土,再用塑料帶緊包切口,使接穗頂芽露出。半月後能夠愈合,開始抽生新芽,45—60天開始抽梢,此時將紮物去掉,否則新梢易成彎曲。

靠接江南多在5月前後進行,北方在伏前10天左右進行。方法是選生長健壯4—5年生的植株,除留壹個分枝外,其它分枝都剪去,在留著分枝下部,向外方向的壹邊,削去幾厘米長的壹些皮層;另取壹盆帶根的接穗株,放在砧木的旁邊,在砧木削去壹些皮層相對應的位置,將接穗株也削去壹些皮層,二去皮處緊貼在壹起,用塑料帶紮緊,壹周後即能愈合。成活後將砧木的上部枝剪去,同時將接穗株愈合處以下的莖剪斷,靠接即成。靠接比切接容易成活,但較麻煩。

(二)定植

盆栽扡插育苗的,插活後第二年4—6月間分盆,由原來每盆20—30株分為每盆4—5株,到第三年再分盆,每盆2株,到第四年再分盆定植,每盆1株。露地扡插育苗的,插活後第二年移植。移植時間壹般在早春,定植地要選向陽溫暖處,因佛手怕凍不耐寒。露天定植的株行距,壹般為行距3—4m,株距2.5—3m。在屋邊及零星地栽種的不壹定有規定的株行距,每株相距2—3m左右。露地栽種用穴栽。穴內施些基肥,基肥與土拌勻。苗木只留壹主幹,多余分枝剪去。過長的根也可剪去壹些,留根長20cm左右。定植後壓緊泥土,及時澆水。

(三)田間管理

1.施肥

盆栽佛手根據植株大小和長勢強弱決定施肥次數及肥料的濃淡和種類。上盆第壹年的小株,可少施與淡施,在每次萌芽抽枝前後各施壹次,在生長旺季之前每株可施數十克餅肥粉。上盆第二年每月可施1—2次,肥的濃度也可濃些,並在7—8月間施壹次腐熟廄肥或餅肥。上盆第三年除按第二年施肥外,在春季可加施人糞尿。對已結果的植株,在現蕾後要停止施肥,防止落花落果,等果結好後,再每隔半月左右施壹次肥,連施幾次。

露地栽培的佛手,1—3年生苗木每年施追肥4—6次,即在3—8月間每月施壹次人糞尿,每畝用量500—750kg人糞尿適當加水。9月以後不再施肥,以防秋梢徒長,造成凍害。對已結果的植株,壹般每年施3—4次,開花前壹次,幼果長3—4cm時壹次,采果後壹次,肥料可用人糞尿、餅肥等,人糞尿可參考以上用量,餅肥每畝50—100kg。越冬前清理園激後,最好施壹次廄肥,有保溫作用,也為明年萌發提供養料。

在整個施肥過程中要防止單純施氮肥,避免徒長和落花落果,要有壹定的磷、鉀肥搭配。

2.換盆

盆栽成年的佛手當發現春季新梢抽生少時,說明根的生長受到限制,需要換盆。換盆壹般每1—3年換壹次,宜在5—6月間進行。換盆時宜將根進行適當修剪,以利發根。

3.澆水

盆栽佛手因盆容量有限,植株蒸騰量大,所以要經常澆水。南方氣溫高,在生長期中,除雨天外,幾乎天天要澆,夏天壹天要澆2—3次,澆水不及時就會影響結果。

4.修剪整枝

佛手無壹定樹冠,枝梢生長雜亂,須年年整枝,使生長茂盛枝條分布合理,促進結果及減少大小年,也可減少病蟲害。

整枝的壹般要求是:定植後的當年,留壹主幹,主幹上留3—5個壯芽,頂端部分剪去,使將來形成3—5個基本分枝。以後各年的整枝宜在萌芽前的冬季進行。剪去病枝、衰:老弱枝、過密枝。夏季生長的徒長枝除少量補充樹冠需要外,均應剪去。秋後的新梢需保留的可剪除頂端1/3—2/3,促使抽生短枝,因果是結在短枝上的。樹上的刺既消耗養料,又在刮大風易刺傷果、葉,操作也不方便,也應剪去。

5.疏花摘芽

在肥料足長勢過旺或樹勢衰老時均能產生早開花,早開的花大多為雄花,不結果,故須采摘掉,可加工入藥。5—6月後開的花能結果,每短枝上只要留1—2朵花結果即可。

在開花期內,須將主幹和大枝條上的春芽全部摘除,此時去芽比冬季整枝可減少養分消耗。夏季以後的芽,可適當保留,以利樹冠發展的需要。

6.搭架

夏秋之間,有臺風地區易吹倒或折斷樹枝,故要搭架。搭架方法可根據當時具體情況而定,壹般可在佛手旁每2—3株打壹粧,樁與樁之間橫紮壹桿,佛手樹枝縛在桿上。

7.入室

寒冷地區冬天應將盆栽佛手移入溫室,入室時為了減少占地,可將樹冠用繩捆束,但捆束要有壹定限度,不要太緊而傷枝。入室時期壹般在早霜來臨之間。

(四)病蟲害及其防治

1.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罹病葉片上出現黃色小斑,後擴大成不規則大斑,略凹陷,邊緣黃褐色,微隆起,中心散布小黑點(病原分生孢子盤),後期部分病斑穿孔。4月始發,6—8月為害嚴重,10月後停止發展。防治方法:結合冬季整枝,清除枯枝落葉集中燒毀或漚肥;發病前噴1∶1∶150波爾多液,保護新梢生長,發病時噴50%二硝散200倍液或代森錳鋅1000倍液。

2.潰瘍病

〔Xanthomonas citri(Hasse)Dowson〕

發病初期葉背出現黃色油漬狀小斑,後不斷擴大,使葉兩面微隆起,形成表面粗糙木栓化的黃褐色病斑,周圍有黃綠色暈環,中間呈灰白色,略凹陷,似“火山”噴口狀。4—5月為害較重,6—7月較輕,8月以後又為害秋梢,10月以後停止發展。防治方法:選用無病苗木;冬季清潔田園,剪除並。處理有病枝葉減少越冬菌原;春梢抽出後,噴1∶1∶1200波爾多液。

3.瘡痂病

(Elsin? fawcettii Bitanc.et Jenk.)

葉片上初為油漬狀黃白色斑點,擴大後成木栓化。病組織隆起外突,呈圓錐狀瘡痂,正面下陷,背面突起,手觸有粗糙感。病斑多時,導致葉片畸形扭曲。病菌在老葉上越冬,翌年2—4月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在春梢新葉上傳染致病,直到10月中旬左右停止發展。防治方法:同炭疽病。

4.煤煙病

(Fumago sp.)

被害葉片初生暗褐色黴斑,逐漸發展擴大形成黑色黴層似煤汙狀,影響光合作用,嚴重時落葉、枯枝。其它參見印度蘿夫木煤煙病。

5.柑桔潛葉甲

(Podagricomela weisei Heikerlinger)

又名姓葉蟲。成蟲從葉背潛入葉肉取食,形成白斑或孔洞,幼蟲為害的蟲道較寬,並有壹條黑色糞使線。壹年發生壹代,以成蟲在雜草、樹皮、墻縫處越夏、越冬。3—4月活動為害。防治方法:(1)冬季結合刷白、堵塞樹幹裂縫,破壞越冬場所,減少蟲口密度;(2)成蟲發生期於植株和地面噴5%西維因粉。

6.柑桔全爪蟎

(Panonychus citri McGreger)

受害葉片初呈灰白色斑點,為害嚴重時逐漸轉黃脫落,使幼苗生長不良;成齡樹落葉過多,開花結果減少,產量質量下降。防治方法:(1)結合冬季清理園地,燒毀枯枝落葉,減少越冬蟲口;(2)冬季及發芽前噴波美1—2度,夏季噴波美0.2度或噴20%雙甲脒1000倍液。

此外,佛手生長期還有桔細潛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吹綿階(Icerya purchasi Maskell)、柑桔鳳蝶(Papilio xnthus Linne.)、桔蚜(Aphis citricidis Kirkaldy)、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桔銹蟎〔Phyllocoptruta oleivora(Ashmead)〕、中華鰓金龜(Holotrichia sinensis Hope.)等害蟲為害。

四、采收與加工

佛手的成熟期很不壹致,故須根據情況分批采收,多在晚秋采收。以佛手果實呈黃色、表皮有光澤時采收為好,用剪刀剪下。

加工時用薄刀切片,鮮片厚度在1cm左右。曬幹即可。

驅蟲斑鳩菊

(胡毋夃)

驅蟲斑鳩菊〔Vernonia anthelmintica (L.)Willd.〕維吾爾名卡裏孜力。為菊科壹年生草本。原產巴基斯坦、印度,我國原從巴基斯坦進口,近年已在新疆引種成功,喀什、和田、阿克蘇、伊寧等地均有種植,烏魯木齊、奇臺、吐魯番等地亦有栽培。以瘦果入藥,含斑鳩菊酯醇、斑鳩菊酯酸、黃酮類、內酯、香豆精類、揮發油等。果實味極苦,有清熱消炎、活血化瘀、殺蟲去斑之功能。用於驅蛔蟲、蟯蟲,研末溫開水沖服I外用治瘡癤腫痛,細粉溫開水調敷患處;主要用於治白癜瘋,是維吾爾醫治療白癜瘋的有效藥物,有針劑及內服蜜丸、水丸,中國民族藥誌第壹冊收載。

壹、形態特征

株高1—1.5m。莖直立,上部分枝,全株密被短毛。單葉互生,薄紙質,卵狀橢圓形,邊緣鋸齒狀。頭狀花序生於葉腋或枝端。直徑1.3—1.5cm,小花兩性,紫色,全為管狀花,五裂;花藥基部鈍,無尾;雄蕊5,聚藥;雌蕊子房下位,花柱分枝鉆形。瘦果圓錐狀,頂端平截,長約6—7mm,灰綠色至黑綠色,直徑1.5—2mm,表面有10條縱肋,被微毛,頂端具淡褐色冠毛(圖15—36)。

圖15—36 驅蟲斑鳩菊形態圖

1.花枝 2.管狀花

二、生物學特性

該植物喜溫暖和陽光充足,忌潮濕陰冷的環境,生長季節5—10月,空氣相對濕度40—50%。當平均氣溫達15℃時可以播種,播後10—14天出苗。在室內測定種子發芽力,當室溫20—25℃時,第三天開始萌發。新收獲的種子休眠,需貯存壹年以上才能發芽,發芽率80—90%,三年後發芽率降至20%。對土壤要求不嚴,微堿性土為宜,土壤不能過於粘重,否則播後澆水易板結,對出苗不利。種子千粒重4.7—5g。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三、栽培技術

(壹)繁殖

用種子繁殖,在烏魯木齊的播種適斯是4月中、下旬,在南疆各地播種期可提早。采用條播法,將土地整平後開淺溝,行距40—45cm,深3—4cm,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然後覆土並稍壓實。每畝播種量2—3kg。

(二)田間管理

苗期生長較慢,待苗出齊後間去過密苗,當苗高5—7cm時,按株距15—2Gcm定苗。

及時除草、松土。澆水次數根據各地氣候條件而定,壹般春季幹旱少雨時,每半月澆水壹次。秋季種子成熟時不喜太濕。

為提高種子的產量和促進籽粒飽滿,要註意增施磷肥,每畝用過磷酸鈣30kg,於7月份開花時施入。亦可摻在廄肥或堆肥中在整地時翻入。

四、采收與加工

從8月初開始種子陸續成熟,種子(瘦果)具冠毛,成熟後花序松散種子隨風飄揚,故需分次隨熟隨采,壹直可以收到10月初,最後連稈割下。

收後曬幹,簸去冠毛等雜質,麻袋包裝存於幹燥冷涼處。每畝可收種子100kg。種子生用。